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只是一门武艺而已,而你所说的可是一整个体系,其中如果要调整修改。。。。。。”
“林主任,不用调整修改。”董锋连忙再次打断道,林主任明显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
“这些武学体系和武艺,已经在我身上了,我要做的,并不是什么复原,而是想搞清楚,这些华夏传统武艺,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看林主任还没转过弯来,张校长捏着眉头开了口。
“林主任,小董的意思,他认为他习练的武艺,能说明咱们华夏历史上,一直存在武艺的传承。”
“只不过在现代,因为各种原因失传或遗失了。”
“这可能吗?”
“史学界,其实一直有这种疑问。”
张校长将金丝眼镜取下,用眼镜布细细的擦拭着一尘不染的镜片。
“从古到今,华夏的军事实力和理论。相对周边各国都长期处于十分先进的状态。”
“古代咱们华夏,不仅长期拥有着极大的军队规模,还具备着十分丰富的军事理论,和行之有效的军事制度。”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军中将士们对于武艺,是有极大的需求的!”
“这我知道。”林主任点点头。
“但是,不正是因为过于先进的军事理论,才让华夏古代战场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超乎想象。”
“在这种战场上,个人的武力无足轻重,所以除了弓马之外的个人武艺,才被古人所鄙视吗?”
“便是公认武力超绝的西楚霸王,也明白‘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的道理。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也没留下什么枪法刀法之类的东西。。。。。。”
“这是对于华夏古代武艺的‘主流’观点,我个人并不觉得这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张校长客观的说道。
“毕竟‘万人敌’和‘一人敌’又不是反义词,学了一种,也可以学另一种,当然这并不是重点!”
张校长戴上眼镜,整理好了思路。
“重点是近年来,史学界兴起的另一种观念,也就是中国武艺失传论!”
“前两年刚刚出土的《南雷文集》中,《王征南墓志铭》这一篇里,就写着‘少林外家拳’,‘武当内家拳’之类的武艺。”
“还有文人墨客们留下的诗句中,也有着枪术剑术的影子。”
有的研究者就以这些为根基,提出华夏武艺失传说。。。。。。”
“那不是阴谋论嘛!”林主任一听就笑了。
“各国的古今文献里,都有不少夸赞个人武力的词句,只是大多数都是为了吹捧极尽夸张,要是都信了,那才叫贻笑大方!”
“至于你说的‘少林外家拳’和‘武当内家拳’,之前局里还挺重视的。”
“结果跑到少林寺和武当山一调查,就惹出了笑话!”
“少林寺那里,还能和武术沾点边,寺内确实留下了《易筋经》这种锻体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