赵罗醒转的消息,像一阵微弱的暖风,暂时吹散了赵家村头的愁云。族人们忙着寻医问药(虽只是些土办法),王氏守在炕边寸步不离,赵远则强打精神,一边照看着儿子,一边盘算着进山寻粮的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想撑下去。可这平静,只维持了不到一天。次日晌午,村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是粗暴的喝骂:“赵远!赵远在哪?给老子滚出来!”赵远正在铁匠铺后屋翻找着仅剩的几块铁料,闻声心里猛地一沉。他快步走出铺门,只见村口老槐树下,拴着三匹高头大马,四个衙役挎着腰刀,正叉着腰站在那儿,为首的正是昨日在县衙动手最狠的那个小头目。“官爷,不知今日前来……”赵远强压下心头的火气,拱了拱手。那小头目斜睨着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赵远,你倒是舒坦!昨日闹了县衙,今日就缩在村里当缩头乌龟?刘大人说了,你们赵家村接了官府的活,就得按时交差!那些刀枪甲胄,限你们三日之内赶出来,少一件都不行!”赵远眉头紧锁:“官爷,工饷未发,我等已断粮多日,实在无力开工……”“无力开工?”小头目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老子管你们有没有粮!朝廷的差事,也敢推诿?我告诉你,赵远,这是刘大人给你们的最后通牒——三日!三日之内不复工,就按抗命叛乱论处!到时候,可不是打几棍那么简单了,直接派兵来,把你们全村人都锁了去,男的充军,女的没官,家产抄没!”“你敢!”赵虎恰好从山上回来,听到这话,当即就红了眼,抄起身边一根木棍就要冲过去。“虎子!”赵远厉声喝止,死死拉住他。他知道,此刻冲动,只会让全村人更快陷入绝境。那小头目见状,冷笑一声,拍了拍腰间的刀:“怎么?还想动手?来啊!正好给老子个理由,把你们都拿下!”周围的族人也围了过来,一个个脸色煞白。“充军”、“没官”、“抄家”,这些字眼像重锤一样砸在他们心上。他们不怕饿肚子,甚至不怕被打,可他们怕这个——那是真正的家破人亡。“官爷,我们不是抗命,只是……只是要回我们应得的工饷……”赵伯公颤巍巍地上前,试图讲道理。“工饷?”小头目啐了一口,“等你们把活干好了,自然少不了你们的!现在,要么乖乖开工,要么等着满门抄斩!选吧!”他顿了顿,又阴恻恻地补充了一句,“哦,对了,听说你那宝贝儿子醒了?命还真硬。不过,若是真闹到抄家那一步,他这刚捡回来的小命,怕是又保不住了。”这话像一根毒刺,狠狠扎进赵远的心里。他浑身一震,看向那小头目,眼里几乎要喷出火来。“三日!”小头目不再多言,翻身上马,“三日后,老子来验活!若是看不到东西,后果自负!走!”马蹄声再次响起,四个衙役扬长而去,留下满村的死寂。直到马蹄声彻底消失,赵家村才爆发出压抑的哭声和议论声。“怎么办啊……三日哪能赶得出来?”“就算赶出来,他刘坤会给工饷吗?我看悬!”“可不赶,就要抄家充军啊!那是灭顶之灾啊!”“都是赵远!要不是他带头去闹,哪会有这事!”不知是谁,低声抱怨了一句。“你说什么?”赵虎当即瞪过去,“昨日要不是远叔拦着,你早被打死了!现在倒怪起远叔来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怕……”那人嗫嚅着,低下头。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之前那点因赵罗苏醒而燃起的希望,此刻被这“最后通牒”浇得透凉。复工,是拿命去换那虚无缥缈的“工饷”,且未必能拿到;不复工,就是立刻面临家破人亡。左右都是死路。赵远站在原地,脸色灰败,拳头攥得死紧,指甲深深嵌进肉里,却浑然不觉。他看着慌乱的族人,看着自家铁匠铺那扇破旧的门,只觉得胸口闷得喘不过气。难道……真的只能认命?“爹。”一个虚弱却清晰的声音,从铁匠铺门口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赵罗扶着门框,慢慢走了出来。他脸色依旧苍白,走路还有些踉跄,显然身体还没恢复,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没有丝毫慌乱。“罗儿,你怎么出来了?快回去躺着!”王氏赶紧跑过去想扶他。赵罗轻轻摇了摇头,挣脱母亲的手,走到赵远面前。他抬起头,看着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又扫过周围惶恐的族人,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停了下来:“不能复工。”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赵远。“罗儿,我知道你恨他们,可……”赵远想解释,却被赵罗打断。“复工,就是死路一条。”赵罗的目光很坚定,“刘坤要的是兵器,不是给我们活路。就算我们拼死赶出来,他也未必会给工饷,反而可能觉得我们好欺负,日后变本加厉。更重要的是,这些兵器造出来,是用来镇压百姓,还是用来打仗,我们不知道,但绝护不了赵家村。”他顿了顿,胸口因说话太急而微微起伏,却依旧坚持着说下去:“不复工,他们会来抓人。但坐在这里等,也是等死。”“那……那怎么办啊?”一个妇人哭着问道,“难道真的只能等死吗?”赵罗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全村人,一字一句地说:“不是等死。”“我们必须找一条生路。”“一条不用看官府脸色,不用怕被随意拿捏,能让赵家村活下去的路。”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阳光下,少年苍白的脸上,没有丝毫怯懦,只有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燃起的决绝与冷静。面临这最后通牒,赵罗知道,他不能再躲在父母身后。要活下去,就得自己站起来,哪怕前路是刀山火海。寻找生路——这四个字,成了此刻赵家村唯一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