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大宋军政在每次打仗之前,朝廷的文官都会制定好详细的作战计划,下发给统兵的将领。
将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执行文案上的计划就行了,打赢了,文官心情好会分些功劳出来,打输了也没事,宋廷对于战败将领的追责一向十分宽容。
但如果你不按文官的计划来执行……那怕是麻烦大了,就算是打赢了也会被文官忌惮,兴许有要不了几天就得被吹毛求疵般的找个理由给弄下来。
所以,哪怕是武官能力很强,也不敢随意的放飞自我。
然而战争的局面哪有可能总是按照理想的计划下去发展,统帅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大宋总是在至关重要的战役中被打的娇喘连连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一切在赵榛上台后就得以改变。
几次战役,赵榛都充分阻止了文官们的指手画脚。
岳飞也得以施展拳脚。
岳飞也感叹,若还像以前一样,以文官来制约武官发挥才能。
那么当时的汴东之战根本不可能有那样的胜利。
……
三天的行军,已经近了曹县的地界。
而在那远方传来的军报也让岳飞意识到双方的距离已经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