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晋人南渡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第八十三章 贤长之争(第4页)

第八十三章 贤长之争(第4页)

他们觉得对待赵榛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不要在继续执迷不悟,耽误他们的大好前程。

赵榛能听出来他们的意思,却没有立刻表态,只是没想到,这些变节的臣子脸比翻书还快。

“周学士和莫学士所言极是,陛下还应早登大宝,乂安天下。”张浚觉得在这种时候,及时的表态为赵榛解围很重要。

更早的表明态度,风险很大,同样收益也大。

张浚选择站队赵榛,并借着周懿文和莫铸的话劝说赵榛顺利成章的登基为帝。

周莫二人没料到张浚竟然表态的如此明确,并且还曲解他们的话,让两人有些下不来台。

“万万不可啊!”但心态上支持赵构的人并不在少数,尚书左丞吴开出班呼吁。“长幼有序,本为古制,康王年长,信王年幼,太上皇虽封信王殿下为代皇帝,但若为皇者,应当以长者为先,不然长幼无序,天下难安啊!”

“混账!陛下乃是太上皇亲点的代皇帝,上有经天纬地之才,下有安抚百姓之德,三合山一战,以区区弱兵胜敌十万,哪怕是秦皇汉武在世,也未有如此,今金人之危迫在眉睫,若是扔执迷不悟,妄立庸君,则国家沦丧,他日再有汴京之祸!”

张浚极为硬气的和其他的那些有意支持赵构的人吵了起来。

说到底,张浚的口才还是极有技巧的,马屁拍在赵榛身上,又显得很自然,让赵榛找不到不舒服的地方。

并且,赵榛也觉得自己年幼,真和赵构竞争皇帝,有很大的劣势。

但张浚竟然只靠一人的力量,硬生生的把一群官僚压住,着实让赵榛十分佩服,只要不给他封疆大吏类的职位,把张浚留在身边还是很有用的。

但是争吵并没有太大意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