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国公和王爷的区别是什么 > 第2章 朱雄英2(第1页)

第2章 朱雄英2(第1页)

不仅如此,朱雄英还特别下令,每位学子最多只能参加三种考试,以便能够从众多应试者中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这场科举考试规模空前,持续了整整半个月之久。

在这半个月里,所有的监考官员都忙得不可开交。

每场考试都有将近两千名学子参加,如此庞大的人数给考试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好在城外的军营场地宽敞,营房众多,而且还有大量辅助监考的士兵,这才勉强维持住了这场大明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科举考试。

除了日常的监考工作外,朱雄英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宫审核账目。

由于工作量实在太大,而且需要严格保密,朱雄英索性直接征用了朱樉在京城的府邸,并从各地抽调了皇家商行的账房先生来协助核算。

经过漫长的等待,顺统二年三月,这场备受瞩目的科举考试终于迎来了放榜的时刻。

放榜的顺序是按照考试的先后顺序进行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科举并没有官员报喜,也没有出现榜下捉婿的情景。

由于朱雄英沿用了朱樉的科举办法,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变得与众不同。

以往的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和探花是备受瞩目的焦点,然而这一次却完全没有了这些头衔。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次放榜竟然取消了分数,只有一个写满名字的公告栏。

公告栏上方用大字写着:“某某考试及格者名单”,下方则是考中者的名字。

在名单的最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榜上有名者,于某日携带身份文书到东宫进行面试,无名者返回学院继续读书。”

这一场名单的公示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包括皇帝朱标在内。

他不知道朱雄英究竟想要做什么,但考虑到这是对儿子的一种历练,朱标并没有加以阻拦,也没有去询问朱雄英的意图。

相反,他选择默默地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心想最多不过是日后自己去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罢了。

随着放榜的消息传开,东宫外顿时热闹起来。

在一队队禁军的严密监视下,考生们开始按照规定的顺序排队,焦急地等待着属于他们的面试。

对于面试这件事,朱雄英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处理方式。

他并没有独自承担面试的重任,而是直接召唤来了朱高炽来协助自己。

这样的安排不仅减轻了朱雄英的工作负担,同时也让朱高炽有机会参与到重要的事务中来。

在面试过程中,负责监考的官员会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而最终的决定权则落在了朱雄英的手中。

这种分工明确的方式确保了面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面试的问题涵盖了各种实际情况,例如:

“某地发生了洪涝灾害,你身为一地县令当如何决策?”

“治下百姓因为地方豪强压迫家破人亡,但却不敢告官,你知道后该如何?”

“得知某地官员贪污,你却不是当地负责的巡察御史,你当如何”

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与地方治理和官员职责密切相关的,考察了考生的应对能力和决策水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