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大明新万历小说在线阅读 > 第一二三七章 两难(第3页)

第一二三七章 两难(第3页)

当然这段时间以来,令他头疼的事情还不止是这些。

事实上从三月开始,特别是进入四月以来,大清国后方的粮荒情况越发严重,已经到了再也无法忽视的地步。

一方面,为了保证盛京八旗以及广宁、铁岭、兴京等地驻防八旗的粮食供应,他们在二月和三月再度从各处八旗田庄征集了绝大部分的余粮,加剧了下面八旗庄田的粮荒。

另一方面,关外的三、四月正是青黄不接闹春荒的时候,今年的气候又晚了一些,哪怕是靠着山,靠着河,也找不到多少可吃的,下面的庄屯里饿死人的事情越发多见。

而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进入三月以来,后方各处庄屯里的逃人现象愈发普遍。

有不少偏远地方的庄屯,直到征粮的队伍过去催收,才发现庄子里的庄头下人与包衣奴婢们,早已逃亡一空。

一开始,这样的情况还只是零零散散出现在佟佳江中下游地区,还有草河上游地区。

但是进入今年三月以来,富尔江上游的庄屯,还有太子河上游几乎整个南岸地区,都陷入了逃人无数的局面之中。

为此,早在今年三月里,多尔衮还命内三院大臣们重修颁布了新的“逃人法”,比以前施行的“逃人法”更加严厉。

但凡下面庄子里有一人逃亡,不仅其家人邻里要连坐治罪,甚至整个庄子的庄头奴婢们都要受牵连,轻则鞭笞上百,重则全家处死。

然而新的“逃人法”颁布下去后,并没有遏制住下面庄头奴婢们逃亡的风潮,甚至还有点适得其反。

如果说以前主要是庄子里的一些青壮男子铤而走险舍命逃亡,各处庄屯里还会剩下一些老弱妇孺勉强劳作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是整个庄子的男女老幼一起冒死逃亡了,鸡犬不留了。

盛京各旗衙门派往所分得领地下面的催粮官,在许多地方的庄屯上不仅征不到粮,甚至都见不到一个活人。

往年三四月里,西到辽河中下游两岸广袤的平原地带,东到兴京大后方山间谷地,各处庄屯里勤劳的包衣奴婢们,在他们头人的督促下,早就开始了春耕前的忙碌。

但是现在,广阔肥沃的辽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就不用再提了,东岸落入了金海镇的控制,西岸也已经沦为了战场。

原有驻防八旗开辟的大量庄屯,十成有七成已不复存在,剩下三成也处在战火威慑之下,不可能再正常耕作。

这一点,原本也在多尔衮的意料之中,彼处处在前方,战事一起,你不想放弃也得放弃,除非发起战事并且取得胜利的是你。

但是让他心生寒意的是兴京大后方的情况。

因为进入四月之后,就连处在大后方的富饶的佟佳江上游“董鄂河”两岸,以及佟佳江另一条支流富尔江的两岸,都不见有人耕作了,一处处庄屯杳无人烟,一片片庄田直接撂荒。

兴京驻防各旗衙门的催粮官,将情况陆续报到盛京户部之后,被户部汇总上呈到多尔衮面前,令多尔衮大为震惊。

“逃人”一直都有,那些当年被他们从南朝关内掳掠而来的大批人口,不肯安于关外旗人庄屯内的劳作,或者不堪忍受庄头的欺压,总想着逃跑,这在以往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他没有想到,如今各旗下面庄田“逃人”的事情,已经演变到了这一步。

至于“逃人”们都逃到哪里去了,多尔衮就是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必定是逃到对面金海镇的辖区去了。

如果是以前,哪怕是逃到朝人那边去了,他也可以一纸命令,要求朝人官将负责追查并抓捕逃人,然后移送回来处死,用来震慑其他庄田奴隶。

但是现在,面对越打越强的杨振,面对不断往北扩张的金海镇,多尔衮开始时常感到一种深深的无能为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