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嬛脚步微顿,清晰地听到了霍临内心翻腾的怒火和焦虑。【一群蠢货,只知道喊打喊杀!】【流民也是朕的子民,饿着肚子,冻着身子,谁不想活命?】【杀?杀得完吗?杀光了谁来种地?谁来交税?】【还有江南水患的后续安置,银两拨下去,层层盘剥,到百姓手里还剩几个铜板?】【这群蠹虫!朕恨不得。。。。。。】霍临的心声充满了暴戾和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如同被困在笼中的猛兽找不到出口。姜嬛的心微微一沉。她知道霍临压力极大,流民安置、吏治腐败。。。。。。桩桩件件都是棘手难题。朝堂上那些大臣,要么尸位素餐,要么只知党争倾轧,真正能为他分忧的少之又少。她之前虽然也暗中帮过一些忙,但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暴露太多引起他的猜疑。但此刻,听着他内心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怒火和深藏的忧虑,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身影,姜嬛心里那点顾虑突然变得微不足道。这样下去不行。既然选择了他,既然爱他,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这些破事压垮,被这些蠹虫气死!什么暴露不暴露,猜疑不猜疑的,管不了那么多了。哪怕是破釜沉舟,也得帮他分担。一个前所未有的坚定念头在姜嬛心中成型,她深吸一口气,伸手推开了御书房的门。霍临抬眸瞬间,那点冷寒便消散无影。紧锁的眉头下意识地松了松,但眼底的疲惫依旧浓重。“你怎么来了?”“来看看皇上。”姜嬛笑着走上前,很自然地挽住他的胳膊,“再忙也要歇歇的,天大的事,缓口气才能理清思路嘛。”她说着,目光扫过地上散落的奏折。“不知皇上这是在为何事烦忧?”霍临被她拉着,紧绷的神经稍稍软化,但眉宇间的愁云并未散去。“还不是那些流民安置和吏治腐败的破事,一群饭桶,提不出半点有用的建议。”“那。。。。。。”姜嬛看向霍临,眼神清澈,“皇上可否跟我说说,具体难在何处?或许我也能帮忙想想办法?”霍临有些诧异地看向她。【她想帮忙?】【不过她之前也帮过朕,次次都聪慧非常,事半功倍,这一回指不定也有办法。】“难处很多。”霍临的声音低沉,“北方几州遭了旱灾,颗粒无收,流民如潮水般涌向京城方向,人数众多,安置点、粮食、药材都严重不足,地方官吏要么推诿塞责,要么束手无策,更可恨的是,一些豪强劣绅趁机低价兼并流民的土地,甚至强掳人口为奴。”他越说眉头皱得越紧,语气也愈发沉重。“朝廷拨下去的赈灾粮款,层层盘剥,真正落到流民手里的十不存一,朕派去巡查的钦差,要么被收买,要么被地方势力阻挠,难有作为,如今流民聚集在几座大城外,饥寒交迫,怨声载道,稍有不慎,便是燎原之火。”姜嬛静静地听着,在心中飞快地思索着对策。果然比想象的更糟,天灾人祸、吏治腐败,难怪他如此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