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又露了一把脸,不仅上了工人日报,还被上面点名表扬。
偷摸跟熊光明说,上面打算让他动动。
熊光明吓了一跳,你可别动!现在自己还年轻,等再坚持几年啊,到时候运动一起来。。。。这大树还不能挪。
“书记,我可舍不得您啊!~~~”
“哈哈哈,小点声!厂里正是关键时期我还不能走,放心吧光明跟着我好好干!你现在资历还是有点低,厂长干起来还是有点不服众。我再赖几年,到时候就把厂子交给你,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啊!要说谁对厂里贡献最大,你当属第一!我相信你能把厂子建设的更好!”
熊光明算是~~和他一个阵营的,不能说是他的人,这小子身后关注的人不少,自会有一番际遇,自己能护送他一程结一份大大的善缘就很满足了。
熊光明也看的出来老杨不是说瞎话,不枉自己一心为厂啊!到时候谁敢伸手就剁谁手!
(这里提一嘴双蒸饭,也叫碗蒸饭,先把米称重放在碗里,加水蒸一次,然后再加一次水进行第二次蒸煮。这样出来的米饭虽然看起来体积大了,当时叫“涨眼”,但实际上只是水分多了,米粒软烂,并不经饿,很快又会感到饥饿。发明时间1960年,清华大学党委工作组发明。)
阎埠贵家房子修好了,最后阎解成管了中午饭。
这事经过为期三天的谈判,因为这个工期都停了,熊光明把瓜吃了个饱。
最后吃的有点烦了,爷俩那几句话来来回回的说,闪闪都学会了。
这天下了班刚吃完饭,阎解成又来了,拿来十斤棒子面。然后屋里又开始了,熊光明刚接闪闪到家。
“光明,快来!”
熊光明把闪闪从车上放下支好车。
“哥仨都在呢,战况如何了?”
“刚开始,估计一会儿又得吵起来,这爷俩真行!块儿八毛的能掰持一天。”
贾东旭给熊光明上了根烟:“这见天的吵也不行啊,有点忒闹腾了。”
许大茂叼着烟看着孩子在院里玩沙土,漫不经心的说:“闹呗~还能多点乐儿,要不天天吃完饭干嘛,现在也吃不饱,再没点高兴的事儿,不更难受了。”
这会儿阎解成气哼哼出来了,老阎追出来说:“这十斤棒子面够干嘛的?不是我非得找你要,是家里真没那些粮食。”
“爹,就这十斤还是我找同事借的,下个月还得还给人家呢。”
这时候除了重体力劳动者,工人差不多是男人26斤,女人24斤,每人每月只有三斤白面、三斤大米,其余都是粗粮。
“解成儿,你就不能上黑市逛逛去?还跟这儿装大尾巴狼呢!你那点大米白面全给你老丈杆子上贡啦?要不就悄摸揣兜里卖黑价了吧?现在这行市,我听说怎么也得两块钱一斤呢!你爹多难呀,怎么一点也不孝顺啊。”
傻猪在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今天贾张氏不知道为什么没来,傻柱这车和上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