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冉闵孔子 > 第617章帝王本心(第1页)

第617章帝王本心(第1页)

第617章帝王本心“《汉书食货志》你看过了吗?”冉明与冉闵并骑而行,突然冉闵冲冉明问道。“啊!”冉明突然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够用了,冉闵为何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不过冉明还是认真的答道:“回禀父皇,汉书食货志一万五千余字,儿臣虽然不敢说字字不忘,但是大致意思还是明白的”“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野有饿殍而弗知发。故管氏之轻重,李悝之平籴,弘羊均输,寿昌常平,亦有从徠。”冉闵又问道:“此话你是如何理解的?”冉明暗道侥幸,其实汉书食货志冉明只是在这个时空粗略的看过一遍,根本谈不上明白。古代汉语文言文,你不读个几百遍,根本难以理解里面的意思。不过这一段话恰恰是冉明在后世就看过的。这是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并非指责其虐政,而是蹩脚的经济政策。其实这句话还可以换一个理解方式,那就是蹩脚的经济政策,其实比苛政危害更严重。就像后世的中国,经济政策就是有点让人不敢恭维了。那些地方官员为了发展经济,什么手段都敢用,特别是对于外资企业,百般照顾,则对本土民营企业,百般打压。久而久之,中国民族品牌和经济发展极为艰难。就像冉明的那个华青集团,其实最初成立的时候也遭受了这样的待遇。还是冉明当时的智囊给了冉明一个主意,让冉明将华青集团在香港、美国注册上市,转一圈之后,华青集团就成为华侨企业,有了政策的照顾,发展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冉闵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其实大有深意。秦国地处西北边陲,气候恶劣,降雨量非常少。自古以来,这里都是贫穷之地。但是冉闵来到秦国之后,却没有看到饥浮遍地,而是看到了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冉明在胶东国时,那个不毛之地胶东国。让冉明短短几年时间打造成了魏国最繁华,经济发展最为蓬勃的地方。以青州为例,整个青州占据了魏国超过三分之一,近一小半的税收。这不可能不用奇迹来形容。冉闵对于冉明那种神乎其神的经济手段,感觉匪夷所思。冉明则是苦苦思索起来,冉闵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想要改变经济政策?“其实无非利益。”冉明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安,无士不昌,士、农、工、商、兵,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应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国家才能向富强持续的发展。”“每一个行业存在,就是他存在的道理,冒然打压或是取缔,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历朝历代都主张重农,然而这个重农政策依旧是一句空话。就像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各朝均制定了法律,耕牛不得任何宰杀,可是酒楼里仍不绝牛肉,为何?还不是因为有利可图?有了买卖,才会有了杀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根源上解决,比如大量养殖肉牛,奶牛,扩大耕牛数量,这样才能保证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还有工业,工和商都是毫无政治地位的卑贱身份,这其实是不合理的。就士、农、工、商、兵这五类主要职业来说,就好比一个人的手足,士如大脑,工、农、商、兵则为手足,缺一不可。”冉明打开了话茬子,就不能停止了,他借用汉书食货志,利用历史客观发展规律,又一次阐述了汉朝兴亡与土地的关系。其实从根子上,汉朝的灭亡,主要还是因为土地都集中在了士族和门阀手中,自耕农大量减少,士族不用纳税,国家财政破产了,国家也就灭亡了。不光是西汉,东汉也是这个情况。冉闵听了这里,突然道:“若是向士族也征税,这个问题不会解决了吗?”冉明听了这话,脸色大变,现在可不是雍正朝,现在的士族也不是那个被满清屠刀杀得魂飞胆丧的士绅了。清朝雍正皇帝为了执行这个政策可是杀了不少人。那些文人没有办法反抗雍正,只好编排他。说什么雍正弑母,依靠篡改遗诏而得到的皇位。说什么康熙原本打算是把皇位传给十四阿哥,雍正把十字改成了于字。遗诏就变成了传位于四阿哥。其实康熙晚年废除太子之后,八阿哥非常活跃。康熙也不知道传位给为谁好。后来一个大臣(忘名字了)向康熙谏言:“观圣孙”康熙中意四阿哥之四子弘历(既乾隆)所以才传位给了雍正。当然,还有雍正死于吕四娘斩首的段子。事实上雍正是一个勤奋的皇帝,在位十三年是活活累死的。根本不是斩首。如果在这个时候执行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不用想了,下场肯定比杨广还惨。唐朝都吃了隋朝的粮食十几年,一个太平盛世直接被掀翻了。冉闵如**执行这个政策,魏国肯定比隋朝更难过。冉明道:“这样做好是好,只是就是会得罪了那些士族。父皇有所不知,儿臣在组建中亚开发公司时,让这些秦凉豪强和士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他们居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拉出了四万多军队,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出现在户籍上的,只是他们的荫户。要是在士族和门阀林立的中原之地,这个荫户人口,恐怕会更多。士族的能量太大了,要对付他们,不能急于求成,只能温水煮青蛙,慢火加热,当慢慢的加热水温时,他们肯定不会注意,也不会反抗。当水温可以将他们烫死的时候,他们再想反抗,也没有了力量。”冉闵满意的点点头,他看了看周围那些雄健的秦国骑兵,冉闵知道这些骑兵组建的时间很短,而且骑术并不算特别精通,可是精神却很好,士气也很高。如果再有几员猛将,这又是一支虎狼之师。对于行军打仗,冉明的本领冉闵认为是足够了。冉闵又看了看麒麟卫,满意之色更胜了。这只骑兵数量虽然少,可是比越骑军杀气更盛。如果随便拿出一支越骑军或是屯骑军的部曲,恐怕不是这只骑兵部队的对手。冉闵又望了望骑在马上,背挺得很直的冉明,目光中的意味值得玩味了许多。冉闵又道:“明儿,你可知帝王本心?”“帝王本心?”冉明又疑惑不解起来。不过转念一想,冉明心思翻腾不已。不过看到冉闵那清澈的目光,冉明表面上装作一片平静,他恭恭敬敬的道:“儿臣不懂!”“帝王本心,是谓直矣。《管子-心术篇》曰,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后人解为置心无为,即可拿捏,庸言也!”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冉闵整个人像是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浑厚的纯粹气息正淡淡飘溢,慑得冉明也凝起心神,认真听着。“朕以为,置心无为,即进大道!术,本与行同义,都解为道,什么是道?循其直行即为道!后人将术解为‘非曲不可求’的谋变之策,连带帝王心术,也失了本意,殊为可恨!”冉明内心的嘀咕起来,这个东西说起来玄之又玄,其实无非一个人字。既有识人之明,用人之能,育人之术,驭人之威。只做到这四字,就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就像汉高祖刘邦,平民出身的南宋武帝刘裕,当然还有朱元彰。以及本朝太祖。冉闵道:“朕教你帝王本心之术,绝对不是争宠固位的伎俩。说起为君之道,世人总说亲君子,远小人。若无帝王本心,何以分辨君子与小人?”“是啊!”冉明也在内心里感叹不已。这句其实本身就有漏洞,如果不能分辨,把君子当成小人,把小人错以为君子,那么就是祸国殃民的下场了。只有恪守本心,才能明辨是非,认清曲直。冉闵道:“始皇帝的本心,就是天下大统。卢生言亡秦者胡,秦始皇就命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上,大破匈奴,就算在咸阳被攻破在既,河套三十万秦军亦没有南下。还有赵佗的五十万征南秦军,我汉家之腹心大敌,一南一北,南蛮北胡都有亡我中华之心,要恪守本心,就要克服压力,力争拒敌于国门之外!”冉明道:“父皇,这么说来,若无父皇命令,安北大将军籍罴就不会率领军队南下?”冉闵点点头:“朕下过这样的命令,除非朕有圣旨,否则他率领部曲敢南下一步,朕就诛他九族!”听到这话,冉明内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怪不得,怪不得,原来如此。要说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子,很多人会想起项羽的那个破釜沉舟的词,想起巨鹿之战。说项羽破了秦军的主力部队。事实上,从陈胜吴广起义,一直到秦朝灭亡,秦朝的三十万戍边军以及五十万征南军都没有返回。他们的主将都遵从了始皇的命令。如果三十万打败了匈奴,一战打得匈奴元气大伤的秦军返回,这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秦军主力项羽啃得动吗?数十年后,秦将百岁高龄的赵佗率领征南秦军北上,年龄都平均超过五十岁的秦军还打到了长沙,汉朝不得不采取了拉拢的政策,封赵佗为南越王。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中国自古以来采取的一条政策。秦朝是一个例外,秦朝亡了。明朝也是例外,明朝也亡了。冉明望着冉闵的身影,渐渐感觉冉闵的身影变得更加高大伟岸起来。晋阳城安北大将军府,被俘虏的许远就捆在白虎节堂下,此时许远的一张老脸都成了酱紫色,不知道是因为冻的,还是被气的。冉烽则是破口大骂:“卑鄙小人,无耻之徒。”其实冉烽的词太穷了,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句。如果是冉明,绝对可以做到骂上一个时辰,不带重样的。籍罴则笑着道:“老许,咱们也是兄弟一场。你就降了吧,范文虎已经率领一万五千步骑,将你在城外的部队包围了,他们一个也没有能冲出去。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你给他们下令缴械吧!”“呸!”许远怒吼道:“姓籍的,俺老许怎么就瞎了眼,没有认出你这个白眼狼啊。俺老许这辈子不作二臣,你要是想杀就杀,要刮就刮。皱一下眉头,俺就是没卵子的。”“精彩,精彩!”籍罴抚掌而笑道:“想不到你许远还是这么冲动,你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那些将士们想想吧,他们孤立无援,粮草有限,就算不打,他们又能坚持几天?”“姓籍的,你可以杀了许某,要许某跟你走,做逆贼,你做梦。”许远瞠目怒喝。“我就算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冉烽道:“籍罴,真以为你聪明啊,没有想到你是一个鼠目寸光之辈。你也不想想,秦王殿下就什么人,冉智比慕容恪如何?慕容恪都不是秦王的对手,他冉智更不行。你等着吧,秦王殿下会为我们报仇的。”“好了,好了,你们也不要再说了,已经耽搁不少时间了。”籍罴似乎绝了招降的心思,大声道:“来人,送他们上路!”说着,两名侍卫进来,手里却没有拿刀斧,而是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有酒,有肉。籍罴道:“到底是兄弟一场,别说我籍某人无情无义。今天就给你们留下一个全尸。酒是上好的仙人醉,平时都不舍得喝的,便宜你们了。你们吃饱了,喝足了,就上路吧!”许远他们被士卒解掉了牛皮绳,许远活动了一下手脚,然后也没有顾忌,直接抓来一块煮熟的肉,也不管什么美味不美味的,直接张嘴就咬。然后端起倒在碗里酒,就往嘴里灌。冉烽道:“籍将军,烽最后劝一句,后头是岸啊。你也不是秦王的对手,不信就等着瞧吧!你想借机上位,这本意烽也理解,可是你怎么这么糊涂呢,冉智有自己的心腹,他会放心你?他可不像秦王,一个连自己的父亲和兄弟都容不下的人,岂会容下你?我可记得他从小可就不喜欢你吧?”冉烽还想再劝籍,突然听到扑通一声,扭头一看,许远一头栽倒在地上,并且打起了呼噜。冉烽不解的道:“这是怎么回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