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谷关。 钦差府内。 李清玄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旁边白威,轩辕疯狂,秦霄默以及北谷关各将领分席而坐。 此刻,叶将军应该已经抵达平顶镇,敌人那七万大军,再有半个时辰就应该亡命逃窜了。 李清玄说到这里,仿佛理所应当。 北元七万大军在他口中,就像七万只羊一样。 如果以前,白威一定觉得李清玄也太自大了,可现在竟然也理所应当起来。 修罗铁骑就是可以做到这一点。 击溃北元兵马以后,让叶将军休息一天,然后再夺回丢失的其他三座重镇。 如此北元侵占我大夏的领土被全部夺回。 李清玄侃侃而谈,目光望向白威。 白威将军,你觉得让叶将军带领铁骑直捣黄龙,直接破了北元的都城怎么样? 如此偌大的北疆,皆收入我大夏的版图,岂不美哉。 听到李清玄的话,白威站起来抱拳道:殿下,此事怕是很难,修罗铁骑的战斗力末将已经见到,但北元都城有阵法守护,只要他们躲在城里不出来,想要攻破,非常的难。 阵法? 李清玄不由望向旁边的秦霄默。 琅琊阁是精通阵法的门派。 这种守护都城的阵法有何特殊之处吗? 李清玄问道。 守护国都的阵法其实并不见得有多么高明,但却是用人力堆积起来,这种阵法简单,低级,但也正因为如此,反而几乎没有破绽。 几万人的力量依靠阵法合成一个整体,恐怕要一百个十品武夫才能破开。 修罗铁骑虽能击溃十三万北元军队,但那是因为北元军队像是一盘散沙,若是他们的力量能凝聚到一起,修罗铁骑怕也只有挨揍的份。 这样啊。 李清玄揉了揉眉心。 原本还想着直接把北元给灭了,现在看来,一个国家自然有它的底蕴。 既然都城防守这么严密,总不可能每座城池都有阵法吧。 李清玄又问道。 那自然不可能,用几万士兵布成阵法,需要不断的演练配合,别说人口稀少的北元,即便是大夏也做不到。 那就好,来人,让叶将军夺回几座重镇以后,不用回北谷关,带着修罗铁骑到北元的境内劫掠一番,逼北元大汗向大夏称臣。 听到李清玄的话,立刻有将领领命离开。 白威等人神色复杂,可以想象,来去如风的修罗铁骑,在北元境内一顿烧杀掠抢,恐怕北元的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损伤。 如果北元大汗不肯称臣纳贡,那每隔两个月本王就派修罗铁骑就到北元境内劫掠一番。 李清玄话落,在场的人都为北元默哀起来。 以前都是北元骑兵劫掠大夏边境,搞得大夏不得安宁,现在完全反了过来。 半个时辰后,一只白鹰落在城墙之上。 鹰腿上的信封取下来,有人送往钦差府。 平顶镇敌军已经击退。 看到信上的内容,大家却都很平静。 显然经过这一战,修罗铁骑已经在每个人的心中,建立了无敌的形象。 三日后。 幽州城内,校场之上。 郭淮身披白色大氅,下方是从幽并二州紧急集合来的十万大军。 来到幽州以后,郭淮立刻就马不停蹄的集结兵力。 在三天之内能够调动这么多人,已经显示出这位儒将的手段不一般。 全军听令,即刻出发,前往北谷关。 郭淮一声令下,十万大军开拔,浩浩荡荡旗帜翻飞。 这些年郭淮一直在养病,但从来没有闲下来。 对北元和大离这两个大夏的敌人,研究的非常透彻。 对北谷关的地理地貌更是了熟于心。 他有信心,凭着十万大军击退北元的兵马。 镇北王倒了,便是我郭淮的时代来了。 郭淮咳嗽了两声,眼中却难掩兴奋的光芒。 大军前行了两日,北谷关终于遥遥在望。 郭淮却皱起了眉头。 太平静了,难道北元军队并没有趁机发起攻城? 可是以他对那位北元大将的研究,他怎么可能错过这种千载难遇的良机。 或者说,其实北谷关已经被攻破。 勃儿斥故意伪装成城没有被迫,而引自己入城,陷入他们的埋伏。 郭淮立刻让大军停止前进,并派探子一探究竟。 大帐里,郭淮眉头紧锁,以他的聪明,一时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很快出去第一波的探子就返了回来。 可探明白了? 郭淮问道。 启禀将军,在北谷城三十里外,发现一处战场,许多穿着大夏服饰的士兵正在焚烧尸体,尸体堆积如山,怕是有几万人。 属下不知什么情况,没敢靠近。 几万具尸体?难道战争已经打完? 那李清玄靠北谷关内的五万余人击退了北元的军队? 可是李清玄应该据城防守,战场怎么会在三十里外? 奇怪,实在是奇怪。 这时,第二波探子也返了回来。 属下到北谷关去探查,北谷关上飘荡的依然是我大夏的军旗,站岗的士兵也是大夏之人。 北谷关未曾被攻破? 郭淮脑中疑窦丛生。 这无一不说明,李清玄赢了,北元军队退去了。 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李清玄用五万余人主动出击,击溃了北元的十三万大军? 如果真是如此,这李清玄手段了不得啊。 就在此刻,第三批探子返了回来。 这名探子身穿着便衣。 你探查到什么了没有? 郭淮急忙问道。 他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吊了起来。 以他的脑瓜子都一时想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属下乔装成百姓,进入北谷关探查,得知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 探子说到此处,表情似乎仍带着不可思议。 快说。 郭淮已经迫不及待起来。 幽王李清玄用四千兵马击退了北元十三万大军,斩敌五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