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飞声如临大敌捣着艾草。
那艾草汁四处飞溅,他一脸嫌弃,皱着眉,累得满头大汗,最后还是把石臼捣碎了。
芩婆一边调馅,一边看笛飞声捣艾草,实在没忍住笑,一不小心,打翻了碗。
笛飞声飞奔下山,重新买了石臼。
三个人一通忙,终于做好了青团。
后来,就多了个跑前跑后的小屁孩李思,清明,也总算明朗几分。
可没过多久,笛飞声便远赴他乡,葬身异国。
之后便是方多病与芩婆,带着李思做青团了。
再后来,只剩下方多病、李思师徒俩。
那一年,方多病做青团,李思帮忙,两人做了不少青团。
可是,方多病只吃了一口,就没有再吃,也不让李思吃。
此后,他们清明便再也没亲手做过青团。
方多病想拒绝。
可是,看着李思期待的眼神,看着蒲小玉真诚的笑脸,再看看那篮子里生机勃勃的艾草。
冰冷的绝望,似乎被这充满生活气息的提议,撬开了一丝缝隙。
“好,一起做。”
方多病的声音有些哽咽。
他深吸了一口带着艾草清香和雨水泥土气息的空气,仿佛要将那些破碎的回忆和眼前的生机一同吸进肺腑。
故人坟茔旁,莲花楼里,三人一起制作青团,如一场特别的祭奠。
方多病挽起袖子,洗净双手,接过了蒲小玉递来的石臼。
他沉默地,一下一下,用力捣着鲜嫩的艾草,翠绿的汁液慢慢渗出,染绿了他的指尖,也染绿了雨后清冷的空气。
一股带着泥土芬芳的清香弥漫开来。
他想起了李莲花。
他们初见,正是清明。
李莲花也曾给他做过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