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多病抬眼看去。
李思和蒲小玉正忙着和糯米粉。
少年少女都很认真。
他们将捣好的艾草汁缓缓倒入雪白糯米粉中,小心翼翼地搅拌、揉搓。
白色糯米粉,渐渐被染成柔和的青绿,如初春的山色。
蒲小玉将熬好的红豆沙分成小份。
李思便学着方多病的样子,笨拙地取一小团青绿色的糯米面团,在掌心摊开,包入甜蜜的豆沙,再小心地搓圆。
方多病看着他们,看着那一个个在少年少女手中逐渐成形圆润可爱的青团,似乎看到了某种延续。
李思拿起面团,递了过来。
“师父,给,您也来包。”
方多病接过李思递来的面团,压平,包馅,封口,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仿佛不是在包青团,而是在用这青绿的面团,包裹起那些散落在记忆深处的、无法言说的思念。
他记得他曾说过:“李莲花,明年我们一起做青团。”
李莲花笑着说:“好。”
他答应了他,却没有兑现承诺。
笛飞声,也一样。
雨丝无声飘落,浸润着山林,也飘落在莲花楼。
艾草的清香、糯米的甜香、红豆沙的暖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温暖结界,将冰冷的悲伤暂时隔绝。
小小的石臼声、揉面的簌簌声、少年少女低声的交谈,取代了死寂。
莲花楼,又热闹起来。
蒲小玉将蒸笼锅架,支在厨房的火炉上。
氤氲的白汽带着艾草和糯米的清香升腾而起,缭绕着。
方多病静静看着。
蒸腾而起的白雾,仿佛连接了生死界限,带着他们揉搓进去的心意,充满整间厨房。
他没有再流泪。
只是安静地守着那蒸腾的热气,守着莲花楼,守着身边两个年轻人,守着这片埋葬了他挚友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