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都是与地方治理和官员职责密切相关的,考察了考生的应对能力和决策水平。
朱高炽从一个盒子中不断地抽出问题,询问考生。
他会认真倾听考生的回答,并在必要时与他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这个小胖子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这项工作中,乐此不疲。
而朱雄英则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每一个考生的回答。
他偶尔也会插话询问一些关键问题,以更全面地了解考生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如果离得近一些,或许还能看到朱雄英手中的花名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对每一个考生的评价。
这些评价不仅包括了对考生回答的记录,还有朱雄英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这样的面试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期间朱雄英和朱高炽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然而,通过这样严谨而全面的面试过程,他们能够更好地选拔出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刚刚沉寂下来的放榜墙,突然间又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一次,它不再是简单地公布考试成绩,而是直接将各个部门的录取名单公之于众。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些被录取的考生所担任的职务并非什么高官要职,甚至有些连品阶都没有。
不过,好在这四千余名考生都能在京城任职,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消息一经传出,礼部负责发放官服的衙门瞬间被挤得水泄不通,官员们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有一部分考生却没有领到官服,他们在旁人的引领下,径直前往了吏部的后堂等待。
当这些考生见到朱雄英的那一刻,几乎所有人都激动得难以自抑。
因为他们发现,这次各部门的所需缺口名单中,有一个部门的缺口非常大,但却没有公布录取名单。
许多人为此感到遗憾,而现在,他们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后堂中的这些人,很可能就是内阁所需要的。
果不其然,与朱雄英一同走出来的,还有一堆洁白如雪的内阁服饰。
这无疑证实了众人的猜测,这些被带到后堂的考生,正是内阁所需要的人才。
这是一套专门为内阁成员定制的服装,它既不像官服那样庄重威严,也不像军服那样冷峻肃穆,反而与曾经贡院中的学士服有几分相似。
这套衣服通体素净,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唯有胸口处印着“内阁”二字,显得格外醒目。
朱雄英面带微笑,目光扫视着眼前的众人,缓声道:“诸位,想必你们已经知晓自己所属的部门了吧。”
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让人不禁心生好感。
接着,朱雄英继续说道:“各位,你们都是各地院校推荐上来的精英人才,不仅通过了朝廷严苛的考试,还经历了层层面试的筛选。”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些学子们的肯定和赞赏。
“最终,你们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来到了这里,见到了本宫。”朱雄英顿了一顿,然后问道,“那么,你们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下方的学子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