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针灸符文彬 > 第七十二章 下达公文(第2页)

第七十二章 下达公文(第2页)

若非身后有皇帝,而郭荣在西北虽然根基稳固,但他还不足以强大到可以对抗整个朝廷的大军,更不用说自己的凉州大营周边,还有河西九军,陇右八镇,甚至当年楚雄凉州卫麾下的旧部,哪一个不是虎视眈眈,就等着郭荣出一丁点差池。

见李宪有些醒悟过来,楚潇潇没等他张嘴,便立即给他剖析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如果您今天只是让魏铭臻亲赴大营叫来沈括,明面上他可能会阳奉阴违,甚至以各种理由拖延,谎称沈括外出执行军务,让我们根本见不到人…”

她顿了顿,眉头皱得愈发紧了一些,“更有可能的是…他甚至会因此而狗急跳墙,为了自保,在我们见到沈叔叔之前,就让他出现一些‘意外’,或者干脆制造一场‘畏罪自戕’的局面,就和孙康那样,让沈叔叔永远闭上嘴…”

随着一点点的猜测,楚潇潇的眼神越来越犀利起来,“届时,我们非但得不到任何线索,反而会彻底断掉沈叔叔这条线,甚至打草惊蛇,让郭荣将后续所有可能存在的证据都清理干净…”

李宪在厅内踱步的动作忽地停住,脸色微变。

他并非愚钝之人,只是平日里在洛阳习惯了亲王身份带来的诸多便利。

此刻经楚潇潇这一点拨,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直接硬来,确实是最蠢的办法。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又提出第二个想法:“那…如果我们不通过郭荣…让魏铭臻派金吾卫中的好手,或者本王将小七叫回来,秘密潜入凉州大营,与沈括接触?再或者,在他外出执行任务时,于半路拦住他?”

楚潇潇再次否定,语气甚至比刚才更加坚决:“王爷,您的想法怎生得如此简单…凉州大营是郭荣在陇右苦心经营多年的老巢,戒备森严,耳目众多…郭戎川那夜便已告知,沈叔叔身边全部都是他的眼线,我们的人对其内部的情形一无所知,更别提大营中沈叔叔的斥候营究竟在什么位置,门前是否有明暗岗哨,军中每日的口令是什么,这些东西我们都不知道…”

她顿了顿,接着分析道:“从这里我们便能看到,贸然潜入的风险非常高,一旦被人发现,就是擅闯军营的重罪,郭荣完全可以借此发难,甚至将我们的人当场格杀,我们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您是亲王,此事若传到皇帝耳中,您想过后果没有…”

“这…”听着楚潇潇的疑虑,李宪也陷入了深思。

他自然明白皇帝对于边关各个营区隘口都十分重视,绝对不会放任自己这样莽撞的行为。

一旦郭荣趁此参自己一本,狄仁杰在朝堂之上就是磨破了嘴皮子也无济于事,皇帝最担心的便是李姓宗嗣对于边关事务有丝毫的牵连。

而这时,楚潇潇又将他所言最后一种办法否定了,“至于您说的半路拦截…且不说沈括现在是否还有外出的机会,就算有…他身边也必然跟着郭荣的耳目,我们如何能在不惊动这些眼线的情况下,与沈括进行有效沟通?稍有不慎,不仅害了他,也害了我们自己。”

楚潇潇说完,便开始低头沉思。

而李宪明显已经有些烦躁,伸出缠着白布的双手,也顾不得手上的疼痛,揉了揉额角,感觉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使。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就只能干等着,眼睁睁看着沈括被郭荣困死在大营里?”

“当然不是等…”楚潇潇走到桌子旁,手指在桌面上不停地敲击着,眉头紧锁,思考着。

“我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让郭荣无法拒绝,或者拒绝了反而会引人怀疑的理由…这个理由必须光明正大,合乎朝廷法度,与当前我们正在调查的案件有直接关联,让沈括的出现显得顺理成章,甚至…是郭荣为了自证‘清白’,不得不将沈括派出来‘配合’我们的调查…”

李宪闻言,皱着眉努力思索着:“朝廷法度,与案件关联…我们查的是‘洛阳骸骨案’和‘山丹军马中毒’,至于‘军械走私’一事,尚且还没有其他多余的线索,尽快联系沈括便是为了此事,而那‘骸骨案’也只有毒草牵扯西北,剩下的…似乎与他的斥候营没有什么关联…”

他越想越烦,后来干脆站在窗户前大口大口呼吸着西北的朔风,忽而一转身,“诶,潇潇,既然这几个案子都和凉州和西域有关,沈括又多年在这里,熟悉西域,以此为由如何?”

他现在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得将心中所想到的一点点说出来,或许能从中寻找到一种妥善的法子。

楚潇潇缓缓摇了摇头,沉吟道:“这个理由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还是不够充分…‘洛阳骸骨案’案发在洛阳,也只有‘龟兹断肠草’这一条线索直指西域,但洛阳每日往来的西域商旅何其之多,我们远在凉州,去咨询一个斥候校尉关于西域的情况,未免有些太过于牵强了些吧…”

她的手指碰到桌上的茶盏,抚摸着上面的釉色,沉声道:“若真如王爷您的想法,郭荣完全可以找一个比沈叔叔更加精通西域清醒的人来应付我们,甚至于从商道上随便抓几个西域人过来,这岂非更简单一些,而且还避开了他凉州大营和凉州卫这两个相互之间本就有矛盾的群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