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出鞘txt全文 > 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间余一剑(第4页)

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间余一剑(第4页)

若是天资不够卓越,从来都没有觉醒过本命飞剑也就罢了,对一位剑修的长生大道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可是一旦是一位已经觉醒出本命飞剑的剑修,由于战斗而损失了本命飞剑,那么给那位剑修带来的影响几乎是不可逆转的,除却会极大地降低一位天之骄子的大道上限,更会让那位剑修从今往后的修道之路困难重重。

让他的洞府窍穴如同四面漏风的屋子,每逢阴雨天气就会愈加难熬,莫说是什么求长生了,就连保命都极为艰难。

在这样敏感且凶险的环境下,李子衿只能听从书生梁敬以及不夜山副山主袁天成的建议,早些离开不夜山。

少年当时还想投身夜叉山战场,被二人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别说他如今才三境修为,就算是梁敬这样的九境炼气士,在那夜叉山主战场之上都只能是慎之又慎,稍有不慎便会身死道消,殒命于此。

如果是医女、阵师,或是精通符箓丹道的道士,像这样的炼气士哪怕境界低一些,只要他们不怕死,愿意为扶摇天下献身,那么进入魔窟之中都可以为我军带来不小的帮助。

哪怕是个三境的墨家子弟,也能制作出机关兽、机关鸟、机关车等这些对于攻城与守城极有帮助的助力。

若是个低境界的符师,那也能为炼气士们制作分身符、替身符、隐身符以及妖魔显形符等基础符箓,对于战役有不小的帮助。

可若是一个低境界的剑修,登上魔窟的战场,可能连送死都不配。

也许剑都还没有出鞘,就已经倒在了魔物大军的魔气攻击之中。

所以李子衿没有去,去了不仅帮不上忙,反而还会拖梁敬的后腿,更有可能因为对方时时刻刻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导致延误战机,甚至受伤甚至会死。

这便是少年带着小师妹红韶,登上那艘潇湘渡船之后,碰见那位琴剑双绝的女子剑仙,对她说的那句“有些事,想做做不到。”的真正原因,少年心里有遗憾。

这样凶险无比的战事,对扶摇天下有些炼气士来说,自然是避之不及,怎可能主动投身战场?

然而对于李子衿、姜襄、温年、梁敬、唐吟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反而是求之不得的想要投身于战场之上。

一些个前辈就更不用说了,无非就是“责无旁贷”四个字。

如镇魔塔的守陵人钟余,除去本体留在镇魔塔,时时刻刻提防那座压胜之物的猛扑,甚至还消耗大量心神和精力,分出一个阳神身外身去往夜叉山魔窟主战场,与女子剑仙唐吟一同主持大局。

在离开不夜山的前夜,看见那些跟自己差不多年纪,可能也就比自己大个两三岁的少年夜使们,跟随书生梁敬一同奔赴桃花渡夜叉山。看着他们的背影,那个身后背着翠渠古剑的少年,心里五味杂陈。

李子衿回过神来,手中捧着一本金淮县志,打算跟小师妹红韶就在金淮城过冬,待到明年开春时,再踏上路途。

否则顶着这样的风雪赶路,他一个男子是皮糙肉厚的无所谓,挨得住。

可小师妹红韶到底还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姑娘啊,要她陪着自己吃苦?没必要。

少年想要在金淮城过冬,就得暂时安顿下来。这也是他为什么最后可以忍住那一剑的缘由,李子衿确实将儒衫老者的话听进去了,对于两个打算在金淮城度过一整个冬天的人来说,一口气将郑国半个庙堂给得罪完了,的确不合适。

李子衿对自己的剑术有自信,却还没有到目中无人到觉得自己哪怕与一座郑国为敌都不在话下的地步。

哪怕只是如郑国一般的区区小国,依然可以轻而易举的拍死一位三境剑修,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李子衿对待那个乔宏邈,与他对待那位给太平郡带来一场红莲业火的长眉道人是一个心态。

余着。

余一剑,日后再还。

对于郑国,对于这座郑国的边陲小城,少年一无所知,故而需要翻阅金淮县志来对这座金淮城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一位异乡人,想要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并不容易。

光是语言交流不便这一条,便足以给他和红韶带来足够多的麻烦。

衣食住行,吃穿用度,这些平日里细枝末节的小事,都会在此时此刻显得有些······难以应对。

眼下,李子衿更需要找一处钱庄,而且得是能够以神仙钱兑换黄金白银或者金枝玉叶的钱庄,毕竟他包袱里那些神仙钱,哪怕只是价值最低的区区一枚小满钱,换算成世俗王朝中的货币,那也是黄金万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