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隆万盛世精校版 > 第1537章 三个月(第2页)

第1537章 三个月(第2页)

其实如果是低品级的官员,入刑流放,甚至杀头都可以,不过翁大立是朝廷二品大员,刑不上士大夫的观点影响下,最终还是没有让人往罪人这个方向整。

《唐律疏议》、《大明律》等法典中,都充分体现了人命至重的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基础的“人命关天”理念,具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

古代贯彻“人命关天”理念的死刑复奏、录囚与秋冬行刑等制度,也受制于君主专制体制。

虽然当初核准死罪也是万历皇帝批的,可终究是受了翁大立的蒙蔽。

万历皇帝最初的气就是这里,下面官员敢如此大胆,甚至已经敢欺君。

这在万历皇帝受到的教育里,欺君是罪大恶极的行为,如同把皇帝玩弄于鼓掌,这对于刚亲政的他来说,是万不能接受的。

也就是张居正对于“仁君”的教育,让他没有动杀心,否则怕是御批直接就判了二人死刑。

不过自此之后,万历朝对死刑的适用就更加严谨起来,轻易不会批准死刑。

“就如此吧,早点昭告天下,也免得最后民怨沸腾再出手。”

魏广德终于还是说话了,他不说,其他人都不说,大家都入泥塑般傻愣愣等在这里,也真是没意思。

“可行,自昨日后,听闻晚间消息就已经传遍全城,百姓对朝廷不满之人广之。

甚至如狱吏所言,翁大人实在是百死难辞其咎。”

张四维也说出真话,这不是简单的失职,实际上就是炮制冤案,还自我标榜为民除害,以冤死之人为自己晋身之阶。

他们说翁大立是失职、渎职,其实已经是为他开脱了。

这种人,其实比杀人者还可恶。

申时行见此,也不再多言,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大理寺、都察院的人见此,也都只能附和,随着张四维的话说如此处置“合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去,尽快把正式奏疏递上来,内阁票拟后送呈乾清宫,陛下还等着呢。”

魏广德开口说道。

在送曾省吾出去的时候,魏广德还对他说道:“三省,此时你盯着点,今日务必递上来。”

“是。”

曾省吾答应一声,带着其他三人出了内阁。

“等奏疏上来,我们内阁也应上奏请罪。”

魏广德回头对张四维和申时行说道,当初刑部的文书,内阁票拟肯定是通过的,并未严谨审核案件,多少也担上了责任。

这,就是所谓的领导责任。

爱惜羽毛的人,或者说翁大立如果实力再强点,来个死不认罪,只要瞒着御座上那位,其实还真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活的说成死的,指鹿为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