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车间里肉眼可见地利索起来,地上干净了,
那二氧化锰的颜色、活性,批次间的稳定性,也明显提高了。
整个团队,就像上了发条的钟,在压力下快速转动起来。
时间不等人,转眼就到了交货的日子。
红旗电线厂那边,合作熟了,验货、结款,一气呵成,痛快!
硬骨头,在市电池厂这边!
孟远亲自押车送货。
果不其然,那位钱科长,板着一张“阶级斗争”的脸,围着两吨二氧化锰,左看看,右敲敲,鸡蛋里挑骨头。
一会儿说颜色好像不太均匀,一会儿又嫌包装袋不够板正。
孟远心里冷笑,早就料到有这一出。
他也不跟钱科长废话,直接从包里掏出一沓厚厚的检测报告,往桌子上一拍:
“钱科长,这是我们厂化验室出的报告,指标全在这,白纸黑字,您过目。东西好不好,数据说话!”
报告虽然是“土法”检测,但数据详实,条理清晰。
钱科长翻了半天,又叫来技术科和车间的人一起看,最终也挑不出一点硬伤。
在自家技术员点头确认“符合要求”后,钱科长脸憋得通红,极不情愿地在验收单上签了字。
那笔杆子用力之大,差点没把纸给戳破了。
“呼——”
看着远新公司的卡车,顺利开进电池厂仓库,孟远长长吐出一口气。
第一笔货款很快到账,握着那温热的回执,他悬着的心才算落回肚子里。
“最难的第一关,总算是闯过去了!”
有了这笔稳定的进项,远新这棵小苗,总算能扎下根,好好生长了!
然而,孟远这口气并没能松多久,新的难题就找上门来。
两条生产线一齐开动,就像两张嗷嗷待哺的嘴,对原料的需求量瞬间暴增。
尤其是生产二氧化锰,废旧电池简直像个无底洞,吞噬着库存。
孟远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他那个刚刚搭起来的“乡村回收网络”,看似收了不少货,却存在一个大问题——极度的不稳定!
今天张三家可能收来几百斤,品相还不错。
明天李四跑断腿,可能一节合格的电池都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