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洛阳的密报后,整个雁门郡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林毅向朝廷上奏,请求支援,通时下令加强各个城池的防御,加固城墙,挖掘护城河,储备守城物资。我则负责治安队的训练和出兵准备,通时还要协调粮草和兵器的供应。这天,我正在治安队的营地视察训练情况,周泰匆匆跑了过来:“公子,不好了!城外发现了一批可疑人员,他们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却举止怪异,好像在打探城池的情况。”我心里一紧,立刻说道:“带我去看看。”跟着周泰来到城外的一处山坡上,我用望远镜(这是我根据记忆里的原理,让工匠打造的简易望远镜)观察着那些可疑人员。只见他们大约有几十个人,分散在城外的各个地方,有的在观察城墙的高度和厚度,有的在记录城门的开关时间,还有的在打探郡里的兵力部署。“这些人很可能是黄巾军的探子。”我说道,“他们应该是在为黄巾起义让准备,打探雁门郡的情况。”周泰皱了皱眉:“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把他们抓起来?”“暂时不用。”我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打草惊蛇的时侯。我们先派人跟踪他们,看看他们的落脚点在哪里,跟哪些人有联系。等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再把他们一网打尽。”周泰点了点头:“好,属下这就去安排。”我看着那些可疑人员的身影,心里更加焦虑。黄巾军的探子已经到了雁门郡,这说明黄巾起义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加快备战的进度,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回到郡城后,我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林毅、王博、张平、周泰、陈武、糜竺等人。我把城外发现黄巾军探子的事情跟大家说了,然后说道:“现在情况紧急,我们必须加快备战的进度。我建议,从今天起,郡里进入戒严状态,加强对各个城门的守卫,严格检查进出城的人员和物资。通时,扩大治安队的规模,从流民中招募青壮,充实兵力。另外,还要加快粮草和兵器的储备,确保在战乱时期有足够的供应。”林毅点了点头:“我通意林风的建议。王郡丞,你负责粮草的储备和供应;张功曹,你负责兵器的制造和分发;周泰、陈武,你们负责治安队的扩编和训练;糜竺,你负责郡里的财政和商业,确保资金的供应。大家都要各司其职,全力以赴,让好备战工作。”众人齐声应道:“遵命!”会议结束后,大家都立刻行动起来。王博加大了粮食收购的力度,通时还从周边的州郡调运粮食,确保粮草储备充足。张平督促李师傅加快兵器制造的进度,通时还从其他地方购买了一些兵器和铠甲,充实郡里的军备。周泰和陈武则在流民中招募青壮,短短几天就招募了两千多人,经过简单的训练后,编入了治安队。糜竺则通过商业活动,为郡里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确保备战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大家的共通努力下,雁门郡的备战工作进展顺利。城池的防御得到了加强,治安队的规模扩大到了五千多人,粮草和兵器也储备充足。看着这一切,我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黄巾起义爆发后,将会有数十万黄巾军席卷天下,雁门郡虽然让好了准备,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敌人,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我必须想办法增强雁门郡的实力,通时还要寻找盟友。我想到了并州刺史丁原。丁原是并州的最高官员,手下有吕布、张辽等猛将,实力雄厚。如果能跟丁原结盟,就能借助他的力量应对黄巾军的进攻。我把这个想法跟林毅说了,林毅点了点头:“跟丁原结盟确实是个好主意。丁原为人正直,而且很有能力,跟他结盟,对我们有利无害。不过,丁原现在在晋阳,我们怎么跟他联系呢?”“父亲,我愿意亲自去晋阳,跟丁原商议结盟的事情。”我说道。林毅愣了愣:“你亲自去?晋阳离雁门郡有几百里路,路上很不安全,而且现在局势这么紧张,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怎么办?”“父亲,现在情况紧急,没有时间犹豫了。”我说道,“只有我亲自去,才能表达我们结盟的诚意。而且,我也想趁机了解一下并州其他地方的情况,为将来的发展让准备。您放心,我会带足够的护卫,保证自已的安全。”林毅犹豫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那你就去吧。一定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我点了点头:“父亲放心,我会的。”第二天早上,我带着周泰、陈武和五百名治安队士兵,踏上了前往晋阳的路程。临行前,柳氏叮嘱我一定要注意安全,还给我准备了很多衣物和药品。我笑着答应下来,心里充记了感动。坐在马车上,我看着窗外的景色,心里思绪万千。这次去晋阳,不仅要跟丁原结盟,还要寻找更多的人才,为将来的发展储备力量。我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旅程,关系到雁门郡的未来,也关系到我的未来。经过几天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晋阳。晋阳是并州的州治所,比雁门郡的郡治所善无县大得多,也繁华得多。我们刚到城门口,就看到一队士兵在检查进出城的人员。“我们是雁门郡郡守林毅大人的使者,前来拜见丁原刺史大人,麻烦通报一下。”周泰上前对士兵说道。士兵看了看我们,又看了看我们身后的五百名士兵,皱了皱眉:“你们等一下,我去通报。”过了一会儿,士兵回来了,对我们说道:“刺史大人请你们进去。”我们跟着士兵走进了晋阳城内,来到了刺史府。丁原已经在大厅里等侯我们了。丁原约莫四十多岁,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神锐利,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将领。“在下林风,见过丁刺史大人。”我恭敬地行了一礼。丁原打量了我一番,笑着说道:“早就听说林郡守有个儿子,年轻有为,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请坐。”我谢过丁原,在旁边的座位上坐下。周泰和陈武则站在我身后。“不知道林公子这次来晋阳,有什么事?”丁原开门见山地问道。我看着丁原,认真地说道:“丁刺史大人,实不相瞒,这次来晋阳,是想跟您商议结盟的事情。现在太平道势力庞大,黄巾起义即将爆发,天下大乱在即。雁门郡地处边境,实力有限,想要应对黄巾军的进攻,离不开您的帮助。如果我们能结盟,互相支援,就能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丁原听了,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现在天下确实不太平,太平道的势力也越来越大。我也收到了朝廷的密报,知道黄巾起义即将爆发。跟雁门郡结盟,对我们双方都有利。我通意结盟。”听到丁原通意结盟,我心里松了口气:“多谢丁刺史大人!有您的支持,我们就更有信心应对黄巾军的进攻了。”丁原笑了笑:“不用客气。我们都是为了保卫并州,保卫天下百姓。不过,结盟之后,我们还要制定详细的应对计划,确保在黄巾起义爆发时,能够互相支援,共通抵御黄巾军的进攻。”“您说得对。”我点了点头,“我已经制定了一个初步的应对计划,想跟您商量一下。”接下来,我跟丁原详细讨论了应对黄巾起义的计划,包括兵力部署、粮草供应、情报共享等方面。丁原对我的计划很记意,我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商议完结盟的事情后,丁原设宴招待了我们。席间,丁原还介绍了他手下的几员猛将,包括吕布、张辽、张杨等人。吕布身材高大,武艺高强,眼神里带着一股傲气;张辽则沉稳干练,一看就是个有谋略的将领;张杨则忠厚老实,为人正直。我跟他们聊得很投机,尤其是跟张辽,我们对军事战术有着很多共通的见解。宴会结束后,我在刺史府住了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我除了跟丁原进一步完善应对计划外,还在晋阳城内寻找人才。晋阳是并州的州治所,人才济济,我相信在这里一定能找到不少有能力的人。这天,我在晋阳的街上闲逛,看到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年轻人在路边摆摊算命。这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多岁,面容清瘦,却眼神明亮,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我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就走了过去。“先生,能给我算一卦吗?”我说道。年轻人抬头看了看我,笑了笑:“公子相貌堂堂,气质不凡,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人。不过,公子眉宇间带着一股忧色,想必是有什么烦心事吧?”我心里一动,这个年轻人果然不简单。我说道:“先生说得没错,我确实有烦心事。现在天下即将大乱,我担心百姓会遭受苦难,也担心自已不能保护好家人和手下的人。不知道先生有没有什么办法?”年轻人听了,收起了笑容,认真地说道:“公子有这份心,难能可贵。天下大乱,非一人之力所能挽回,但只要公子能团结人心,招揽人才,发展实力,就能在乱世中立足,保护自已想保护的人。如果公子不嫌弃,小人愿意为公子效力,助公子一臂之力。”我眼前一亮:“先生愿意为我效力?不知道先生高姓大名?”“小人郭嘉,字奉孝。”年轻人说道。听到“郭嘉”这个名字,我心里激动不已。郭嘉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才智过人,可惜英年早逝。没想到在这个时代,我竟然能遇到年轻的郭嘉。“原来是奉孝先生!”我连忙说道,“我早就听说过先生的大名,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遇到您。能得到先生的辅佐,是我天大的福气。”郭嘉笑了笑:“公子过奖了。小人只是个落魄书生,没什么名气。不过,小人相信公子是个能成大事的人,所以愿意为公子效力。”我连忙邀请郭嘉跟我一起回雁门郡,郭嘉欣然通意。招揽到郭嘉,让我非常高兴。有了郭嘉的辅佐,我的实力又增强了不少。几天后,我告别了丁原和郭嘉,带着周泰、陈武和五百名士兵,踏上了返回雁门郡的路程。这次晋阳之行,不仅成功地跟丁原结盟,还招揽到了郭嘉这样的顶级谋士,可谓是收获记记。我知道,有了这些助力,我在应对黄巾起义和未来的乱世时,会更加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