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和担忧,凑近低声说道:“潇潇,狄公在信里说了什么?可是有新的线索或指示?”
楚潇潇指尖不停地摩挲着信笺的边缘,坚硬地感觉让她暂时忘记了左臂的伤痛和身体的虚弱,保持着绝对的情形。
然而,她并没有着急拆开信笺,而是抬眼看着李宪,语气十分平静,没有丝毫波澜,似乎这封信对她而言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王爷,密文内容关系重大,需立即整理成详细奏报,六百里加急送往神都,面呈狄阁老,同时山丹军马场乃至整个凉州的防务,也需立刻进入临战状态,详查内部,谨防奸细混入。”
她的话合情合理,逻辑清晰,眼下的第一要紧事务便是要应对突厥可能的突然袭击。
按照密文内容,恐怕现在的突厥最少也已经装配了两万余人的装备,极有可能提前发动攻势。
她这一番话,将李宪和魏铭臻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军国大事上。
李宪虽然心急想知道狄仁杰在密信中说了些什么,但他同样也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只得点头。
“不错,潇潇此言在理,西北的这汪浑水越来越看不清了…本王这就立刻安排加急奏报和西北防务事宜。”
而后,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邪魅的笑容,摩拳擦掌地凑了过来,还是忍不住追问了一句,“潇潇…嘿嘿嘿…那…狄公的信…?”
他说着,眼睛还故意看着楚潇潇手中的信笺,眼神中冒着贪婪的光亮。
“王爷…阁老自有深意,您…”楚潇潇大大地翻了个白眼,同时有意无意地瞥向魏铭臻站立的方向,冲着李宪挤眉弄眼,但李宪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她这一轻微的提醒。
而楚潇潇见状也不再多言,直接抬起手,语气冷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待我看过之后,再与王爷商议,王爷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李宪看着她一双水润的冷眸,清俊的侧颜,知道再问下去只会自讨无趣,只好压下满腹疑窦,尴尬地摸了摸鼻梁,转身大步流星走出大堂,去找喻茂行安排各项紧急事务。
魏铭臻也适时躬身,“楚大人,下官去协助王爷,并加强外围的警戒,若需要联系神都,金吾卫随时可以出发…”
说罢,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表情,也退出了大堂。
偌大的官署大堂,终于只剩下楚潇潇一人。
她在屋内缓慢踱步,每一步都扯动着左臂的伤口,阵痛让她额头上冷汗直流,但她仍旧咬牙坚持着。
现在的她必须要保持绝对的清醒,越靠近真相,危险和困难也越发的多了起来。
她缓缓走到窗边,借着外面透进来的天光,仔细检查了一下火漆封印,确认完好无损后,采用随身携带的“天驼尸刀”将其小心翼翼地拆开。
随着信纸慢慢展开,狄仁杰那苍劲而又含蓄的笔迹赫然出现在纸上。
前面的内容是关于密文破译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推断,以及对楚潇潇下一步行动的几点建议,言辞精炼,切中要害。
楚潇潇一行行读完后,不由得心生钦佩之情,狄公远在洛阳,却能对西北之事了如指掌,与自己和李宪之前的推测大致吻合。
然而,当她的目光扫到信纸最后那几个笔触似乎格外凝重的字时,她的瞳孔陡然一缩,呼吸也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
【……凉州水浑,非止一鱼,左威卫大将军郭荣,镇守边陲多年,素有威名,在军中颇有声望,朝堂内亦有较高名望,然其人心思,不似孝杰般磊落纯粹,城府极深,盘根错节,与之交涉,宜细察其言,纵观其行,慎之又慎,切勿轻授把柄,亦不可全抛一片心…切记…切记…】
郭荣!
再次看到这个名字,楚潇潇捏着信笺的手指慢慢收紧,纸张被捏出好几个褶皱。
狄仁杰在密信的最后,单独着重地提到了郭荣,还提醒自己要小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