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阁老,此事其实也给我们一点提示。”
刘守有这时候忽然插话道。
“哦,什么提示?”
魏广德好奇问道。
“倭国太小,几天时间,羽柴秀吉就能带着兵马从中国返回关西。
我专门看过倭国地图,发现其不管从最北边的北海道还是南边的九州岛,到达中国地区所需时间,急行军的话不过半月。
其中九州、四国两岛,过海就到中国地区,而北海道需要经过关东和关西,也就是半个月时间。”
刘守有说道。
“北海道有兵吗不是应该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关东地区。”
魏广德开口道。
北海道那地方,地方是算大,可人口少。
别说古代,到了后世也是如此,也就是靠旅游和捕鱼为主的地方,能够有多少人口。
而这个时代,没有人口就没有兵源,没有兵源就什么都不是。
不管在那里,都是拳头说话的。
“是是是,魏阁老说的对。
不过,是不是该提醒兵部,制定韬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东北、关东和九州、四国的位置,可能在官军登陆石见地区后几日内,就会有倭国大名出兵支援。
毕竟,咱们属于外来者,就和当初蒙元一样。”
刘守有说道。
“你是说,那些大名会在官军登陆倭国后,同仇敌忾,出兵抵抗?”
魏广德微微点着头,说了句。
其实,他已经被刘守有的话说服了,倭国太小,一旦让倭国大名知道是中国对他们出兵,很可能会抱团抵抗,而暂时放弃敌视的态度。
何况,此时倭国也就那么几股势力了。
只要能放下成见,倭国的战争动员能力还是很可观的。
在蒙元第一次攻打倭国后,当时的北条幕府就集结大量人力物力,到蒙古人曾经登陆过的博多湾开工,修建出长达20多公里的全新石垒。
要知道,那可是在九州岛而不是在本州,人口资源皆逊色的区域完成的这项工程。
而那一战,也提高了倭国的武器装备水平。
当时倭国基层武士只有劣质武器,根本无法和蒙元武器抗衡。
不过,他们利用干燥揉制后的藤蔓,将胶接的竹片和木片都一圈圈缠绕起来,制作出蒙古角弓的东瀛山寨版--重藤弓。
据使后来用这种弓参加对蒙古战斗的武士评价,这种武器的威力已不弱于比蒙古人手中的强大复合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