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符法大全图片 > 第五十九章 探查屯田(第3页)

第五十九章 探查屯田(第3页)

楚潇潇在旁边一直没有插话,此刻听到李宪的问题,嘴角不由得上扬了几分…李宪早年间在九寺五监中翻阅的卷宗不在少数,对此间情况了若指掌,竟问得如此具体。

孙健也明显有一瞬的愣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位寿春王竟对太仆寺和营田署的情况如此熟悉,只是思考了寸息,便谨慎回答道:

“殿下所记不错,依朝廷定例,太仆寺每年核算陇右道各军马场所需,我凉州营田署常年产量基本上就在五十五万石左右,需要向朝廷输送合格干草料约为十万石,至于盈余…”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一丝明显的自豪,“因下官的屯田署面积最广,加之精心管理,每年确有一些结余,约莫有四五万石上下的样子,这些盈余一般用于储备灾年,以备不时之需,或按需调配给其他需求迫切的边军驻地,不瞒殿下…下官麾下的凉州营田署,确是陇右道乃至整个西北地界,最大的牧草和边军粮食供给来源。”

李宪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最终在草垛前停下脚步,目光扫过眼前无垠的田地和草场,呢喃道:“每年还有四五万石盈余…”

随后一转头,看向孙健,“孙大人,本王前些日子闲来无事,在太仆寺和司农寺翻阅了一些旧档,若是本王没有记错,关内道盐州牧监,辖地也不小,但其每年产出之草料,也不过二十五万石左右,尚且时有不足,需从旁处调拨,而纵是灵州那个号称水草丰美之地,年景最好时,产出也堪堪达到三十五万石,绝无盈余一说…”

他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双目重新在孙健身上打量了一番,却让孙健感到了一股无形而来的压力,“如此看来,孙大人将这凉州营田署打理得真是井井有条,成效卓著,远超关内及京畿地区,难怪能供养得起山丹那般庞大的军马场。”

听闻此言,孙健后背已然冒出冷汗,他连忙躬身,语气更加谦卑,“殿下过誉了,此乃下官分内之事,全仰赖陛下洪福,朝廷调度有方,加之凉州将士誓死用命,方能保此地安宁,使得屯田得以顺利开展,下官不敢居功,唯有尽心竭力而已。”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心中却暗惊,这位寿春王竟对各地马场、屯田,甚至仓廪的各项数据如此熟悉。

李宪似乎没有看到他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缓步走到他身边,语气依旧轻松,“对了…孙大人,本王听闻,马场内为了使战马强筋健骨,提升奔跑时的耐力,还会在日常的精料之外,额外添加一些其他的东西,诸如豆粕,麸糠之类的东西,不知…你这营田署中,是纯粹的干草料呢,还是也会像其他地方一样,案例添加一些别的东西?”

孙健的笑容依旧,平静地回答道:“禀殿下,营田署的屯田中,除了草料,大麦,粟米之类,还有一小片区域栽种了部分大豆,按例,每日给军马配比约半斤,而在凉州城东三十里外的一处缓坡之上,下官还栽种了近百棵果树,丰年时,亦会给各处军马喂养一些苹果或梨子之类的水果,确保军马的营养多样充分。”

“原来是这样…”李宪若有所思,缓缓点头,“孙大人想的周到,我大周边军的战马全仰赖孙大人的后备保障,还望孙大人再接再厉,此案结束后,本王返回神都,会向皇帝禀明。”

“下官多谢王爷,诚惶诚恐,愧不敢当…”说着便径直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

“起来起来…”李宪摆了摆手,“本王今日是陪同勘验使楚大人查看营田情况的,不要搞这种虚礼。”

孙健缓缓站起身,恭敬地站在李宪身后。

李宪这时正在四下环顾,寻找着楚潇潇的身影,自从来到营田署后,楚潇潇一言未发,眼下竟不见踪迹。

他脸上瞬间有些慌神,急忙问道:“有谁见楚大人了吗?楚大人去哪里了?”

这时,身旁营田署的一名主簿指了指刚刚路过的一处田垄,“寿春王殿下,勘验使大人在那里…”

李宪闻声望去,只见楚潇潇一个人默不作声蹲在地头不知在做什么。

他令众人在原地等候,自己则背着手向着那块田垄走去…

“潇潇,你在这里做什么?”

身后突然传来李宪的声音,让正在专心致志查看地垄上苜蓿茬的楚潇潇惊了一下,险些跌倒。

李宪急忙上前一步搀扶住,“没事吧,本王就是看你不在,这才寻来。”

楚潇潇摇了摇头,“让王爷担心了,我没事…”一边说着,一边目光犀利地扫过这一片田地,草垛,还有远处正在收割的农户。

“方才王爷在那边问询孙健的时候,我见没人注意,便说来这田埂深处看看…”

“哦?可曾有什么发现?”

“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楚潇潇叹了口气,“刚刚细细查看了土壤情况,对于土中残留的草茎也查验过,气味和汁液的颜色都没有问题,是上乘的牧草,对军马的发育是极好的…”

李宪眉头微蹙,“这么说…营田署与那些毒草并无直接关联?”

“不好说…王爷你看那边…”说着便缓缓站起身来,伸手给李宪指了一下一处缓坡,“翻过那个坡,就是‘黑水河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