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谢安和刘裕哪里厉害 > 第864章皇子去民间(第1页)

第864章皇子去民间(第1页)

第8**章皇子去民间冉明的这一次百家讲坛可以说非常不成功,首先是冉明提出了释道的命题,结果儒家复古尊儒,大肆评击佛道两家。引得道家和佛家先后出手反击儒家。结果杨羲引发治乱之说,孔引述孟子的一治一乱说,阴阳家和杂家又以五德终始说评击儒家的一治一乱说,法家又以韩非子的诡使,来驳斥儒家的一治一乱说。随着佛、道、儒、法、阴阳家、杂家参与辩论。作为儒家的死对头之一,墨家也加入了战斗。有道是好虎架不住狼多,儒家虽然擅长耍嘴皮子,可是面对诸子百家的发难,也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更何况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对百家的压制可以说到了非常极致的境地,无论法家也好,墨家也罢统统沦为隐世学派。这些诸子百家都成了在野党,平时没事自然会琢磨儒家哲学理论的漏洞,针对他的漏洞和缺点,这百子学子可以说非常了解。所提出的论据也非常充分,这时儒家被弄得非常狼狈。到了这个时候,所谓的百家讲坛才真正有了百家争鸣的味道,可是墨家出手,却把这首次百家讲坛推上了**。墨家子弟谢思亮冲何承天道:“久闻先生大才,一岁能言,两岁启蒙,五岁已然读通《孝经》、《诗》、《论语》、《春秋》同龄人无人可及。”何承天听闻此言,微微一笑,拱手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一句倒出一个典故,汉末中大夫陈韪讽刺为孩童的孔融,当时孔融却说:“想君小时,未必了了!”到了这里,反而成了何承天谦虚的表现。不过,何承天却是恃才傲物,接着淡淡的道:“承天何止熟读经书,而为诸子百家作注。”谢思亮郑重的道:“先生大才,博通百家,贯通两派经学,乃百年来第一天才,那先生刚才也所言,亲贤臣远小人社稷必兴,亲小人远贤臣,社稷必毁。诚如先生所言,那么缘何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之时,缘何就没有小人当道,要知道三皇五帝亦非一生无错之圣人,如尧帝就错用禹之父鲧来治水。”此问一出,包括王简、御史大夫王宁、谢安等人,悉数愕然。谢思亮此问并不算太高深,不过却胜在大胆。对于三皇五帝,儒家总会称颂他们圣明,反正那个时候都是过去的历史,所遗留的文字记载非常少,所以儒家就会不停的丰满上古时期的制度,是儒家是理想中的时代。事实上在冉明这个后世人看来,上古时代其实并非什么理想时代,而恰恰却是一个蛮荒时代。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极为有限,物质生活非常匮乏,自然谈不上什么幸福。就像后世共和国建立初期,一般人对苏联描绘的共产主义非常向往,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就好像能吃上土豆炖牛肉就是共产主义了。可是现在不说全部人都能吃上土豆炖牛肉吧,至少大部分人应该可以吃上。可以人们幸福吗?所谓的理想和现实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而一般人有人问起,三皇五帝时期为什么好,一般人第一印象就是君主贤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现在谢思亮就提出一个儒家非常矛盾点来,尧帝错用鲧来治水,那么尧帝就并非不会做错事的人,既然如此,他又为何可以让百姓所称颂,而他所在的时代亦没有小人当道呢?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三纲是儒家奴化思想的根源,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份。这也是儒家被统治采用的根本原因,这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敬祖。子不言父过,可是在儒家丰满上古理想社会制度时却留下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漏洞,这个漏洞就是没有说明上古时期为何君明臣贤,社会大治。三皇五帝是否贤明,其实是一本烂账,事实上谁也说不清楚。其实无论儒家还是诸子百家,其实也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尊师重道。欺师灭祖是任何门派都不能容忍的事情,三皇五帝其实不光有儒家在捧,事实上在春秋时期,百家都在捧,也都在神化。孔子也说过人非圣贤熟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嫣。一个会做错事,用错人的贤君,为何他所在的时代没有小人当道?谢思亮这招,完全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深得诡辩的真髓。在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只是这个儒术独尊的时代,这个质疑声音太小了。现在谢思亮真正向何承天提出提问,就由得何承天进退两难。或许朋友们在学校时也参加过辩论,最好的辩论方式,那就是根据对方言论中的漏洞进行攻击,就像电脑病毒攻击系统漏洞一样。事实上古代纵横家和策士也是根据这一种方式,根据对方的观点,引得对方自相矛盾,比如比较著名的诡辩《白马非马》等等。谢思亮作为墨家罕见的墨者,他是专门的理论学者,而非墨工,和墨侠,自然这嘴上功夫了得。就在这时何承天听到之后,眉头紧皱,沉思了良久之后才答道:“这个问题,承天答不上来!”要知道这场辩论,虽然是学术争夺,事实上还是争夺朝廷话语权,何承天此言,等于他认输了?这可让孔抚非常大急,不过他也没有办法,他同样也没有想出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颜约急得脸色大变。此时位于冉明身边的是皇长子冉昀、二皇子冉昐。冉昀和冉昐都是永兴六年生人,如今是九周岁,如果按照古代虚两岁的传统,此时大皇子和二皇子如今已经十一岁了。如果是在后世,九岁的娃娃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呢,可是古代不同,由于古人寿命非常短短,所以也非常早熟,至于皇家子弟,那就更加早熟了。随着冉明登基称帝,此时大皇子和二皇子虽然都没有被册立为太子,但是二人却卯足了劲,准备争夺皇位呢。当然二人表面上也是维系着兄贤弟恭,不过背地里的龌龊也不少。就像上一次冉智叛军围邺城,其实皇长子冉昀和皇次子冉昐都前后在城中巡视,鼓舞士气。二人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办法,皇长子冉昀登上城墙,看到叛军浩浩荡荡的攻势,尽管小脸吓得煞白,但是仍坚持着不露惧意。可是冉昐却毫不掩饰自己情感,看到伤重而死的士兵会冲其流泪,甚至在一次出行时看到一个孩童因为惧怕而摔倒在地哭成一团,冉昐就让人停止车驾,下车扶起那名摔倒的孩童,并装成大人一样抚慰那个孩童。冉昀所表现的就是作为帝王的威仪,可以说是冷血。但是冉昐所表现的则是仁慈。不过,相较而言,这二位表现的还只是孩子气,而且无论中山刘氏也好,陈郡谢氏也罢,他们都没有加入各自的阵营中。不过出现了这种苗头,这让冉明警惕起来。历史上李世民和李健成斗成死去活来,最终李世民杀兄囚父,成就了帝王霸业。可是李世民的儿子们也都学得似模似样,李世民的儿子们最终得已善终的就没有几个。冉昀望着冉明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禁问道:“父皇,为何三皇五帝时期会没有小人?”冉明笑了,这个问题看样子难住了魏国大臣名士,但是作为后世之人,自然明白根本的原因,用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的话说就是“权力导致**,绝对权力导致绝对**。”事实上也是如此,汉武帝刚刚即位时,并没有掌握权力,当时刘彻还是窦太后的傀儡,而且天下诸候王也势力非常庞大,刘彻那个时候非常英明,也能听言纳谏,可是随着刘彻两击匈奴,声望上升,掌握了绝对权力他也**了,晚年做了不少荒唐事情。和刘彻一个例子帝王有很多,包括明朝成祖朱棣也是如此。就是皇权失去制约,那么皇帝英明还好,可是一旦自制力下降,就会影响国家和社稷。明朝的政体其实还不错,虽然荒唐皇帝不少,但是并没有影响国家运转,可是崇祯皇帝最大的失误和清朝嘉庆皇帝一样,就是了失衡。如果崇祯不是被忽悠宰掉了魏忠贤,事实上明朝的财政危机也不是破产。魏忠贤虽然不能收文臣税的,不过他却可以不要脸,来抄家杀人弄钱。维持平衡,至少东林党当时都忙着斗阉党,非常期望皇帝支持。这个话题扯得远了,那就是权力必须有约束,这样才能维持君明臣贤。上古时代,说穿了不过是原始社会初级阶段,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等级意识,什么事情都是大家在一起商量着来,一旦错误的政策出现,那么就会受到所有人的反对,自然就会马上解决。可是历朝历代皇帝都缩居在宫中,不仅不了解民间疾苦,反而因为生长环境,造成金玉其外的现象。其实后世所哄吹的**制度,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至少**制度中,**虽然为一国元首,但是他所推行的政策,必须经过国会选举,不超过半数,根本无法通过。皇帝一言而决的事情,事实上有两个极端,要么皇帝英明,国家大兴,要么把国家带入深渊。冉明突然想到这里开始反思起来,帝国继承人非常重要。事实上如果选一个无能的继承人,那就是国家的灾难。但是皇子绝对不能放在宫中培养,这样只能培养成一群书呆子。冉明这才笑道:“这个问题,父皇自然有答案,不过,这次父皇不告诉尔等,这个答案也算是对你们二人的考校,你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寻找答案?”听到这话冉昀和冉昐脸上都露出凄苦之色。事实上百家讲坛的事情在魏国虽然引起了震荡,但是这个震荡只限朝廷和士绅阶层,和普通百姓无头。百家吵得虽然凶,但是百姓的日子该过照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冉明却不顾谢道韫和刘嫝二女的阻挠,坚决把两个皇子秘密送入民间抚养。冉明亲自告诉冉昀和冉昐二人,如果他们敢自暴身份,就等于放弃太子之位。对于太子之位,冉昀和冉昐非常看重,自然不敢大意。其实对于冉昀和冉昐送到民间抚养一段时间的作法,冉明其实早就想到,要想体味民间疾苦,光依靠几次微服私访是不行的,所谓的康熙爷微服私访,在冉明看来这就是一个笑话。想知道就知道,不光知道会绝对不知道。对于两个皇子的抚养人家,事实上也是冉明精挑细选的,冉昀化名谢言庆,送到了一个普通的普通的农民家中,这个农民也是当初被燕国鲜卑人俘虏的汉人,只是当时伤了肾水,不能生育,只得抚养一个儿子养老送终。冉昐则化名刘敬祖,送到一名小木匠家中。这个木匠年纪大了,本来有两个儿子,一个为国战死,另外一个也得病亡了。送两个皇子去民间体味民间疾苦的事情,虽然表面上冉明是狠心的,事实上这也是冉明弥补教育的缺失部分,虽然冉明想像冉氏的传统一样,让皇子从军,但是从军只是一方面,只能让皇子体会到战争气氛,和体会民间疾苦绝对没有关系。在冉明的计划中,所有的皇子以后都要在九岁至十二岁之间,在民间生活至少两年,然后十四岁进入士官学校学习,然后从军。至于个人成就如何只能看个人的造化了。PS:最近单位因为连续降薪,人员浮动,离职人员很多。目前已经减员三分之一,但是工作量大增。对于更新,程志对自己都非常无语。对不起诸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