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杨大明苏暖第14章 > 第147章 燕王反了!(第1页)

第147章 燕王反了!(第1页)

  “天下笑柄?”  “王大人莫非是在危言耸听?”  “难道不该改行井田制,恢复天下大同吗?”  井田你大爷!  大同你大爷!  王钝恨不得对方孝孺抱以老拳!  吏部尚书张紞也站了出来,沉声开口道。  “方大人莫不是忘了,现在可是大明,而非西周!”  “天下大同之说,不过是捕风捉影,难不成为了这所谓的天下大同,朝廷就要改行井田制吗?”  “再者王大人方才说的很清楚了,大明田税制度乃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祖制!”  “高皇帝殡天不久,方大人就妄图篡改祖制,安的是什么居心?”  张紞这番话异常严厉,丝毫没有留什么情面。  方孝孺听后脸色微变,正准备开口解释。  然而朱允炆却在此刻开口:“好了,此事暂且作罢!”  朱允炆本就不想改行什么井田制,万一引得天下动荡不安,那不是他这个皇帝愿意见到的。  不过方孝孺毕竟是他的恩师,所以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现在王钝张紞这些辅政老臣出面,公然反驳方孝孺的井田制,朱允炆也乐得如此,直接就把这件事情给压了下来。  朱允炆也算是看明白了,现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分布,就是以齐黄方三人为首的江南缙绅,和以王钝张紞为首的辅政老臣!  至于那些武官勋贵,基本上已经认命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发一言沉默不语。  眼下这种朝堂局势,朱允炆还是比较满意的。天籁小说网  首先文官缙绅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控了朝堂话语权,武官勋贵再无嚣张跋扈的资格与底气。  其次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虽然是他委以重任的心腹近臣,但是比较资历太浅威望不足,所以还需要王钝张紞等辅政老臣从旁教导。  等到齐黄方三人成长起来了,王钝张紞这些老臣也该交出手中大权,致仕归乡安享晚年了!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他朱允炆真正君临天下的时候!  然而正当朱允炆想入非非的时候,大殿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吵闹之声。  “来人,去外面看看发生了何事!”  朱棣脸色微变,明显很是不爽。  片刻之后,一名禁军甲士匆匆入内。  “皇上,大宁都司都指挥使卜万八百里急报!”  一听到这话,朱允炆顿时脸色微变。  “呈上来!”  眼见其余朝臣面带茫然,朱允炆强忍着心中的不安,笑着解释道:“朕命张昺、谢贵、周恕等人擒拿燕王及其官属护卫,看来必是他们得手了!”  听到朱允炆这话,齐黄方三人都是脸色一喜。  黄子澄最先反应了过来,高声道:“臣恭喜皇上,燕贼已除,藩王们群龙无首,自然不敢再作乱!”  “是极是极,社稷从此就安定了啊!”  方孝孺也出言跟上。  二人丝毫没有注意到齐泰那难看的脸色。  如果真是周恕、谢贵等人得手了,那这封八百里加急奏报,为何还是出自大宁都司都指挥使卜万之手?  难道说……  谢贵周恕等人失败了?  御前太监接过奏报,朱允炆给了他一个眼神。  “无妨,直接念吧!”  太监躬身领命,摊开奏报一看,瞬间脸色狂变!  然而朱允炆此刻已经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满朝文武对自己歌功颂德。  可偏偏太监压根就不敢念,反倒是硬着头皮低声提醒道:“皇上?”  “嗯?”朱允炆睁开眼睛,“怎么了?”  “卜万将军说……说燕王……反了!”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啊?”  “怎会如此?”  “怎么会这样啊?”  “燕王怎敢谋反?”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都被这个消息吓得不轻。  朱允炆强忍着内心的惊悸,沉声喝道:“继续念!”  太监不敢违抗圣命,继续往下念去。  “卜万将军说……燕王诱杀谢贵、周恕……而后率兵攻占北平……如今整个北平都已经落入燕王朱棣之手……”  “啊?”  满朝哗然!  气氛瞬间尴尬到了极点!  燕王朱棣不仅反杀了谢贵周恕等人,还一举攻占了北平城!  这可是自大明立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惊天叛乱啊!  朱允炆慌了,强忍着心中那滔天的怒火,示意太监接着往下念!  他毕竟是大明天子,必须要保持镇定,不能在满朝文武面前失态!  太监看到后面的内容,惊得头皮发麻。  然而朱允炆示意他接着往下念,太监也只能硬着头皮,高声念了出来。  “盖闻书曰:不见是图。又曰:视远惟明。夫智者恒虑患於未萌,明者能烛情於至隐。自古圣哲之君,功业著于当时……”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末乱离,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栉沐风雨,攻城野战,亲赴矢石,身被创痍,勤劳艰难,危苦甚矣。然后平定天下,立纲陈纪,建万世之基。封建诸子,巩固天下,如盘石之安,夙夜图治,兢兢业业,不敢怠遑。”  “不幸我皇考宾天,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纵之权,潜有动摇之志,包藏祸心,其机实深。刀构陷诸王,以撤藩屏,然后大行无忌……”  “夫昔我皇考广求嗣续,惟恐不盛,今奸臣欲绝灭宗室,惟恐不速。我皇考子孙,须几何时,已皆荡尽。我奉藩守分,自信无虞。不意奸臣日夜不忘于怀,彀满以待,遂造显祸,起兵见围,骚动天下……”  “昔者成周隆盛,封建诸侯,缔八百余年之基,及其后世衰微,齐桓、晋文成一匡之功。虽以秦楚之强,不敢加兵于周者,有列国为之屏蔽也。秦废封建,二世而亡,可为明鉴。今不思此,则宁有万乘之主……”  这是什么?  这是燕王朱棣的靖难檄文!  朱允炆听后勃然大怒,直接一把夺过了密报,随即气得满脸铁青!  无怪他如此愤怒,如此失态,再也顾不得什么了。  实在是朱棣这靖难檄文,骂得太过难听了些!  朱棣封靖难檄文是说给全天下人听的,暗指他朱允炆听信谗言,害得朱氏子孙骨肉相残,逼得叔父铤而走险,不得不起兵造反,绝处求生!  而且朱棣一句话把自己抬高到智者长辈的地位,居高临下地嘲讽朱允炆是愚者晚辈,不管不顾地滥用皇权,以致酿成灾祸!  此外朱棣还抓住太祖遗训这一点,痛斥齐泰、黄子澄意图不轨,想让皇亲宗室消失殆尽。  朱棣可谓是骂得酣畅淋漓,但随后又打起感情牌,提醒他朱允炆体恤亲情,以江山社稷为重!  年轻轻轻的新帝朱允炆,先前哪里受过这种羞辱,瞬间气得暴跳如雷,满脸涨红!  他没有想到,朱棣真敢举兵造反!  “反了反了!”  “朱棣这个贼子真的反了!”  “尔等不是说朱棣绝不可能造反吗?”  朱棣将密报狠狠摔在了齐黄方三人身前,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  “那你们现在告诉朕,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