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北宋为什么不迁都郑州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无奈之举(第3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 无奈之举(第3页)

这玩意写在史书上不怕被耻笑么?

“古往今来,朝廷向百姓借钱者,从未有过。”一个大臣说道。

的确从来没有过朝廷向百姓借钱的先例,古往今来,朝廷缺钱一般都明抢,哪有借钱一说?

“古人未有过,朕为何不能有?天下何事不是从无到有?夫子创儒学,老子开大道,不都是从无至有!”

“陛下此言差矣,上古先贤的智慧,就如同那浩瀚星空,无边无际,而我们的才智便如那萤火不值一提,所以他们的学问,亦和天理。我们后辈不可轻易比之。”

和这些老儒生讲话,就像闻着一根腐烂的木头,难以沟通。

“既然你说不可比先贤,那么先贤有没有说过,不可以发债券?”

“……”这还真没有。

“这实在有失大国颜面。”另一个大臣反驳道。

“何为大国颜面?靖康之难之后,我们可有颜面?国强而颜面在,国弱而颜面不存,非是他因所致。”有钱人去乡下叫体验生活,没钱人租豪车叫穷要面子。面子这种事情,和本人的实力有关,和做了什么事情毫无关系。

赵榛和大臣们唇枪舌战花了一番功夫。勉强让他们抛弃了所谓的颜面,同意了以户部为主导向民间发行债券的行为,之后便是赵榛汇同户部敲定发行债券的细节。

在赵榛的推动下,半个月之后,历史上第一批国债被推入市场。

国债的出现,有利于国家综合利用自己的税收,增强平衡财政,干预经济的能力。

一个月的时间内,大约从民间吸纳了一百万两纹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