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宜的指导老师是学院的系主任,闻讯立刻赶到了教务处。徐教授作为于兰的指导老师,暂时停止指导答辩,和于兰一起到教务处做陈述。薛静宜目前不方便过来,请了系主任代为自证。作为青礼研究所如今的二把手,她在完成答辩后,就赶回研究所开会了系主任调出了薛静宜的立项报告,“癌症疼痛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个项目是3月份通过的,因为是公选课题,所以感兴趣的老师都可以拿来做,这一点我想课题发起人徐教授很清楚。”徐教授“嗯”了声。系主任打开邮箱,调出了几份邮件:“我很早就在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老师在沟通,寻求双校合作,企业参与的契机。并将我们拟定好的题目给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那边。”“上月初薛静宜同学和我接洽,对我们提出的双校答辩、共同培养模式很感兴趣。我从公选课题池里选取了一部分具有较大研究意义的项目发给了她,静宜一眼选中了这个课题,并在其中牵线,促成了学院与青礼研究所的深度合作。”“从一开始的调研,到后面的立项,可行性分析,薛静宜一直在跟进这个项目,文献综述在确定保研模式之后就定下了,薛静宜和我有多份邮件往来,可以证明。”他又点开几份沟通邮件,附件里是薛静宜选取的二十四份外文文献。然而于兰看到薛静宜发过来的文献明细,更觉得荒唐。她不知道薛静宜是怎么做到的,这里面甚至有一部分,是苹果树女士给她发来的论文。她不相信薛静宜连这个都会和她恰好又选中一模一样的。系主任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教务处的老师和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都点头认可,他们也多次参与其中,知道以薛静宜的情况,不可能会抄袭于兰的文献综述。但流程还是要走的,薛静宜方已经举证完毕,接下来就是于兰举证了。“抄袭同期答辩的文献综述,”于兰笑了一下,“我还不至于这么蠢。”说这话的时候她没有看任何人,低着头翻动薛静宜的文献综述部分。其实这样的说话方式非常不合适,她原本不该有这么强的攻击性,在场的有些老师已经面露不满,就连徐教授也的眉也蹙得更深。于兰向来是一个很能忍的人,即便是课题临时被人抢走,也只会压抑自己的性情接受现实,尤其在这样一个场合。可她最恨偷窃,幼年被薛静宜偷了个遍,没想到长大后,薛静宜不仅没改,还变本加厉。这一次她真的是出离愤怒了。从知道项目立项之后就一直在为此准备,她跟徐教授的沟通只会比薛静宜更早更频繁。尽管后面主动让步把项目交了出去,但因为两个实验的分析思路其实差不多,所以于兰取了个巧,对已经写好的文献综述关键研究思路没有太大的改动,只修改了一小部分,以及昨天晚上在秦峥指导下完成的内容。现在就是吃后悔药也来不及了。于兰打开了自己的电脑,登录邮箱,准备要和代表薛静宜的系主任正面互怼。她和徐教授往来的邮件非常多,需要从中找出曾发给徐教授帮忙做参考的几十篇关于癌症信息分析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