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一时刻,协和医院的手术室内,是另一番景象了~
这里没有阴谋与怒火,只有专注与敬畏!
张易已经将那根乳白色的、闪烁着温润光泽的3d打印骨骼,稳稳地嵌入了患者右臂上的缺损处。
他使用了四枚特制的微型髓内钉,精准无误地将这座“骨桥”固定在两端健康的骨骼断面上,又加了两块钢板做固定。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仿佛他不是在进行一台精密的外科手术,而是在组装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为了给后续的再生创造最完美的血管床和组织环境,我削减了一部分骨头,也切除了部分失活的血管、肌肉和筋膜。”
张易的声音平静地响起,落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甚至包括在隔壁观察室里的人。
“这意味着,患者康复后他的右臂会比左臂短大约2厘米左右,有点小遗憾,但这是一个必要的取舍。”
听到这番话,直播间的网友们也瞬间不淡定了。
网友‘别碰我的意大利炮’:“我滴个亲娘叻!短几厘米算个屁啊!跟截肢比起来,这简直是神仙送的礼物!再说了两厘米而已!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好吧!”
网友‘不秃头的程序员’:“哭了,我一个外行都看哭了,这才是真正的医生啊!他甚至会提前告诉你所有的后果!”
网友‘钮钴禄·假嬛’:“呜呜呜!张医生!你不愧是我追随的偶像!你太牛了!”
而手术室里的医生们心里的震撼也一点也不亚于这些网友。
只见他们一个个的都死死盯着张易手上的动作,心脏几乎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将断骨固定好后,接下来就是连接血管神经以及肌肉组织。
张易拿起一把特制的引导钳,夹起断裂的动脉端口,然后,像一个园丁播种一般,轻轻地,将动脉端口拉出,固定、连接、缝合。
最后短暂停顿,像是欣赏自己的艺术品一般。
紧接着,静脉血管也被用同样的方式,在另一侧嫁接。
然后是神经。
那捆乱糟糟的臂丛神经束,在张易的手下被奇迹般地分离。
他用一种闪着淡蓝色荧光的胶原蛋白神经导管,包裹住神经断端,将其
gently
引入骨骼支架内部预留的微型通道里。
整个操作,充满了某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韵律感和美感。
“卧槽……”观摩室里,一个年轻的博士生再也忍不住,脱口而出。
没有人斥责他。
因为所有人,包括那些老一辈的主任院长们,脑子里盘旋的都是同一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