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王羲之书法简介 > 第443章攻守决择(第1页)

第443章攻守决择(第1页)

第443章攻守决择汉武帝元鼎六年,设立交州刺史部,辖地包括两广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三国时期,东吴将交州以合浦为界一分为二,并成立广州刺史部。这样以来,交州刺史仅剩下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三县。而晋朝则沿制东吴的交州刺史部。冉明占据日南郡五县,很快就被交州刺史朱藩得知,虽然自永和三年,占城国前任国王范文攻陷西卷县,杀汉人士庶五六千人,整个日南五县也破坏得七七八八了。可是再怎么破坏,这也是大晋的国土,现在居然被冉明这样莫名奇妙的占了。朱藩那是勃然大怒。九真太守灌邃自动请缨,自愿发兵六千人攻打日南郡。交州九真太守灌邃是交州有名的悍将,在范佛即位之初,与都护滕畯率领交州、广州之兵,复夺日南郡。这也多亏这个时代消息传递不畅,如果灌邃在冉明刚刚登录日南郡时,率兵攻打日南郡。冉明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必竟日南郡没有是热带雨林,而麒麟卫在这里完全施展不开,更何况除非万不得已,冉明也不会拿他的军官教导队与这些普通的军士一样拼消耗。此时,经过连续不断的增兵,唐国送来的唐军已经突破了三千人。对于刘氏唐国的土著武装,冉明完全采取了后世的编制,既三三制,既一团三营,一营三连,一连三排。虽然这些人不懂连排具体是怎么回事,可是没有人敢质疑冉明的决定。而刘器更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光凭他们前秦后裔这几百人,别说在吕宋立国,能不能保持独立,不被别人吞并,那就是一回事。所以他必须依靠冉明,才能让唐国生存下去。就这样,刘器随着第三批一个千人团登陆卢容县。虽然刘器到来卢容的还有唐国任氏家族的族长,现在唐国大将军的任傲。以及洛氏家族的洛施,赵氏家族的赵累,洛施是唐国丞相,而赵累则唐国卫尉。冉明听到刘器的介绍,不由得笑了。这个刘器绝对是一个人才,这下子唐国秦人后裔四大家族一下子绑在一起了,他们主管着唐国的军队、内政,说他们是唐国的四大家族也不为过。这些唐军和麒麟卫、开拓队不同,这些唐军战斗力虽然不高,而且装备极差,不过他们却能很好的适应这里的气候。让冉明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任傲任大将军给了冉明一个大惊喜,初战告捷,不仅消失了五六千晋军,而且还困住了灌邃的残部三四百人。原来,任傲利用了灌邃的轻敌心理,命令唐军诈败连续诈败,引灌邃的前锋与后续部队脱节。一看打败敌军毫不不费力,灌邃忘呼所以了,他不知不觉中,前锋与后卫部队居然拉开了四十余里的距离。四十余里,在后世机械化行军,不过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可是在这个时代,却要大半天的功夫。埋伏在香江南岸的唐军伏兵趁晋军渡河,采取了半渡而击。说实在的这个半渡而击,真让人捏把汗。灌邃的前锋部队不过一千七八百人,而且又是半渡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却反而打得三千多人的唐军节节败退,若非任傲连斩杀数十名逃兵,说不定这个半渡而击就失败了。好在唐军抵抗住了晋军的前锋,双方僵持在香江沿岸,谁也奈何不了谁。听到前锋受挫,让灌邃大喜,他正愁找不到敌人呢,这下听到前锋遇到两三千敌人,急忙亲自带着部队前去支援,为了赶紧速度,却把辎重留下在后面。当晋军大部分抵达香江北岸,灌邃立即命令部队扎木筏抢渡香江。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这些对面的敌人居然不战而退了。就在这时,轰轰隆隆的巨响传来,灌邃抬头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只见香江上游,早已被任傲用水坝拦住了,三天以来,已经储存了大量的的水。失去了束缚的香江河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木桩和石块,如同一条疯狂的巨龙,翻滚着,袭卷而下。咆哮的水龙,声势极为骇人。将五六千晋军吓傻了。灌邃道:“撤退,快跑,快跑!”然而,这时撤退,却已经太迟了。五千六晋军一下子被奔腾的河水袭卷而去。灌邃的脑袋里一片空白,任凭亲兵拉扯着盲目的向前跑去。就在这时,灌邃回过了神,他发现自己身边除了百余名亲名。灌邃仰天长叹,“就这么败了?”“灌使君不必沮丧,我们还有机会,只要汇合辎重部队,我们就可以退往九真郡,到时候,使君振臂一呼,数千乃至上万兵马就可以再次聚集,何愁不能报仇雪恨!”灌邃的亲兵统领陈兴道。灌邃点点头,他没有以死全节的勇气,而且这次中计全军覆没,灌邃也心不甘。然而,就在这时,突然前面出现一支兵马,这支兵马人数不多,莫约四五百人,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唐国大将军任傲。任傲在击败晋军前锋后,就带着一个半营去了上游,挖坝放水之后,又在这里等着灌邃。灌邃上前道:“汝乃何人!”任傲笑道:“吾乃唐国大将军?”“唐国?”灌邃根本没有听过什么唐国。要知道刘氏唐国存在的时候,那时还没有郡县,整个天下,到处都是封国,一家一姓皆为一国。“无知蛮夷,安敢称王呼?吾乃大晋九真太守,抚蛮都尉,若尔等自缚自降,吾可为尔等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饶尔等不死。若冥顽不灵,负隅顽抗,等王师到来,尔等死无葬身之地!”“笑话!”任傲道:“尔等犯我大魏,唐国身为大魏藩国,自然会为宗主国分忧!尔等不要做无谓的抵抗,束手就擒吧!”陈兴一听这话道:“使君速走,吾挡住他们!”灌邃也知道此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他道:“陈兴保重,吾在九真等你!”灌邃也不多言,直接带领部分亲兵向北跑去,然而跑了不久,就发现前面又出现一队大约二三百士卒。就在灌邃准备放弃抵抗时,这时发现这些人居然不是敌人,而是灌邃的辎重部队,辎重部队本来战斗力不强,他们遇到袭击后,并没有击退敌人,只好逃跑。灌邃带着这几百残兵败卒逃到了比景县。比景县只是一座小城,而且也曾被范文毁过,如今冉明还没有来得及恢复。此时就是这么一座小城,根本没有防守的优势可言,甚至一个稍大一点的庄园,防御能力都比这座城池强点。可是,任傲并没有进攻,也没有擒拿灌邃,而是准备围点打援。对于这个任傲,冉明开始有兴趣了。他可以肯定这个任傲绝对是一个将才。这个时候,除了冉明的讲武堂以外,并没有军事学校,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无师自通,任傲的本领,有可能就家学渊源。果然,冉明问了任傲之后,任傲告诉冉明“他祖上曾是大秦国的铁鹰锐士。”看着冉明不明白什么是铁鹰锐士,就解释道:“商鞅变法后,大秦开始强军,创立了“铁鹰锐士制”。这铁鹰锐士不单剑术超凡,且要马战步战一样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样娴熟。战国时期,四大精锐,赵国的胡刀骑士、齐国的技击骑士,魏国的魏武卒,而秦国的铁鹰锐士则是天下第一!”冉明这时已经明白了,这个铁鹰锐士应该是秦国的精锐部队。冉明道:“这个铁鹰锐士秦国有多少人马?”任傲道:“铁鹰锐士选拔方法极为苛刻,首先是体魄关,全身装备为长矛(秦制步兵矛长约四米八。骑矛为五米四。阔剑为剑身一米四)三石强弓一张,二十长箭,全身甲胄,一柄阔剑,一柄精铁匕首,一面牛皮盾牌,全身装备重达八十余斤。步行百里,直接投入作战,方为合格!大秦百万军队,而铁鹰锐士最鼎盛的时候,只有一千六百余人。”冉明暗暗咂舌,自己弄出来的这个陌刀重步兵,和秦国的铁鹰锐士相比,弱暴了。要知道陌刀军可是没有盾牌,也没有弓箭,只有一副明光铠甲,一柄陌刀,全身装备甚至不到六十斤。平时训练,每天也只是全副武装二十里行军。冉明指着麒麟卫道:“任将军观孤王的麒麟卫,比那铁鹰锐士如何?”任傲笑道:“殿下的卫士,堪称世间少有的精锐,但是若比铁鹰锐士,尚且略有不足。当然,殿下的麒麟卫装备好,我们大秦那时只有铜甲,铜矛,精钢武器,仅为一柄匕首,不像殿下的麒麟卫,人人都有百炼精钢刀,精钢铁甲。铁鹰锐士装备则远远不如麒麟卫。不过,铁鹰锐士不仅个人骑战、步战名列一流,而且个人必须识文断字,精通各种兵法战阵,下放出处,每一锐士,足以成为一军之主将。”“果然如此!”冉明其实早已猜测到了,古代并没有特种作战的理念,战争打的就是堂堂正正,纵观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事实上都是依靠正面战场上,全凭实力打下来的。秦朝的铁鹰锐士,就是一个军官培养基地。看着这个任傲,冉明越来越欣喜。冉明冲刘器道:“刘国主,孤向讨要一人,不知能否割爱!”刘器正愁不怎么样巴结冉明呢,听到这话,满面激动之情“器的一切,都是殿下赏赐的,别说讨要一人,就是殿下要器的头颅,器又岂会怜惜!”冉明道:“任将军,麒麟卫尚缺少一名主将,若不嫌弃,能否统领麒麟卫?”冉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薛陶此时已经成了胶东国的上将军,负责胶东国的安全问题。无论荆展,还是杜聪,冉明都已经有了安排。而林黑山,只是一个冲将之才。所谓的冲将,就是冲锋陷阵的角色。无奈,冉明只好自己兼任麒麟卫统领。而他平时繁琐的事情太多,根本没有办法训练麒麟卫。任傲道:“殿下之命,傲岂敢不从!”任傲不傻,虽然他是唐国的大将军,唐国不过是一个草台班子,可是跟着冉明却不一样,以后凭战功出将入相,也不是没有可能。就在此时,身在邺城的冉闵招开了小范围的朝议。除了三公九卿,还有作为参谋司代表的陈勇出席了这个会议。冉闵直接开门见山的道:“诸位爱卿,晋国亡我大魏之心不死。如今朕得到消息,晋国欲全面进攻我们大魏。”说着,他示意陈勇在沙盘上把晋朝的三路大军标出来。众人看着东晋几乎倾巢出动,司马晞、桓温、张祚、苻坚、王擢、谢艾以及代国的势力的兵马调动,都一样的标出来了。冉闵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秋收已经结束,我们大魏,到底有没有粮草,支撑这个战争!”王猛道:“陛下,今天天佑大魏,各地均无天灾,除幽州远地区,尚且没有消息之外,冀、青、洛、兖、豫、司、雍、并八州,共收入粮食约两千八百万石。其中军粮二百三十七万石业已入库,尚有三十一万石正在派收!”冉闵默默的算了一下,现在魏国加上夷籍、归化籍差不多拥有六百多万人口,而这两千八百万石粮食听上去不少,可是人均下来,也仅仅四石多一点。平均每个人一年要吃掉四百多斤粮食。事实上这些粮食,勉强够吃,根本存不下多少。特别战争一起,不知道要打多久。能否耽误明年的春耕,还是一个大问题。可是晋国却不一样啊,他们底子厚,虽然大部分百姓很穷,可是那些士族都非常富裕。而此时的魏国,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要知道冉明大卖专利技术,又组建中南公司,在重利之下,几乎将那些士族的粮库搬空了。冉闵道:“粮食现在不是大问题,参谋司的意见呢?”陈勇想了想,拿出一个文件夹,打开以后,然后道:“陛下,参谋司经过这十几天的推演,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大魏根据目前的粮草和军队实力,只能采取守攻参半的策略。参谋司的决议有三个,第一是主守晋国。全力对付代国。我们魏国北方数千里的边境线上,长城和各处关隘,多有残破,以代国骑兵的速度,让人防不胜防,以目前并州军的实力,尚不足全面防守并州。一旦让代国骑兵突入腹地,我们魏国损失将非常惨重。参谋司的意见是关中、汉中、守青州、洛州,以及南阳全面防守,以集结优势骑兵,全力对付代国,解决代国,以除后顾之成,才缓缓图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