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兰只顾着消化自己上了秦母黑名单的事实,没留意角落中有人脸上失了血色,只能艰难的攀着墙壁才不至于滑倒。陆沿开来了秦峥的迈巴赫,于兰下楼在车上坐着,看陆沿变戏法似的摸出几个橘子和一瓶牛奶。牛奶还温热着,触手很暖。“三哥看你在席上没怎么吃,特意吩咐的。”大约席上还有一些棘手的事情,上车后,陆沿得到秦峥的吩咐,率先开车去了世荣集团在南城的分公司。途中陆沿突然提到:“之前那份协议太简陋,三哥让人拟定了新的条款,然后送你回京大。从明天开始,你每周来公司三天配合研究,有问题吗?”于兰感到为难,如果每周过来三天,那青礼研究所的项目进度就有些吃紧了。到了项目主管的办公室,一份新聘书拿了过来,负责签约的郑主管介绍道:“这是相应的条款和义务,考虑到你目前的实验节奏,秦董追加了签约金,签字后第一笔款项就会打到你的账户。”做实验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听说有签约金这回事。于兰默默数了下签约金的位数,竟比京大最高额度的奖学金要高出五倍,有了这笔钱,她接下来一年的生活费都有了着落,这中途不用出去到处兼职。所以秦峥的意思是,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她做研究是吗?她刷刷签上自己的大名。一个足够优渥的待遇,她没有任何理由拒绝。郑主管说:“聘书上没有写明工作制,我在这和你解释一下。咱们的工作制是朝九晚九,每日依据实验进度而定,但你是学生,所以朝九晚五就可以。还有什么问题?”于兰想了想:“每周过来的时间固定吗?不瞒您,我在青礼研究所也有一个项目在同步推进。”在陆沿的眼神警告下,郑主管到嘴上的“当然固定”咽了回去,“不一定,看项目进度。”聘书一式三份,秦峥之前早已签好字,只差于兰的。郑主管当场就盖了公章,于兰签完聘书就和该组成员沟通去了,郑主管留下了陆沿,对着于兰的资料看了好半天。想到前几天在看应聘人的简介时,秦董来了,坐在旁边一边办公一边听。只单纯听,并不发表意见,因为项目涉及到秦母的病因,郑主管招人时的条件十分苛刻,几乎只要行业顶尖人才。不巧看完一沓资料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他们只能等待下一批应聘者。可就在她打开邮箱刷新是否有新的简历邮件时,秦董忽然拿过一份简历。郑主管在科研院浸淫多年,对这位年轻家主的脾性早已摸了清楚,当即打开认认真真地看。很普通。这是郑主管看见简历时的第一想法。虽然是京大本科生,没有sci,没有nature一作,最好的也不过是第二作者,排名在最后一位,其余都是三作,放在外面或许能吓唬人,但以世荣集团向来招聘的水准,属于是丢到简历堆都不会捡起来的类型。她当时怎么答的?“短板是负责参与推进的项目非常少,底子资历都薄,无法带来有效的科研经费,长处是肯吃苦,从大一开始就接触项目,可塑性也强,京大的学历,是个加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