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行陆家的紫微斗数符号,翻译过来是
“传说会成为史诗”。
“是先祖在告诉我们,他们的故事终将由我们续写。”
陆惊鸿的北斗玉戒突然发烫,在舱壁投射出的星图上,当前的位置正对应着紫微垣的
“帝星”
位,“徐墨农札记里说,‘地脉记忆会选择合适的人传承’。你看这舱壁的锈迹,正在自动剥落,露出下面的十族家谱,陆家的谱系最后,赫然是我的名字。”
沐云裳的滇金丝猴突然窜到紫檀木盒旁,猴子爪里的勐库大叶茶落在盒锁处,茶叶遇海水瞬间舒展,根须顺着锁孔蔓延,在木盒表面拼出九瓣莲花形。“滇西沐王府的《茶经》记载,‘明宣德年间,沐英曾用此茶为郑和船队的秘宝防潮’。”
她看着花瓣与盒面佛浮雕的莲座严丝合缝,“这些是用澜沧江底的‘定脉泥’培育的‘记忆茶’,能唤醒器物承载的往事
——1972
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茶饼,就是靠这方法恢复了包装上的字迹。”
茶根完全嵌入锁孔的瞬间,紫檀木盒发出
“咔哒”
轻响,盒盖缓缓打开的刹那,股带着檀香的气流从盒内涌出,在海水中形成道金色的柱,直冲海沟深处。盒内铺着的丝绸上,除了最后一块河洛天机图残片,还有卷泛黄的帛书,上面用十族文字记载着相同的内容
——“十族同源,皆出昆仑;守脉非业,是为天命”。
“是‘十族共源’的铁证!”
赫连铁树的萨满鼓在舱内发出闷响,鼓面契丹文与帛书产生共振,在影像中浮现出更早的画面:昆仑山下,十族先祖从同一洞穴走出,每人手中都拿着块天机图残片,“满族《乌春》唱词里的‘同源歌’,唱的就是这场景!”
老人的鼓点突然放缓,“原来我们争论了千年的教派之别,不过是同源分支的不同服饰
——
就像澜沧江的支流,最终都会汇入大海。”
陈惊蛰突然将降头钉插进舱壁的裂缝,钉身蛇纹在锈迹中亮起,与十族家谱的纹路产生共鸣,在海水中投射出十族未来的影像:那是场全球地脉庆典,十族后裔在昆仑山口重建祭坛,孩子们手中的玩具竟是缩小的法器模型,天空中,完整的河洛天机图正在发光,像块巨大的蓝宝石。“祖父的笔记里说,‘降头术的终极是预见,不是诅咒’。”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激动,“这影像不是幻象,是地脉根据我们的行动推演的未来
——
只要我们完成使命,传说就会变成这样的史诗。”
影像突然被股灰雾吞噬,那是与长白山、昆仑山口同源的熵增之气,正顺着海沟裂缝爬升,在舱壁留下的腐蚀痕迹,与纳粹探险队的金属碎片完全一致。汉斯的深海检测仪显示,雾中含有高浓度的
“无序能量”,源头指向海沟最深处的
“地脉黑洞”:“是‘传说的反噬’!”
他调出罗斯柴尔家族的
“地脉预言档案”,18
世纪欧洲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