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口的罡风卷着雪粒,在冻土层上刻出细密的纹路,像大地皲裂的皮肤。陆惊鸿踩着万年冰川的边缘,杨公盘的铜镜映出的景象让他瞳孔收缩
——
海拔六千米的冰原上,竟有片裸露的黑土,土壤里嵌着的不是岩石,而是无数带着齿轮纹路的金属碎片,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与他怀中河洛天机图残片的边缘完全咬合。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
格桑梅朵的金刚杵在黑土上划出时轮金刚咒,咒痕处的金属碎片突然震动,在地面拼出个巨大的齿轮,齿牙间凝结的冰晶正在以无序的方式融化,“宁玛派的《伏藏总集》记载,‘天柱崩时,文明之火藏于齿轮’。”
她指着齿轮中心的凹陷,那里的形状与莫高窟出土的血螺梵轮严丝合缝,“看来所谓的‘末日余烬’,不是毁灭的痕迹,是史前文明留下的‘重启密钥’。”
南宫镜的青铜剑突然刺入黑土,剑穗北斗坠子的光影在金属碎片间游走,勾勒出座地下建筑的轮廓
——
那是个类似齿轮组的结构,每个齿轮都刻着不同的符号,良渚的玉琮纹、三星堆的青铜神树纹、苏美尔的楔形文字……
最中心的齿轮上,赫然是与长白山太极图相同的阴阳鱼。“关中南宫氏的《昆仑秘记》说,‘大禹治水时,曾在此重启过一次地脉系统’。”
他剑指最外侧的齿轮,那里的符号正在剥落,露出下面的拉丁文,“是近代人添加的痕迹
——1938
年纳粹探险队来过这里,他们想用人造齿轮替换史前原件,结果引发了局部地脉坍塌。”
齐海生举着声波探测仪绕黑土走了一圈,仪器屏幕上的波形图呈现出规律的脉冲,频率与他在马里亚纳海沟探测到的史前祭坛完全一致:“胶东齐家的《打捞秘录》记载,‘永乐十二年,郑和船队在印度洋发现过类似齿轮,当时的航海士说,这是‘天地运行的零件’。”
他蹲下身抠起块金属碎片,断面的年轮状纹路里,竟嵌着粒勐库大叶茶的种子,“看这茶籽的碳化程度,是三千年前的!滇西沐王府的茶树,早在史前就与地脉齿轮共生了。”
沐云裳的滇金丝猴突然窜到齿轮组中心,猴子爪里的茶叶落在凹陷处,叶片接触到金属的瞬间竟抽出嫩芽,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里舒展成完整的茶树,根系顺着齿轮齿牙蔓延,将散落的金属碎片重新串联:“滇西沐王府的《茶经补遗》说,‘茶为地脉之灵,遇文明之火则生’。”
她看着茶树开出血红色的花,花瓣落在齿轮上,竟化作液态的金属,填补了齿牙间的裂缝,“这些不是普通茶叶,是用西王母瑶池的水培育的‘还魂茶’——1974
年青海都兰吐蕃墓葬出土的茶饼,就是用同样的法子保存的,遇地脉之气能重焕生机。”
赫连铁树的萨满鼓在齿轮组边缘敲响,鼓面契丹文与金属碎片产生共振,在冰原上空投射出幅立体影像:那是场史前灾难,天空开裂,地柱崩塌,一群穿兽皮的人正将齿轮组埋入昆仑冰原,为首的人手中握着的,正是与陆惊鸿相同的北斗玉戒。“满族《乌春》唱词里的‘补天歌’,唱的就是这场景!”
老人的鼓点突然急促,“看影像里的地脉流向,当时的人是用齿轮组暂时锁住了‘天柱崩’的能量,就像用螺栓固定断裂的梁木
——
而现在,这螺栓快松了。”
陆惊鸿将河洛天机图残片按在齿轮组中心,残片与金属瞬间融合,冰原突然剧烈震颤,黑土周围的冰川开始融化,露出下面的地下通道,通道壁上的壁画正在蠕动:第一幅是齿轮组运转时的盛况,地脉之气顺着齿轮流向全球;第二幅是灾难降临,齿轮停转,地脉紊乱;第三幅是群穿着十族服饰的人,正将血螺梵轮嵌入齿轮,壁画角落的落款,是用殷商甲骨文写的
“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