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两派的大臣,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们为的,都是江东‘开疆扩土’的大业,而不是自己的一己之私利。
今天,是第三次讨论出兵之事了。
大厅内,孙权并未起身,但依旧是威严十足,让整个大厅之内,鸦雀无声。
只听孙权对着台下众人严肃地说道:“诸位,从开始讨论出兵之际到现在,已经半月有余了!
兵法上说:战争讲究兵贵神速;但是,我们却因为出兵方向的问题,而耽误很久了。
这就有可能让我们错失了很多机会。
故而今天,我将大家召来,就是为了定下一个方向,迅速出兵。
无论是北上还是西进,我们都要出兵啊!
在等下去,我们还是只有扬州六郡的江东啊。”
众人看见孙权这一本正经的样子,便知道了,一场‘口水大战’,即将要来临了。
当孙权的话音刚落,坐在孙权左侧下首的第一个位置上的英俊男子起身说道:“主公,属下以为:行的正,才能走得稳啊!
若我们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就向西攻打荆州,在‘大义’上就失了先机。
没有‘大义’,我们的出兵便不是名正言顺的了。
韩成和曹操,都不是只甘心屈居于北方之人,时机成熟之后,定然会率军南下。
若因为我们攻打荆州,而给他们落下口实,对以后,恐怕不利啊!
而我们北上徐州,则不会面临这样的困境。
不管怎么说,我们是在韩成无任何理由就进攻徐州的前提之下才出兵的。
在‘大义’上,有韩成的前车之鉴,我们站的稳!”
孙权听后,对着周瑜微微地点了点头。
周瑜的话,说到了孙权的心里。
在孙权的这个位置上,才能切切实实的体会到‘大义’的重要性。
有则师出有名,无则处处受阻。
周瑜说完之后,坐在孙权右侧下首的第一个位置上的中年男子起身说道:“主公,属下有不同的意见。
‘大义’虽然十分重要,但是,还有比‘大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实力。
想当年,韩成迎接汉献帝于太原县,仍然以并州牧自称,而将镇东将军,前将军。。。。。。等官职册封给别人,这是为何?还不是实力不够所致。
当韩成打败了袁绍,占据了幽州和并州两州之地之后,凭借手下众多的骑兵,和空前强大的实力,立即册封自己为位高权重的大将军,掌管天下所有军务,这是何等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