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冉闵石勒 > 第461章政治是战争的延续(第1页)

第461章政治是战争的延续(第1页)

第461章政治是战争的延续从来没有失态过的褚蒜子,此刻真的失态了。她不仅方寸大乱,尽管极力掩饰着心中的那份慌乱,可是东晋的那些大臣可没有傻子,他们从褚蒜子的飘忽不定的眼神中看出了问题。代替桓冲出任江州刺史的谢尚,其实并没有上任。进入(东晋永和十一年)永兴六年以来,谢尚和谢奕一样,也是疾病缠身。谢尚事实上清晚期的曾国藩一样,让他身临前线,直接指挥打仗,那肯定是百战百败。但是让他治理地方,编练军队,那就是他的强项。事实上因为谢尚治理豫州十二年,这才奠定了谢氏为方镇的基础。而谢氏则成为屏藩东晋朝廷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这么一个人,谢尚和曾国藩一样,都是才华横溢之人,他们长处不在打仗,而在战略谋略的高度。谢尚才智超群,而且为官清廉。别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可是仅仅八百里急报,以及褚蒜子一闪而逝的慌乱的神色上,推测出东晋肯定危险临头。不用等褚蒜子的消息,谢尚赶紧冲身边的管事谢融道:“去打听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谢尚感觉心里有点浮躁,难道是桓温也败了?冉明在建康一年多的时间,如今他虽然走了,不过却留下了粘杆处一些密探,有些明面上的产业冉明给托付给谢氏照拂。谢融是谢尚和冉明粘杆处的情报接头人。很快谢融回到谢尚身边。“三路北伐大军,将近二十余万人马,也可以说是晋朝的倾国之兵,难道就这样败了?”谢尚喃喃的自语道。谢融道:“主上,北边没有新的消息传来。粘杆处养着信鸽,他们传递消息的速度,比驿卒还快,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新的消息,很可能不是北边的消息!”谢尚默然点头。他知道冉明并不在魏国,而是去了交州。不过,谢尚同时也知道,冉明身边并没有军队,无法动摇南线。想到这里,突然,谢尚脑袋里闪过一丝惊慌。“水路,一定是水路!”“谢融,快派人沿而下,查看一下,是否有新的情况!”不过,随着八百里急报的消息在城中传开,不光谢尚,就连其他东晋大臣也顿时急了。如果晋朝完了,他们怎么办?晋朝在,他们是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可是一旦晋朝被灭,他们别说富贵了,就连能不能保命都是一回事。因为晋朝的高官,特别是南迁支士族出身的高官,他们是家族中的嫡支,如今留在北方的留北支旁支则占据了族产,也成为了魏国的高官。哪怕冉闵再仁慈,就算冉闵可以放过他们,可是他们的那些族亲却不会让他们活着回到北方。想当初,遇到危险。这些嫡系子弟一窝蜂的跑到了江南。如果太平了,他们再想回去夺权,夺财。那些留北支肯定不会让他们如愿。世界上没有傻子,他们已想到了这个下场,现在只能维持着东晋这条破船不沉,他们才可以继续享受生活。建康皇宫崇政殿内,褚蒜子终于冷静了下来,她将那封密信让穆郎递给了大司徒会稽王司马昱。“司徒给诸卿念念吧!”司马昱拿过密信,其实这封密信只有一句话,不过这一句话,却让司马昱脸色大变,差点昏过去。“吴郡内史贺熙上报:日前发现大股魏国舰船,吴郡告急。然,魏水师过吴郡而入,臣揣测,魏军肯定企图不小。”由于上海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在东晋时,这里并没有独立的行政区别,虽然在如今的上海市境内拥有海盐、由拳、娄县等诸县。但是真正设立行政区别,还是在天宝年间。崇德殿内一阵急促的呼吸声,接着陷入死一般的沉默中。褚蒜子最先接到这个消息是感觉愤怒,然后就是无边恐惧。从吴郡发现魏军水师,就赶紧以八百里快骑的速度向建康传递这个消息。事实上魏军留给她的时间太少了,六百里水路,以水师逆流而上的速度,最多不过十五个时辰,而八百里快骑已经用掉了六个多时辰,事实留给褚蒜子的时间不足一天一夜。虽然沉默,但是不可以回避的是,他们最看不起的魏国,如今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可以直接威胁东晋的庞然大物。蔡谟道:“太后,以臣之见应该分成三步同时进行。第一,立即命令东路军司马晞、中路桓温率军回援。第二就是号召天下诸郡县,大起义军入建康勤王。第三,就是遣使入邺,与魏和谈!”东晋是一个奇葩王朝,首都建康曾数度被破。第一次攻破王都建康的是大将军王敦。因为晋元帝司马睿是借助了王敦及王导才能建立力量,所以当时人有说:“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晚年意识到王氏的权柄过大,不利于统治。就渐渐重用刘隗、刁协等人,意图分权。作为权臣的大将军王敦,怒而兴兵攻破建康,元帝也因而忧愤而死。随后苏峻又叛乱,率军攻进建康。史**载,苏峻攻入建康后,尽掠库存的二十万匹布,五十斤金银,亿万钱和数万匹绢。一旦兵临城下,别说司马昱等重臣,就连褚蒜子也没有信心可以防守住建康。不过她却不赞同离开,东晋虽然还有徐、扬、江(江西、浙江大部)荆、广、宁、交七州,但是受东晋朝廷直辖的仅仅是徐扬八郡。如果逃向广州,肯定会被腾含所挟持,至于荆州也不安全。除了不放心地方藩镇以外,褚蒜子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时间太短,东晋朝廷是出了名的效率低下,别说仅仅只有一天的时间,就是给她七八天的时间,她带着皇帝也跑不了多远。事实上,褚蒜子错了,她计算的是东晋水师逆流而上的速度,采取五桅软帆的五牙战舰即使逆流而上,速度也超过十节。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东晋的八百里快骑就是一个笑话,从吴郡抵达建康的驿卒用了八个时辰,而非她想象的六个时辰。当褚蒜子还没有议论出一个所以然时,一个衣冠不整,手忙脚乱的小宦官跑进大殿。“太后不好了,魏军来了!”长江燕子矶,魏国的海军已经到了,在魏国海军主力十四艘五牙战舰之后,还跟着数十艘斗舰、蒙冲,以及各式的小型战舰。燕子矶渡口,魏军海军和及步卒则依次登陆,非常奇怪居然没有受到一兵一卒的晋军拦截。此时的渡口上,出现数百名衣着破烂的百姓,为首的则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望着那一艘艘巨舰,眼中热泪满眶。“这样的巨舰需要多少巨木才能建造起来,大魏的国力果然非东晋可比!”幕府山下的万亩田庄,这里是当初王羲之为了弥补与冉明的裂痕,而送给冉明的。而冉明的佃户,都是忠于祖逖的部曲,随着祖逖忧愤而死,接任祖逖的祖约又被抄家灭祖。这些忠心耿耿的部曲,则守护着祖逖的长生庙。可是随着,东晋与魏国的蜜月期一过,渐渐的交恶。作为冉明的田庄,则受到了当地官府的多层盘剥。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若非冉明没有收他们的田租,他们都会全饿死。这些祖逖北伐军残部日子过得艰难,他们又感激冉明的恩义,不愿意离去。看到魏军到来,他们感觉到乌云拨开见月明。“草民彭长河携乡族参见大魏军王师将军!”随着旗舰靠岸,魏国水师陆续下来百余士卒,这百余名士卒排成两排,接着从舰上下来横海将军慕容恪、破虏将军封雷,长沙校尉崔澄等将领。慕容恪上前轻扶彭长河,然后拍着他的肩膀道:“诸位平身,免礼。起身说话!”慕容恪看着这数百壮丁,虽然他们手中没有兵刃,也衣着褴褛,但是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这些人练家子,手里肯定有货。彭长河道:“将军,草民等皆是胶东王的佃户,得到王师到来,特携带羊百头,粮八百石犒军!”慕容恪望后面一看,果然看到了百头瘦弱的绵羊,以及上百车粮食。慕容恪笑了笑道:“诸位高义,这次本将军奉旨讨伐晋国,一切粮草辎重皆不缺少,诸位也都受苦了,为表彰诸位的仁义,本将军从所运辎重里分出粮万石,金五百,布帛千匹,送与诸位!”彭长河一听,果然欣喜。虽然羊百头,粮八百石不多,可是却让他们已经倾尽了所有,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这与理不合吧!”慕容恪笑道:“没什么,这次我们来了攻破了三次晋军水寨,缴获甚众。”“草民等多谢将军赏赐!”彭长河道:“小老儿与众乡亲商议,乡族**六百余青壮请求入伍,以供将军驱使!”慕容恪欣然同意。古代建康城并没有靠近长江,建康距离长河沿岸足足三十余里。依靠战舰上的八牛弩和襄阳砲,自然无法直接攻打建康。所以,慕容恪就将命令水师建筑水寨,其他部队则登陆建立沿滩阵地。慕容恪也知道他们已经爆露,不过随着与东晋水师交手,慕容恪反而放下心来,他们这次全部都是海军,只要战局不利,他们就可以撤退到长江上,反正东晋水师打不过他们。至于能不能攻下建康城,反而不怎么重要了。只要抵达建康,他们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趁敌立足未稳,率先攻击,可以将其赶下长江。然而慕容恪担心的事情一直没有出现,他们顺利的扎下大营,然后,非常顺利的完成了重型装备从战舰上的搬移。总共二十八台可以将一百斤石弹抛射五百步的襄阳砲以及一百余具,射程八百步左右的八牛弩,随着这些重型装备的部署到位,慕容恪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终于在太阳快要落山时,慕容恪终于等到了晋朝的人,来人不是军队,只有三个人。这是褚蒜子的特使,为首的是,正是尚书令王述。王述看到魏军大营戒备森严,将士士气高昂,甲胄精良,特别是看到那庞大的襄阳砲以及八牛弩,更是提心吊胆。在司马晞率军北伐时,将建康周围五城的兵马带走大部,此时晋朝建康连御林军、禁军在内,不足两万兵马。按说东晋这些兵力也不算弱,人家司马炽依靠一万余军队,硬是打退了匈奴刘渊部的两次进攻,第三次若非太傅王衍率先率十万大军逃跑,最终在项城被石勒两余骑兵追上,并围杀一空,西晋最后一支野战部队全军覆没,司马炽也不可能被俘虏。东晋倒好,人家魏军还一箭未发,自己率先提出了投降。褚蒜子给王述的指令是让他与魏军达到协议,可以向魏称臣,也可以派出质子,开发商路。晋朝这么痛快的称臣,慕容恪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他冲王述道:“晋向魏称臣事宜,他无法做主,只能向皇帝禀告。所以请王述先回去。”当破虏将军封雷听到晋朝欲称臣的消息,顿时哈哈大笑:“这晋朝也太软蛋了吧,仗还没打,怎么就称臣了呢?”慕容恪道:“崔将军,你怎么看?”崔澄沉吟道:“这肯定是东晋的缓兵之计,当不得真。如今我们兵临建康城下,他们迫于一时,并非真心。若等晋朝各地勤王之师抵达,这里肯定会是一场恶战!”慕容恪点点头道:“本将军这么回复东晋,称臣可以,我军必须接受建康城防,好保护他们的安全!”“将军妙计,好一招投石问路!”次日,王述再次来到魏军大营,这次慕容恪直接对他道:“晋朝称臣的事情就不必了!”“怎么,魏军连这个都不答应,非要赶尽杀绝不成?”王述道。“虚名而已,当不得真!”慕容恪笑道:“若是晋真要称臣,就让所有晋军出城,魏军入城,放心魏军军纪严明,定会做到秋毫无犯。”王述道:“若是如此,述亦无法做主,还须回禀告太皇太后定夺!”慕容恪道:“如此也好!”大魏永兴六年秋,代王拓跋什翼犍在盛乐发布代王征召令,以金箭命各部十丁抽四,组织兵马进驻盛乐。时铁佛部刘卫辰,杀使自立,宣布依附魏国。拓跋什翼犍接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他派代部东部大人贺兰部首领贺讷率军讨伐刘卫辰。拓跋什翼犍的应对不可谓不妙,贺兰部这个部落原来只是东胡一个松散的联盟,由一群小部落组成,后来慢慢的生活在贺兰山下,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当然,在这个时空贺兰部并没有走向真正的强盛,他们的强盛就是打败了刘卫辰部,依靠吞并了刘卫辰的铁佛,才强大起来的。刘卫辰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他倾铁佛部三万余控弦之士,代国贺讷部与刘卫辰实力相差无几,双方都是游牧民族骑兵,双方同样装备低劣。双方交战数场,不分胜负,各死伤数千人。就在僵持不下贺讷有意退兵时,魏国陌刀军校尉雄健以及副尉独孤津文率领五千陌刀军以及三千轻骑弩兵从贺讷部背后发起进攻。陌刀军是一个非常娇贵的兵种,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可是准备时间却非常长。慢慢的着刀,慢慢的布阵。普通军队从行军途中转换成战斗队形,精锐部队甚至不用一刻钟。但是陌刀军却需要两刻钟以上。得知后路被抄,贺讷非常生气,亲自率领一万精骑试图击败魏军,退回盛乐。代国贺兰部是一个比较有实力的部落,不仅族中人数多,主要是非常善战。他们不像其他游牧民族那样一涌而上,而是非常有节奏的进攻,撤退,把骑兵战斗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万余骑兵,缓缓的前进,这种速度非常慢,和人的正常行走差不多。贺讷是很有经验的将领,他不会把有限的马力浪费在路上。“贺讷大人。前面十五里发现魏军军队,其中五六千步兵,骑兵只有三四千人。”“步兵,能阻挡得我代国铁骑的步伐吗?”贺讷笑道:“孩儿们,让他们看看我们贺兰部的厉害,我们贺兰部若连贺兰山草场都打不下来,还叫什么贺兰部!”“杀杀杀!”贺兰部骑兵举起战刀,吼叫连连。贺讷部依然放慢速度,直到魏军步兵出现在视线,贺讷才命令部队开始缓缓加速。贺讷的加速时机非常好,距离三里的时候,开始缓缓加速,进入两里地时,才开始轻驰,当进入两军阵地一里时,这才开始猛冲。千人盈城,万人盈野。人数过万,无边无沿。贺兰部骑兵都是一人三骑,足足拥有三万余匹战马,他们马蹄如雷,整个大地都感觉颤抖起来。其实不用打,光这一份威势,就足够让一般军队士气受挫,军心动摇。魏军陌刀军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自然不会把这种威势放在眼中。此时的魏军骑兵分成三部,护住左右后三翼,他们都下马,变成弩手,利用马匹准备弩射。贺讷看着左右两翼,那些用战马作简单掩体,弩机都已经上弦的骑兵,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来。利用骑兵步战,这是高车人独有的战法。高车人在游牧民族中战斗力并不高,但是他们却是最善守的一族。骑兵的骑弓劲道不强,射那些不着甲的人,威力倒也不小。可是对付像魏军这样,无论战兵还是辅兵,都全部着铁甲的军队,就有点吃力了。如果攻击其左右两翼,那些弩机就会给贺兰部带来极大的杀伤。汉人一直都是以弓箭强劲闻名,哪轻骑兵冲击他们严阵以待的弩阵,这是傻子才会干的事,除非嫌命长了。就在贺讷部快要冲到阵前时,突然魏军的陌刀动了。那一面面陌刀,简直就像一面面镜子,在阳光下,反射得他们睁不开眼睛。人就怕比较,和魏国陌刀军相比,贺兰部骑兵就像一群乞丐,他们甲胄太破,手中的刀更像是玩具。可是,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办法停下,就算想停,也会被后面的骑兵撞倒,踏成肉泥。贺兰部骑兵,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加速猛冲。迅猛的冲撞还是产生了效果,第一排重甲陌刀兵虽然劈中了对手,也被强大的冲力撞得向后跌去,有的肺腑巨震,喷出了鲜血,但是整个,队形没有乱,他们被第二排士兵紧紧地抵住。而冲过来的敌骑也被刀兵硬生生劈得人仰马翻,阻住了他们后续铁骑的冲刺步伐。陌刀手们开始随着战鼓的节奏一步步向前迈进,挥刀、劈落、踏步、再挥刀。陌刀军就像一个庞大的绞肉机,不停的收割着贺讷部的生命。鲜血肆意的横流,残肢断臂散断得到处都是。陌刀不仅沉重,而且够锐利,一刀下去,人甲破裂,一刀两断。交战极短短,仅仅半刻钟的时间,贺讷部就承受不住了,他们退了。然而,陌刀军则得礼不让人,轻骑兵则赶紧跳上战马,趁着贺兰骑兵溃退如潮、阵形大乱时趁势追击,将可以最大程度地扩大战果。可惜魏军的骑兵太少,只有三千余骑,他们取得的战果有限。不过,贺讷还是丢了将近两千具尸体逃了。陌刀军并没有持续追击,而是慢慢的打扫战场。如果此时,刘卫辰连趁其病,要其命都不知道,他就是一头猪了。刘卫辰确实是趁机掩杀,他的骑兵追杀贺讷三百余里,贺讷的三万骑兵回到盛乐时只有不到四千骑。褚蒜子的最后一个依仗也随着刘卫辰的叛乱,而消失了。拓跋什翼犍得到贺讷战败的消息,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善后是一个大问题。PS:昨天晚上,没有网,无法上传。今天合章补上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