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观者”平台的“认知净化协议”仿佛一场与无形之敌的拔河。逻辑强化训练和语言过滤起到了一定作用,那些非逻辑的、模糊的表述在日常交流中显着减少。但阿尔瓦博士敏锐地察觉到,某种更深层的变化正在发生。
团队成员们变得……过于逻辑了。他们的报告严谨、精确,一丝不苟,却失去了之前的灵感和直觉性的跳跃。在面对“余晖刻痕”那令人绝望的复杂数据时,他们不再尝试那些天马行空的猜想,而是陷入一种刻板的、近乎教条的分析循环。
仿佛为了对抗那种潜在的“认知污染”,他们过度补偿,将自己锁死在了已知逻辑的牢笼里。创造力被自我抑制。
“我们正在失去它……”阿尔瓦对副手低声说,眼中布满血丝,“理解那种东西,或许本就需要一点点……超越逻辑的疯狂。我们害怕被污染,却可能因此永远失去了理解它的机会。”
他面临一个两难抉择:是冒着团队认知被未知同化或扭曲的风险,重新允许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思维?还是为了保持“纯洁”,甘愿永远停留在已知世界的岸边,背对那深邃的、可能蕴藏着终极答案的海洋?
“调整协议,”他最终艰难地决定,“允许在严格隔离的虚拟环境中,进行有限度的、受控的非标准模型推演。所有推演过程必须全程记录,参与者事后需接受强制心理评估和认知复位。”
他们试图在绝对理性和疯狂直觉之间,走出一条危险的钢丝。
苔原之上,莉亚的词典。
莉亚的“语言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无数次的试探和记录,她开始编纂一本极其简陋的“词典”——记录着她能发射的简单能量模式(她称之为“问询音节”)与深渊回应模式(“反馈嗡鸣”)之间的对应关系。
某些“问询音节”总会引发相同特征的“反馈嗡鸣”,而另一些则会引发变化或更强的抑制性脉冲。她逐渐意识到,这些回应并非完全随机,它们似乎对应着那个庞大系统的不同状态或不同层面的协议。
例如,一个模仿能量循环波动的音节,往往会得到一个平稳的、低强度的嗡鸣,仿佛系统在确认“一切正常”。而一个稍微接近某种信息结构特征的音节(她从旧时代网络碎片中学到的模糊概念),则会立刻招致强烈的压制。
她开始尝试组合音节。在一次特别强的宇宙射线窗口期,她鼓起勇气,连续发射了两个音节:第一个是表示“正常”的确认性音节,紧接着是一个略微不同的、她猜测可能表示“状态”或“查询”的音节。
短暂的寂静后,深渊的回应当头棒喝!
那不再是单一的嗡鸣,而是一段极其短暂、却蕴含着庞大信息量的能量爆发!它直接穿透了她简陋的接收装置,甚至让据点的灯光都猛地暗了一下。那感觉,仿佛她不小心触碰到了一个高压线,瞬间的洪流几乎要将她的意识冲垮。
莉亚吓得脸色苍白,立刻切断了所有实验设备电源,蜷缩在黑暗中,心脏狂跳,等待着未知的惩罚降临。
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惩罚性的能量脉冲,没有任何异常。仿佛那恐怖的爆发只是她的幻觉,或者……是系统对一个过于“幼稚”提问的、一次过于“热情”的回应?
几分钟后,她颤抖着重新启动记录仪。数据芯片里,清晰地记录下了那段恐怖的能量爆发。她无法解读它,但那庞大的信息结构本身,就足以让她震撼。她意识到,她可能刚刚用一个笨拙的“单词”组合,问出了一个“它”认为需要海量数据才能回答的问题。
恐惧依旧存在,但一种前所未有的、接近真相的战栗感,也随之升起。她触碰到了一点边缘。
深渊墓碑。
【认知净化协议运行中…检测到创造性思维指数下降12。3%…逻辑严谨度提升9。8%…】
【评估:认知稳定性提升,但潜在解析能力下降…权衡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