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北宋困境 > 第一百零九章 难以启齿的讨论(第3页)

第一百零九章 难以启齿的讨论(第3页)

开封实在太过于危险,最起码在收复河北失地之前,不宜以开封府作为京都。

“陛下安危,关乎我大宋江山社稷,牵一发而动全身,金人不知何时再次南侵,还应早定新都……望陛下斟酌。”

但赵榛并不打算走。

赵构偏安江左的历史,让他心生唾弃,他不喜欢赵构,更不喜欢效仿赵构。

赵构往南方迁,让军民都安于南方的繁华,再难有北伐的动力。

赵榛不要做赵构那种咸鱼,更不要让大宋变成第二个南宋。

有别于赵构的南宋,有别于大宋这一朝无数的怂包,赵榛要让大宋挺起骨梁,便应从绝不南渡开始。

“李相所说也有道理,但朕身为大宋皇帝,在此国土沦陷,家国不复之时,更应该作为表率,在汴京号召天下,共同抗金!”

说的是义正言辞,让李纲听的是老泪纵横。

但这还不足以说服李纲,只是让他觉得赵榛年轻气盛,思虑不足。

就像当初的赵佶和赵桓,刚开始也都是和金人对刚过的,只不过没刚过,所以怂了。

李纲主战的意志从没有动摇过,但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让赵榛舍身犯险了。

万一打不过金人,让金人再次兵临城下,让这赵榛也怂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有现在这么有利的主战派的政治氛围。

“陛下之心,微臣深切,但陛下还应以大菊为重……兵家之事,自有我等臣属舍身效命。”

赵榛虽然器重李纲,却并非事事言听计从。“迁都之事朕实难允之,若是迁都他处,又需大造宫城,不比重建汴京更劳民伤财,北方疲于胡祸,百姓流离失所,因惧怕金人而迁都南方,南方亦遭胡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