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范,是孙权最信任的人,能有这样的表现,并不出人意料。
。。。。。。
孙权年少之时,他的哥哥孙策便是江东的掌权者了,孙策任命吕范掌管江东的财务大权。
这时的孙权还是一名幼年的孩童,很贪玩的,想私下里向吕范借点钱‘花花’,暗中之意即为索要国库的财物。
毕竟对于此时的孙权来说,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国库里的钱,都是他家的,没什么区别。
但是吕范直接拒绝了他。
并告诉他,一定要向上禀告给孙策之后才肯借钱给孙权,这个流程是必不可少,一定要走的。他不能擅自做主,将钱借给孙权。孙权听后,只好作罢。
这件事情,孙权认为吕范‘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懂得尊重他。故而,年少的孙权一直都对吕范怀恨在心,对他有很大的不满。
后来,孙权被任命为阳羡县县令,曾私下里把公款作为自己的部分开支。
而孙策作为当时的江东的掌权者,公正无私,是要对下属的财务进行核算审查的,哪怕孙权是自己的弟弟,也不能例外。
故而,孙权为了躲过孙策的核查,就让功曹周谷为他做了假账。
这样子,就可以躲过自己哥哥的核查了,事成之后,孙权非常的感激‘帮’了自己的周谷。
当孙策意外去世,孙权执掌江东之事之后,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此时的他,才明白了吕范对国家财务的良苦用心。
这个‘先河’,不能开啊!一旦开了的话,国库的财物必然会大量的流失。
没了财物,怎样励精图治,发奋图强?
是而,孙权对吕范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吕范心存的那些怨恨,也烟消云散了。
同时,孙权也觉得吕范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才,便选择重用了他。
而曾经为他卖力做假帐的周谷,则在孙权的心上打上了‘弄虚作假’的标签,被孙权弃之不用。
一个人站的位置不同,就决定了他看世界的角度也不同。
只有居于高位才能够真正懂得什么是应该重用的人,什么是应该远离的人。
不得不说,直到孙权做了江东的掌权者,他才真正变得成熟起来。
。。。。。。
孙权对着吕范严肃地问道:“子衡,我江东水军攻打柴桑之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吕范对着孙权恭敬地回道:“禀告主公,大约还需要三年的时间。”
孙权听后,十分着急。说道:“什么?还用那么久?我打一个柴桑县,都要准备三年,那我统一天下,需要多久啊?一百年?”
吕范沉默不语,主要是不知道怎么解释。
过了一段时间,好像是孙权自己想通了一样。
再次对着吕范问道:“大军为何要准备这么久?是什么原因呢?军俸不足,还是粮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