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宜言辞恳切,暗暗表明了这次自愿吃亏的意思。系主任作为指导老师,又是双校合作项目联络人,薛静宜名誉受损,证明他当初风控没做好,招了个学术不端的学生。吃了哑巴亏,就算是心里再不痛快,也得过来露个面。系主任看到坐在轮椅上的于兰,他的眼光很毒,一眼就看出于兰的精神风貌比起以往大不相同。换了以前,她绝不是如此咄咄逼人的性子,一个看似毫无杀伤力的孤儿,前两天竟然当着院长的面呛人。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明白。这会儿系主任又有些后悔,如果当日没有把事情闹大,现在也就不用落得尴尬。他只能叹气,颓然地接受这个结果。因为薛静宜拿不出进一步的证据,抄袭事件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教务处没有当场开出处分,让于兰先去完成开题答辩。薛静宜抄袭的处理结果,需要校领导开会讨论后决定。薛静宜是京大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试点的首批学生,又是薛家的人,即便于兰证明了自己完成文献综述的时间早于薛静宜的,学校也不会主动切割。说是开会讨论,其实也就是商量个大家面上都过得去的办法出来。即便薛静宜做了违法违纪的事情,但碍于她的身份,依旧会有许多人维护她。这就是有无背景的区别,如果抄袭的是她,恐怕当天就会出通告。于兰可以理解他们的为难,但对她来说还是不够痛快。本学院的开题答辩还没有结束,于兰蹭了个末班车,补了答辩程序。大约是为了补偿,最后给到她的初辩分很高。拿到分数后,徐教授推着轮椅带她回到了实验室。“听说,你还想做癌症疼痛基因分析?”于兰有些摸不着头脑地问道:“的确有这个想法。不过,是谁告诉您的?”徐教授叹了口气说:“是秦董。”一听到是秦峥说的,于兰心道果然如此,她深吸了一口气,问出了很久之前就有的疑惑:“您和秦董的关系好像很好?”问完之后她才意识到不妥,好像徐教授不该和秦峥亲近似的。只不过秦峥一个大忙人,每天工作都做不完,她想做项目也是刚刚才决定的,徐教授的消息未免过于灵通了。于兰又说:“我的意思是,秦董和您的联系很频繁。”就算徐教授是她的硕导,秦峥也不用事无巨细这么快通知他。徐教授难得笑骂了一句:“秦峥没有告诉你吗?我们是同学。”“同学?”于兰捏着手指愣住了,瞪圆眼睛:“徐老师,我记得您是柏林大学毕业的。”“是啊。”徐教授很是理所当然,“秦峥比我牛,拿的还是双学位。可惜毕业没有投身科研,一身所学没了用武之地。”呼吸急促了一瞬,苹果树女士也是柏林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他们年龄相仿,说不定徐教授会认识她。这个想法仿佛实质化,于兰感觉全身都紧张了起来,她头脑一热,问道:“那您认不认识一个。。。。。。”说到一半就卡了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