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谢安和刘裕哪里厉害 > 第768章城头换大旗(一)(第1页)

第768章城头换大旗(一)(第1页)

第768章城头换大旗(一)“我X,这帮龟儿子们,真能跑啊,追得老子快要没气了!”刘承永收住向前奔跑的身体,狠狠的瞪了一眼身后的方向。在目光的尽头,地平线上已经扬起了大股的尘烟。西北自古以来就民风彪悍,而且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无论胡汉,几乎人人都会骑马。虽然可以骑马,不代表可以马上突击作战,但是用来追刘承永所部这支残兵败将,显然是足够了。秦州的护军,其实战斗力非常有限。远远比不上凶悍的獠人土著军队,在同等数量的军队下,刘承永所部的土著军队可以冲溃秦州护军。正面作战,刘承永所部也不算吃亏。可是这些护军以宗族为单位,一旦怯战而逃,当地官府也不会以军法杀掉他们。但是却会把一面怯的旗子挂在他的门上,而且不可能私自摘下来。这个惩罚就非常重了,国人爱面子的传统是深入骨髓的。对于男人来说,顶头懦夫的名头,这辈子他都休想抬起头来做人。至于以后想要当官上进,对不起懦夫是没有资格享受这个待遇的,别说当官了,就连政府职能部门的最低级的杂役,他们都没有资格应聘。这个惩罚对于爱面子的国人来说,那也太重了。真正的男人可以死,绝对不可以当缩头乌龟。特别是这个作战伤亡,还会在税收方面有一定的折扣优惠。一旦哪一个宗族出现了逃兵或不战而逃的人,惩罚就不会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当然战死的护军虽然不能享受魏国正规军的五十亩军恤田的待遇,但是政府会发放三万钱的丧葬费,而且子女、兄弟在从军、从政方面有一定的宽厚待遇。在恩威并施的政策下,时刻激励着那些护军,生命诚可贵,荣誉价更高。护军的任务其实并不是歼灭多少敌军,只是充当袭扰的任务。让敌军没有时间休息,也没有时间以战养战。刘承永所部刚刚停止休息,这边刚刚升起炊烟,马上护军就会从四面八方冲上来,可是一旦刘承永下令反击,这些护军就会拼命撤退,这边刘承永刚刚停止追击,那边护军同样停下来。一旦刘承永再想追击,他们也是同样扭头就跑。想打打不到,想追追不上,这让刘承永所部的士气下降得非常厉害。自从人类从地球上诞生那一刻起,战争就伴随着人类产生了。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战争伴随社会的革命,带来新的格局。古代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迁徙直接原因;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促成民族的独立和新生国家的诞生;国家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促成政权的更迭。但是不可否认,每一次战争之后,人数的科学技术都会突飞猛进,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四次的神州沉沦,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一次战争动乱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但是对人类的伤害却越来越大。神州第一次沉沦,从西晋灭亡算起到隋朝建立,中间有二百六十多年不停的战争时期。可是到了第二次神州沉沦,五代十国时期,动荡也不过持续了不足百年。民国的军阀混战,也仅仅持续了三十八年,持续的时间更短,但是伤害更大。华夏民族在历来的被侵入战争中,从来不缺乏血性,所谓的懦弱和普通百姓无关,那都是统治阶级的腐朽。一旦普通民众掌握着战争暴力力量,他们就会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绵阳。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入广州市郊区的三元里进行抢劫财物、强暴妇女。激起了广州人民的激烈反击,上万名愤怒的百姓手持原始粗劣的武器,包围了英军的四方炮台。极为讽刺的是,英军居然向满清总督余葆纯求援,后世的清粉蛮夷还无耻的粉饰余葆纯那是顾全大局。冉明作为后世之人,很清楚百姓之间蕴藏着的力量。只要有力的调配起这些百姓的力量,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华夏就不再是任人欺凌的绵羊了。毛虎生的副将刘承永是蜀中武力值可以排到前十的猛将,而且不是一员光有武力,而无头脑的莽夫,而是有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但是他却身陷在人民战争中的**大海中,无法自拔。在魏国民间是可以合法拥有武器的,不过也有一定的限制,自卫武器和甲胄可以拥有,但是床子弩、硬弩、三石以上的强弓则是不属于自卫武器的范畴之内。随着各地官府的快速运作起来,各地的农民护军和商贾、工人皆大规模快速的涌向刘承永所部驻守的张家山。略阳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西缘,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因其地当秦蜀要冲、陕甘纽带,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和商旅辐辏之所在,素有“襟喉”、“锁钥”之誉。地理位置再好,那也得有能力守住才是真的好。刘承永所部失去了战略先机,被打得狼狈不堪,根本不能依靠以战养战获得补给,缺兵缺粮的刘承永陷入了绝境。在张家山坚守三天,部队还没有崩溃,显然刘承永的个人指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认可。绝对的优势面前,任何计谋都是无效的,哪怕是再聪明的婴儿,也绝对干不死一个成年人,哪怕那个成年人是一个傻子。张伦策马站在自己的将旗下,向着马家山上的刘承永中军大纛看了看,又转头死死盯着西南方向的官道上,魏国护军大队人马正从官道拐角处的树林后冒了出来,因为行进的速度不快,数千人竟然没有荡起多少尘土,高高低低的旗帜迎风飘扬,刀枪武器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像阳光照耀下荡漾的水面。在张伦看来,刘承永根本就没有死扛的必要了,胜负已分,再顽抗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张伦本身并不以军事见长,他只善于理财和管理内政,自然他也没有使用什么计谋,,没有派出骑兵突袭,仍然按部就班的缓缓赶来交战。一股一股互不相识的护军和预备军赶到张家山下,把这个方圆不过十几里的小山头围得水泄不通。看到大量的魏军护军赶上,山上的刘承永所部异常紧张,现在他们饿得连举刀的力气都没有了,偏偏敌人还源源不断的赶来。在这个时候,刘承永终于绝望了。即使强壮如牛的他,此刻也饿得没有力气了。其他獠人将士还更不如他了。放眼四顾,大部分将士躺在地上没有力气动弹了。他作为西府军的死忠,是绝对不会投降的。与其兵败被俘受辱,不如死了干净了。想到这里,刘承永快速拔剑自刎,在侍卫没有发现之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些刘承永所部的獠人土著士兵并没有因此而崩溃,獠人土著虽然看上去傻傻的,但是他们并不是傻瓜,刘承永这一个多月以来,与他们近距离接触,可以算得上是爱兵如子,比他们的部落首领,对他们好得太多了。但是这个朝夕相处的将军却自杀了。那些獠人土著顿时暴发了,死亡之前的最后疯狂。无数土著只要是还能咬着牙起身,他们都拿着武器向魏国护军发起了决死冲锋。此时的魏国护军不再是当初拼人数的时候了,在少量精锐部队的配合下,重型弩炮虽然没有,可是小型的投石器却从来不缺少的,况且投石器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普通木匠都会做,普通百姓也会操作。投石器的威力虽然小点,可是要看那是在打什么东西。如果是砸城墙,可能有点有心无力,可是对付那些连甲胄都不全的土著军队,可是算得上是大杀器了。无数人头大的石弹飚飚的飞向土著军队,石弹立刻砸得那些土著头破血流,惨叫连连。张伦也不示弱,他虽然没有上阵搏杀的勇气,不过亲自敲响的战鼓。“咚咚!”的战鼓声响起,护军各部人马从马家山的各个方向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势,关键是土著擅长攻不擅长守,如果借助马家山的地利优势,也可以给魏国护军造成不小的伤亡,可是这个时候,能动的土著都自发的发起了决死冲锋,守备力量几乎可以说是没有。魏国护军很快就攻上了山头,这时发现蜀军营中居然都是仅剩一口气,饿得快死的士兵了。刘承永所部被完全歼灭,张伦和徐训快速把这个情报发给了谢艾和邺城,谢艾虽然没有派出援军,不过却耽搁了一些时间,让蜀军援军开进了成都。桓温灭亡成汉后,桓温在蜀地举任贤能,器重常璩以及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王瑜、镇东将军邓定等人,授以参军之职。但是这些人在东晋被东晋的士大夫所歧视,常璩等便忠心辅佐起了桓温。在谢艾兵临成都时,像常璩这样的蜀中大族皆率领家兵或粮草,前来成都支援桓温。慕容恪见成都援军进入成都,就劝谢艾进攻成都。慕容恪道:“镇西大将军何故推迟进攻成都,难道不知攻城时间越迟,桓温的力量就越强吗?”谢艾笑道:“艾也无可奈何,这是陛下的旨意。”听到这话,慕容恪却良久无语。按说冉明也是善战之人啊,怎么当了皇帝就变得胡来起来?怎么可能置军国大事于儿戏?不光慕容恪不理解,就连镇南将军张温、征南将军石越以及**谋长籍罴同样不理解冉明的用意。只有谢安隐隐猜测到了冉明的用意,镇南军占领了樊城,而且采取了极为快速的办法,按照桓温的打算,樊城注定要失守的。但是樊城肯定要拖到七八月份才能失守,那个时候魏军锐气已失,桓温反攻的时机就来了。可是让众人所料不及的是,樊城失守得太快了。根本没有坚守预料那么久,而且樊城既失,襄阳又被团团围困,这个时候襄阳人心异动。特别是时任荆州别驾的习凿齿居然辞官了,称有恶疾,需要养病。这话说出来在荆州是没有人相信的,习凿齿虽然不说是体壮如牛,但是却向来健康。习氏是襄阳豪族。东汉襄阳候习郁的后人,在荆襄实力非常大。特别是习凿齿,这个人是东晋大儒,精通玄学、佛学、道学、史学,仕林中影响非常大。在历史上习凿齿被桓温和苻坚器重。猜测不透习凿齿的用意,习凿齿的好友张沼就去拜访习凿齿了。习凿齿与张沼是儿女亲家张沼是西晋怀帝时任洛阳令张韪的孙子,西晋时期以洛阳为都,洛阳令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相当牛叉的人物。此时襄阳张氏虽然风光不再,但是不可否认,瘦死的洛阳比马大,襄阳张氏也不容别人轻视。张沼拿着冉明发布的檄文给习凿齿看。习凿齿道:“谢安石的文采不错,即使放眼大晋也是一流的。”谢安石出仕魏国,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更何况魏国此时的皇后谢道韫是谢安石的侄女,谢无奕的女儿,对于襄阳儒林来说,二人皆是东晋名士,谢无奕的女儿,谢安石的侄女,天生就有着好感。张沼道:“彦威(习凿齿的字)与谢安石有旧?”习凿齿笑道:“起初凿齿并不识谢安石,不过倒是与兴公(孙绰的表字)去东山居拜访过谢安石,虽有一晤,不过只谈玄学,并未深谈。不过吾与谢安石之从兄谢尚,之兄谢无奕却是旧识,时常手谈经辩,关系莫逆。”两人一来一回,说的话一点也不涉及当前最敏感的降叛话题,不过习凿齿刚刚表露了与谢安石人脉,张沼就马上心知肚明了。笑道:“怪不得彦威兄稳坐钓鱼台,丝毫不惧北兵已至,原来有此通天门路。”习凿齿笑道:“吾已辞官,闲居林下,不问世事。不管是南兵北兵,东兵西兵,来了只要能守土安民,便不误吾读书修身。天下豪杰争鼎,我辈只待太平!”张沼说道:“彦威的胸怀我等望尘莫及也。况且彦威兄也有通天的门路,沼就是想要太平,恐怕也不会太平。”习凿齿道:“文素也有意于太平?”张沼道:“这个自然,如今四海之内,就是瞎子也看得出天下大势,沼也早有思慕太平之意,只是未得其门。”“这有何难?”习凿齿笑道:“只需换一面旗子而已。”PS:说几句废话,以下算作免费。断更了一个星期,实在是情非得已。9。24号去了阜康玩,一个**的同事硬拉着去他家里吃饭。结果出了点意外,他家里四岁的儿子特别淘气,属于人来疯,一不小心撞到了桌子上,撞倒了桌子上的开水瓶,看到开水瓶快要砸到那个小孩手上,就下意识的伸手拦了一下。他没事,我的手被烫得很严重,尽管上了药,可是一碰就疼。想用一指禅打字,发现我没有那个毅力,就放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