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杨大明苏暖第14章 > 第56章 明争暗斗!(第1页)

第56章 明争暗斗!(第1页)

  金陵帝都。  朱允炆正勃然大怒。  “混账!”  “真是混账至极!”  “他暴昭怎么敢反对削藩?”  “朕授他采访使一职,是让他去北平听那些妖言的吗?”  无怪朱允炆如此生气,实在是暴昭的所作所为当真令他寒心!  朱允炆得知暴昭密信送达,满心欢喜地当场拆开,以为暴昭发现了燕王朱棣谋逆的罪证。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暴昭非但没有发现燕王朱棣的谋逆罪证,反而扯出什么“太祖三道防线”,竟然反对削藩,恳求自己收回成命!  这是什么行为?  暴昭这是“投敌叛变”,打他朱允炆的脸啊!  朝廷钦差队伍即将抵达北平,针对燕王府的行动也即将开展!  都到了这个时候,身为行动关键人物的刑部尚书暴昭,竟然反对削藩!  饶是以朱允炆的好脾气,此刻也难免被气得暴跳如雷。  黄子澄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皇上,大司寇许是被奸人所惑!”  “毕竟大司寇一心为国为民,这反倒成了他的致命缺点!”  “燕王朱棣得知朝廷派遣的钦差大臣正是大司寇,自然会针对他做出反击!”  一听到这话,朱允炆脸色才好看了些。  “如此说来,大司寇被蛊惑,倒还情有可原?”  “正是如此,毕竟大司寇不可能背叛皇上!”  朱允炆闻言点了点头,收敛起了怒火。  暴昭这个人,他自然了解。  一身傲骨,两袖清风。  这种纯臣良臣,怎么都不会背叛自己。  黄子澄却又紧接着开了口。  “但是,大司寇此刻被奸人蛊惑,臣是担心接下来针对燕王府的行动,会出现什么变数!”  朱允炆一听脸色微变,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暴昭作为钦差大臣,北平采访使,刑部大司寇,原本就是这次削燕行动中最关键的一环。  朱允炆之所以派遣他去北平,就是看中了他嫉恶如仇的本性,再加上刑部大司寇的地位,足以压得住燕王朱棣那个混账!  可是朱允炆万万没有想到,暴昭这个时候会出现问题,继续把他留在北平,确实有可能生出变数!  一个反对削藩的刑部大司寇,还会执行朝廷的削藩行动吗?  朱允炆不敢去赌,索性直接召暴昭回京!  但何人可以取代暴昭呢?天籁小说网  “黄先生所言极是!”  “那应该派遣何人接替暴昭?”  “臣素闻刑部侍郎张昺赤心奉国,威武不屈!”  张昺?  这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朱允炆点了点头,认可了黄子澄的提议。  得益于太祖高皇帝的识人之明,刑部这些官员大多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刑部大司寇暴昭如此,刑部侍郎张昺亦是如此。  张昺德行出众,才学广博,能力卓越,他确实是接替暴昭的最佳人选!  “既然如此,那就召大司寇回京,命张昺接任北平采访使一职,即刻赶赴北平!”  “皇上,削燕行动即将举行,采访使一职意义不大了,再者大司寇也在密信中提及,北平布政使郭资疑似有勾结燕王之嫌,不如命张昺出任北平左布政使一职,降郭资为右布政使!”  “至于大司寇,可继续以北平采访使身份留在北平,皇上可下一道密令给大司寇,唤醒大司寇的拳拳爱国之心。”  “如此一来,有了大司寇从旁辅佐,张昺既可压制住那郭资,也可借助北平布政司之力,钳制燕王朱棣,以免朱棣困兽犹斗!”  “大善!”朱允炆欣慰地点了点头,“黄先生所言极是,那就按照先生之意!”  “皇上圣明!”  黄子澄得意地扫了齐泰、方孝孺一眼,心中暗自窃喜。  刑部因为有暴昭、张昺这二人存在,所以成了一块油盐不进的难啃骨头!  现在大司寇暴昭自讨苦吃,被奸人蛊惑反对削藩,即便日后他返回朝堂,也会因为此事被皇上所不喜,大司寇这个位置他肯定坐不长久了。  而张昺从刑部侍郎晋升为北平布政使,即便燕王朱棣被削平,北平初定之下,张昺短时间内也不会重返朝堂!  如此一来,刑部尚书大司寇这个位置,就是他黄子澄的囊中之物了!  黄子澄自问才学不亚于齐泰,可齐泰如今已贵为兵部尚书,反观他黄子澄还只是个太常寺卿,二者地位权势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上面。  所以为了更进一步,黄子澄只有把目光放在其他五位尚书身上。  可礼部尚书陈迪,户部尚书王钝,吏部尚书张紞,工部尚书郑赐,刑部尚书暴昭,这五位尚书可都是洪武年间的老臣,太祖高皇帝留下的辅政班底!  每一位那都是德高望重,资历与政绩无论哪一方面都足以吊打他黄子澄。  好在刑部大司寇自讨苦吃,逆了圣心,给了黄子澄一个上位的大好机会!  既然如此,黄子澄也不介意顺手推舟,谋一谋刑部尚书这个位置。  至于户部尚书王钝和吏部尚书张紞,这两位朝野钦佩的经年老臣,黄子澄是万万不敢去招惹的,哪怕是皇帝陛下被骂了都只能暂且忍着,更遑论他区区黄子澄了!  正当这个时候,兵部尚书齐泰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皇上,关于太祖爷留下的这三道防线,臣以为并非是危言耸听!”  此话一出,众人看向齐泰的眼神顿时就变了。  今日这场议事,只是小范围的御前会议,除了朱允炆这位大明天子外,就只有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三位心腹重臣。  朱允炆怎么都没有想到,齐泰会在这个时候跟自己唱反调。  他原本压抑下去的怒火,再次不断升腾了起来。  “齐尚书,你的意思是,朕错了?”  听到这话,齐泰脸色大变,急忙跪倒在地。  “皇上明鉴,臣绝无此意!”  朱允炆冷哼了一声,这才把语气放缓。  毕竟他一手提拔的心腹重臣,有时候犯错也可以谅解。  “齐卿家,削藩一事,乃是你与黄先生、方先生共同制定。”  “藩王拥兵自重且多行不法,迟早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所以削藩势在必行!”  “三位先生都是朕的肱骨臂膀,更是朕缔造盛世的左膀右臂,朕不想再见到三位先生对削藩一事出现动摇这种情况!”  “臣等叩谢皇上隆恩!”  三人都跪倒在地上,高声谢恩。  黄子澄是欣喜不已,他明白自己青云直上指日可待。  而齐泰却是面无表情,隐有忧色,因为他觉得那三道防线理论,并不是错的!  唯独只有方孝孺神色冷淡,不悲不喜。  这位希古先生正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在江南恢复井田制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