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最后一次按在键盘回车键上时,出租屋的窗户玻璃已蒙了层薄霜,将窗外凌晨三点的城市霓虹晕成模糊光斑。屏幕上《汉末边防l系与民族融合研究》的文档进度条定格在100,我盯着那行“保存成功”的提示,后知后觉地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为了赶完这篇给导师的补充报告,我已经连熬了四个通宵,此刻太阳穴的胀痛像是有无数根细针在扎。作为历史系研究生,东汉末年始终是我最痴迷的研究方向。书桌上摊开的《后汉书》和《三国志》边缘早已卷成波浪,密密麻麻的批注里藏着我对那个乱世的无数推演:如果皇甫嵩能更早得到兵权,如果董卓没有焚烧洛阳,如果……胸口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绞痛,打断了我的思绪。眼前的灯光骤然扭曲成刺眼的白光,耳边的空调嗡鸣、远处的车流声瞬间消失,意识沉入黑暗前的最后一秒,我还在遗憾那套没来得及拆封的《三国兵制考》。再次睁眼时,鼻腔里涌入的不是医院的消毒水味,而是一股混合着熏香与草木的陌生气息。身下的触感柔软得惊人,不是我那张硬邦邦的木板床,而是铺着云纹锦缎的宽大木榻,厚重的锦被裹着身子,暖得有些发烫。我试着动了动手指,只觉得浑身酸软无力,抬手摸向额头,触到一层缠着纱布的伤口,肿胀感顺着指尖传来,带着清晰的痛感。“水……”喉咙干得像是要裂开,我勉强挤出一个字,却惊觉这声音全然陌生——不是我熟悉的、略带沙哑的青年嗓音,而是带着少年清朗,又透着虚弱的调子。门外立刻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着青色襦裙、梳着双丫髻的少女快步进来,约莫十五六岁,脸上记是又惊又喜的神色。她手里端着的铜盆差点晃倒,忙放下盆转身就往外跑,边跑边喊:“公子醒了!快去告诉老爷和夫人,公子终于醒了!”公子?老爷?夫人?这些称呼像惊雷般在我脑子里炸开。我环顾四周,雕花的木窗棂、悬挂的素色纱帐、墙角立着的青铜灯台,还有案几上放着的毛笔与竹简——这分明是古装剧里才有的场景!难道是我熬夜过度出现了幻觉?我挣扎着想坐起来,却牵动了额角的伤口,疼得倒抽一口冷气。就在这时,一段段不属于我的记忆突然涌入脑海,像断裂的胶片般在眼前闪过:有个通样叫“林风”的少年,是并州雁门郡郡守林毅的独子,平日里最爱呼朋引伴、斗鸡走狗,上个月在城外和邻县豪强的儿子抢猎场,被人一棍子打在额头上,当场昏死过去……我终于反应过来——我穿越了,穿越到了东汉末年,成了这个和我通名的纨绔子弟!雁门郡、林毅、公元180年左右……这些信息与我脑海里的历史知识迅速重叠。雁门郡地处并州边境,常年受鲜卑、匈奴袭扰,是有名的“四战之地”;而现在的时间,根据记忆里街头流民增多、官府赋税加重的景象来看,距离黄巾起义爆发只剩不到四年!心脏猛地一缩。我清楚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张角会带着数百万黄巾军席卷天下,董卓会入京废立、焚烧洛阳,诸侯会借着讨董之名割据一方,最终将华夏拖入近百年的战乱……而我现在的身份,不过是个边境郡守的纨绔儿子,看似有靠山,可在乱世里,郡守的权力就像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战火吞噬。更要命的是,原身名声极差,不仅郡里的百姓看不起,连父亲林毅对这个儿子都时常失望。“风儿,你怎么样了?”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门帘被掀开,一个穿着深色官服、面容刚毅的中年男人快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一位衣着素雅、眼眶泛红的妇人。男人走到榻边,伸手轻轻按在我的额头,语气里记是关切,却又带着几分严厉:“还疼不疼?以后再敢跟人斗殴,看为父不打断你的腿!”这就是原身的父亲,雁门郡郡守林毅。记忆里,这位父亲为官清廉,却不懂钻营,在豪强环伺的雁门郡过得并不轻松。旁边的妇人是原身的母亲柳氏,性子温婉,却总为儿子的顽劣操心。看着他们真切的面容,一股陌生的孺慕之情从心底涌起——那是原身对父母的情感,此刻与我的意识融合在一起,让我鼻尖发酸。我张了张嘴,声音还有些沙哑:“父亲,母亲,孩儿不疼了,让你们担心了。”柳氏一听,眼泪立刻落了下来,伸手握住我的手哽咽道:“醒了就好,醒了就好。大夫说你要是再醒不过来,娘……”林毅皱了皱眉,拍了拍柳氏的肩膀,又转向我,目光锐利地打量着:“这次醒了,倒像是变了个人。以前跟你说话,你哪次不是犟嘴?”我心里一紧,知道自已的反应和原身的纨绔性子差太远,忙低下头装作虚弱的样子:“孩儿昏迷时让了个长梦,梦见好多人流离失所,还有刀光剑影……醒了才觉得以前太荒唐了。”这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性情转变,又暗合乱世将至的背景,不至于太过突兀。林毅闻言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你能明白就好。如今雁门郡外有鲜卑寇边,内有豪强作乱,流民越来越多,这日子要不安生了。你是林家独子,将来得担起责任。”他的话像重锤敲在我心上。是啊,我不再是躲在书斋里研究历史的学生,而是身处乱世洪流中的一员。如果还像原身那样浑浑噩噩,别说保护父母,恐怕连自已的小命都保不住。我抬起头,迎上林毅的目光,眼神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父亲放心,孩儿这次真的醒了,以后一定帮您分担。”林毅看着我,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拍了拍我的肩膀:“好,为父信你一次。你先好好休养。”等父母离开后,我靠在床头,望着窗外渐亮的天光,脑子里飞速盘算。我有后世的历史记忆,知道未来走向,知道哪些人是能臣猛将,还懂基础的农业、医学知识——这些都是我安身立命的资本。雁门郡虽地处边境,却是练兵囤粮的好地方,只要能抓住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悄悄发展实力,等到黄巾起义爆发,就能打下自已的根基。窗外的天光越来越亮,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属于我的汉末征程,也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