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冉闵和苻坚石虎谁比较早 > 第405章身世之迷(第1页)

第405章身世之迷(第1页)

第405章身世之迷“大师兄,你说这上面说师尊是不是真的?”郭悦用手指敲打着案几,目光如炬的问道。洛阳魏国义勇军帅帐内,冉明的众弟子陈勇、秦冲、祖彦、郭悦等除了投靠太子的刘科之外,能到场的,基本都到场了。“四师弟糊涂啊,师尊是什么样的人,汝岂能不知?”陈勇怒目横眉道:“这绝对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师尊的污蔑,摸黑,诋毁。还你有小四,你脑袋叫驴踢了?这种荒谬的谣言你居然相信?师尊教导你了那么久,何时教过你只尊师尊,不尊陛下,不尊大魏?”其实,冉明还没有胆子在冉闵眼皮子底下玩拥兵自重的把戏。事实上,冉明所组建的苍狼、疾风、速捷、虎啸、背崽、陌刀等诸军,控制能力也并不像其他人感觉到那个,如臂指使。作为这些军队的创始人,冉明自然对这些军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不过,这种影响力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大得过魏国的精神领袖、魏国皇帝冉闵。冉闵不仅是魏国汉人的精神领袖,更是军队之魂。冉闵只要在任何魏国军队面前站着,那些士卒绝对不敢向冉闵亮枪扬刀,他们只会臣服在冉闵脚下。当初在洛阳城中,如果张遇敢打着明目张胆的旗号反冉闵的旗号,恐怕不用董润动手,那些效忠大魏,效忠冉闵的军士就可以把张遇撕掉、吞噬。冉闵只要是活着,魏军的军心就不会产生动摇。再说,冉明的一百弟子也不会大部分都被冉明有意的压制在义勇军军中,冉明就是害怕把诸弟子安插在各军,引起冉闵的猜忌。如果冉明想抓军权,肯定不会把这帮弟子压制在这支名不见传的军队之中。“其实,还不如这上面说得是真的呢!”二弟子秦冲兴奋的道:“我们带兵冲进邺城,逼陛下改立师尊为太子!”“冲郎,你好放肆,休要胡说!”陈勇指着秦冲,气得都说不出话来。或许这种没脑子的蠢事,也只有秦冲可以做得出来。秦冲还想反驳,郭悦和祖彦等人赶紧拉住秦冲“二师兄,还不快给大师兄道歉!”秦冲道:“大师兄,俺秦冲不傻,难道大师兄没有看出来吗?这谣言是想干嘛吗?用师尊的话,这个叫酒翁之意不在酒,师尊为魏国立下如此大功,为何会出现这种传言?难道不是有人暗中指使?难道大师兄猜测不出,这些制造谣言的人,存在什么用心?”秦冲的连番抢问,让陈勇一时无语。陈勇作为冉明的大徒弟,无论心智还是智慧,都是这些弟子中最高的,要不然,陈勇也不可能成为大师兄,替冉明代师教徒。其实不止陈勇,就连郭悦、祖彦等人也看出来了这谣言背后的阴谋。说穿了,无非是功高盖主。例如兵神韩信,他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背水一战,数千汉军完胜二十余赵军,十全埋伏,更是逼得楚霸王乌江自刎。可是韩信却没有得到善终。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一般是功高盖主的臣下的悲剧。冉明以弱冠之年,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郭悦道:“大师兄,其实二师兄所说的也有道理。师尊的功劳就太大,肯定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大师兄,你看着吧,师尊的下场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陈勇其实也明白其中的隐情,可是明白又能如何?作为一个古代人,忠君为国,这个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对于冉闵,哪怕陈勇再不满,他也生不出反抗的心思。秦冲道:“大师兄,各位师弟,冲今天就把话放在这里,不管是谁,谁对师尊不利,俺就跟他不死不休。希望日后不会与诸位师兄弟刀兵相见!”秦冲的话引起了众从弟子的共鸣,他们纷纷叫嚣着,要誓死保护冉明。陈勇一听这话,更是头疼,冉明现在就是因为牵扯到了拥兵自重的嫌疑,罪名就是麾下诸军只知冉明,而不知朝廷。如果这番议论传到外面,恐怕更加坐实冉明的罪名,置冉明与死地。“够了!不要再胡说了!”陈勇道:“秦冲,欲置师尊与死地否?我现在很怀疑你的动机,说,你这么做是什么用心?难道还嫌师尊的麻烦不够多吗?”接着陈勇叹了口气道:“诸位师弟,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更应该万分注意,作为师尊的弟子,我们更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我们更不能让别人捉住我们的小**,用我们来攻击师尊。任何人都要给我老老实实,一定要沉住气!如果师尊需要我等效力,我想各位师弟们到时关键时刻给我顶上去。现在不要胡乱说那些没有用的屁话。与其死在别人手中,还要连累师尊,不如勇替师尊清理门户。”“我等谨遵大师兄教诲!”陈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冉明的众弟子也都服软了。只是秦冲眼中闪过一丝不满。永兴五年十二月下旬,冉闵自城阳郡返回邺城。此时,魏国北方危急已经解除。回到邺城之后的冉闵,做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属燕国的营州、平州两个刺史部合并为一部,并为平州,冉烽任命为平州刺史、兼任镇国将军。许远除中垒校尉、改任幽州刺史、镇北将军。同时,解除冉明魏国柱国大将军之衔,以及平北军团主帅之职,改任录尚书事,兼工部尚书。除王猛,幽州刺史、安东将军之职,改任度支尚书。平北军团正副主帅皆被去职,冉闵的旨意一出,举国哗然。冉明这一下就被冉闵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就在此时,冉闵又提出了军事改革的旨意,将魏国背崽军、虎啸营这两支骑兵部队编制除去,两部将士整编为大魏越骑军。苍狼营残部、以及段部鲜卑、燕国慕容鲜卑降军整编为大魏血骑军,原屯骑校尉石宁任血骑军校尉,兼任右中郎将,苏觉任铁骑血骑军副尉,兼任司隶校尉。陌刀军与中垒军合并,并为陌刀军。讨逆军、义勇军整编为射声军。冉明的诸弟子,解除军职,几乎全部进入新近组建的兵部名下的参谋司任职。冉闵的连串举动,让魏国军方将领感觉不明所以,他们都暗暗揣摩冉闵的真正用意,“难道胶东王真的有意谋反?”而太子一系的属臣得到这个消息则弹冠相庆。只有当事人太子冉智感觉莫名的紧张。北国风光,**冰封,天气严寒,简直就呵气成冰。在这样的天气中,胶东王冉明押解燕国众俘虏,以及中垒军、屯骑等诸军返回邺城。冉明策马人队首,神色黯然,情绪有点低落的道:“孤早就想过会返回邺城,可是孤万万没有想到,孤会以这种方式回邺城。现在孤组建的诸军部队皆被整编,用世人的眼光看,这就是父皇对孤拥兵自重的一种惩罚,更是坐实了孤拥兵自重,怀有不臣之心的罪名。”王猛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殿下何不换一种角度思考一下,陛下何尝不是对殿下的一种保护?”“哦?”冉明不明所以,不解的问道:“此话怎讲?”王猛道:“殿下弱冠之年,锋芒毕露,过钢易折,李康曾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殿下功劳太大了,现在已是谣言满天飞,日后呢,殿下想过没有?”“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孤这可算是犯了众怒,恐怕今生再也没有机会驰骋沙场了!”冉明叹了口气,轻声道:“孤最擅长动用舆论,然而,偏偏这次在这方面栽了一个大跟头,呵呵,接下来,孤恐怕像瘟疫一样,别人对孤都是敬而远之!不过,这样也好,孤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看看书,享受一下生活!”王猛从一个郡国相升为度支尚书,这可是后世类似于财政部长的实权要职,王猛非常满意。可是他又有点担心冉明,冉明必竟年轻气盛,一旦走了歪路,这可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王猛试探的问道:“殿下将来有何打算?”“打算!”冉明气愤的道:“孤的家底几乎被父皇掏空了,现在孤必须赚钱,努力赚钱,现在地主家也里没有余粮了啊,孤有三个妻子两个小妾,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一大家子等着孤赚钱养活呢。”冉明是冉闵的儿子,只要冉闵活着,他就算再过份,也不会有性命之攸。可是一旦冉闵去世,冉智会容下冉明吗?别说冉智能不能容得下冉明,就是冉明,那也不是一个可以安份守已,屈居人下之辈。事实上,王猛知道,冉明就是一个你对他好,他对你更好的人,人敬他一尺,他让人一丈,若是针对他,他同样会加倍报复。现在冉智连接出手,针对冉明,恐怕冉明早已忍无可忍了。王猛非常担心冉明脑袋一热,跟冉闵对抗。别看冉明手中拥有不少实力,可是和冉闵比起来,还是太弱了。现在冉闵的魏国,已经深入北方人心。冉闵在魏国几乎被神话了,冉闵一句话,魏军将士哪怕是刀山火海,也会奋勇直前。不过,看到冉明这样理会自己的意思,王猛非常欣慰。邺城,冉智开始坐立不安,冉智不相信冉明会压下慕容垂,不交给冉闵。如果让冉闵看到慕容垂,他的阴谋就会彻底的暴露。冉明拥有那么强横的实力。尚且不敢在冉闵面前放肆,他这个有职无权的太子,更不用说了,冉闵如果收拾他,肯定更容易。冉闵在冉智面前,保持和以前一样的亲密,对他也非常关心。不过,虽然是关心倍加,可是冉智分明感觉到,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讽刺。“不能让慕容垂与冉闵相见,也不能让冉明与冉闵相见!”冉智暗暗思付道:“如果让冉明、冉闵、慕容垂三方见面,那场刺杀阴谋,真象就会水落石出。”他可是真正的弑父,弑父这可是天理不容的大罪。身败名裂,一无所有。冉智还不想死,不到最后一刻,冉智绝对不会放弃的。就在这时,冉智脑袋中闪出一个念头,或许他还有机会挽回。中垒军是魏国冉闵当初组建的重装步兵,每一个将士都是天下间悍勇无双的猛士,他们的甲胄和兵刃加在一起仅百斤重,可是他们身负百斤,却能健步如飞。行走在中垒军的队伍中,有一名都伯脸上表情非常纠结,他的目光不停的闪烁着。他身高近丈,那铠甲下面的肌肉,仿佛要突破这厚厚的铠甲,似乎要从甲胄里跳出来,那满头浅金色的头发,再配上脸上那纵横交错的恐惧疤痕,就别说杀人了,胆小的恐怕会被他吓死。此人姓麻名丘,是中垒军的一名都伯。同时也是一名羯族人。冉闵建立魏国,事实上并非采取民族仇杀政策,其实真正执行的还是非常理性化的开明政策。亲与官府者往,斥官府者任之。就是这样麻丘,当时就投靠了冉闵,依靠本身超凡的武力,以及凶狠残忍嗜血的特点,很快就从一名普通小卒,升成伍长、什长、队正、现在居然是都伯了。如果这次回去,论功行赏,在对燕作战中,这次他斩首三十一级,恐怕足够升为军候了。不仅在中垒军,事实上在魏国诸军中都有异族士兵,像匈奴人、铁弗人、鲜卑人,他们都成为了大魏为坚定的拥护者。在历史这些投靠冉闵的胡人将士,甚至比汉人士卒比有忠心,他们在廉台之战中,全部随冉闵战死,却无人投降。然而,就在这时,麻丘突然收到了一封从邺城送来的密信,这封信是关于他的身世之迷的信。麻丘看了这封信,他就非常纠结,自己是何去何从如何选择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