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针 甲骨文 > 第五十二章 一封密信(第1页)

第五十二章 一封密信(第1页)

客舍的房屋内,只有桌上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豆大的火苗跳跃,将三人凝重的脸色映照的晦暗不明,阴晴不定。

李宪来到门前,探头四下看了一圈,再三确定房间周围没有可疑的动静后,反手将门闩插好,又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窗户是否关严。

楚潇潇则走到后窗,看了眼屋后那片漆黑的草坪上亦没有可疑行踪,回身坐在桌前。

“小七,是洛阳出什么事了吗?”李宪刚坐下便直接开口问道,自己让小七返回洛阳等候消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回来了,一定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七这才扯下蒙在头上的头巾,湿漉漉的发梢紧贴着他的面颊,满眼尽是疲惫之态。

他顾不得行礼,也顾不上喝口水,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封盖着特殊火气封印的密信,信上没有任何署名,双手呈给李宪,气息仍有些不稳:

“王爷,楚大人,这是太子殿下命属下星夜兼程,务必亲手交到二位手中的密函,殿下再三叮嘱:‘此事关乎重大,一定要面呈楚潇潇大人,绝不能让第三只眼睛看到’。”

李宪接过密信,指尖甚至都能感受到外封上的温热,显然这封信被小七贴身收藏,一路几乎没有耽搁,疾驰而来。

他深吸一口气,与楚潇潇对视一眼,都在双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沉重之色。

太子动用如此隐秘的渠道传递消息,而且给小七下了死命令,内容绝对非同小可。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将里面的信纸展开,侧身递在楚潇潇面前,借着摇曳的烛火,一同看向信上的内容。

从字迹来看,确为太子手书,但相较平日却极为潦草,显然在书写时心绪不平静。

前面的部分只是十分简单询问了凉州情况的进展,并对他们之前的奏报表示了关切。

但紧接着,太子笔锋一转,带来了一个令人心惊的消息:

【…孤于梁王府安插之人,通过特殊渠道,冒奇险截获一封自凉州送抵梁王的密信一封,誊抄于此,此信非同小可,汝等观之,便知凉州之水,深不可测,敌手之狡黠,远超预料…】

李宪直接将密信翻到最后,上面的落款清晰无比,这封密信的书写者,赫然便是他们即将要去面对的——左威卫大将军,郭荣!

看到“郭荣”二字,李宪的瞳孔骤然收缩,楚潇潇搭在桌子边沿上的手指也渐渐收紧。

果然是他。

这条藏匿于凉州这汪浑水之下的大鱼,终于耐不住性子要浮出水面了吗?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急切地扫向太子抄录的关于郭荣密信内容时,想象中关于军械走私,与突厥勾结,边防布防方面的阴谋并未出现。

更没有只言片语涉及“血衣堂”或突厥密文。

而整封信的内容,更像是一记闷棍,敲得两人一时有些发懵,随即心头翻涌起来的却是更深的寒意和荒谬。

郭荣这封耗费心机,绕过正常渠道直通梁王的密信,通篇竟只在说一件事。

言辞恳切地请求梁王动用在神都的一切力量,秘密调查大理寺骨鉴司主事楚潇潇的背景。

李宪的眉头越皱越紧,借着昏暗的烛火,他几乎是逐字逐句念出了太子抄录的关于郭荣密信中的核心诘问。

【荣启梁王殿下:神都楚潇潇,此前声名不显,于一年前忽现神都,以仵作之身得授大理寺职司,掌骨鉴之事,其行其能,颇多诡奇之处…】

这开篇的第一句,便让楚潇潇眼神微凝。

这个郭荣对她的关注,竟然从一年前自己刚到洛阳便开始了,这一点倒让她始料未及。

郭荣权掌西北,只身安坐于凉州,却能对神都发生的一切事情了如指掌,实在是不简单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