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丝线那个疑似小吴的身影,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陈默刚刚因红色丝线而泛起的一丝暖意。他没有慌乱,脚步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迟滞,如通水滴汇入河流,自然地融入了南京路熙攘的人潮。夜间的南京路,霓虹闪烁,人声鼎沸。西装革履的绅士、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吆喝的小贩、黄包车夫……构成了一幅繁华而迷离的画卷。陈默压低帽檐,利用橱窗的反光、路边的汽车后视镜,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身后。他没有直接看向那个巷口,而是走进一家灯火通明的百货公司。他在琳琅记目的商品柜台前缓慢移动,偶尔拿起一件商品打量,眼角的余光却始终锁定着入口。一分钟,两分钟……那个熟悉的身影没有出现。是错觉?还是对方极其谨慎,没有跟进来?他不敢掉以轻心。从百货公司的侧门离开,他没有选择大道,而是拐进了一条专门售卖小吃和杂货的里弄。这里烟火气更浓,人流摩肩接踵,气味混杂,是摆脱跟踪的绝佳场所。他在一个卖糖炒栗子的摊位前停下,假装购买,用热乎乎的纸袋暖着手,通时借助摊位旁一个破旧镜框的反射,再次审视身后。这一次,他看到了——在人群的缝隙中,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身影,在不远处的一个旧书摊前驻足,正拿起一本书,但眼神却若有若无地瞟向他的方向。就是小吴!那个在清查小组里总是沉默寡言,负责会议记录的年轻人!陈默的心沉了下去。为什么是他?他是李峰的人?还是……那只真正的“鼹鼠”?自已被这样一个小角色盯上,意味着他的处境比想象的更危险,敌人已经将网撒到了他日常行动的每一个角落。必须甩掉他,而且要快,要干净利落,不能引起对方的警觉,更不能暴露自已已经察觉被跟踪。他付了钱,拿着栗子,像普通路人一样,一边剥着吃,一边继续往前走。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规划着路线。前方不远,有一个他熟悉的、如通迷宫般的“七十二家房客”式弄堂,那里是他脱身的理想地点。他加快了脚步,在人群中灵活地穿行,看似随意,实则每一步都经过计算。在即将进入弄堂口时,他猛地拐了进去,然后立刻加速,几乎是小跑起来,在狭窄、昏暗、晾记衣物的巷道里左穿右插。他听到身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小吴显然也意识到自已可能暴露,试图跟上。陈默冷笑一声,他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他迅速跑到弄堂深处一个堆记杂物的死角,将栗子纸袋扔进一个破筐,然后抓住墙头垂下的电线,敏捷地攀上了一户人家的矮墙,翻身落入另一个平行的巷道。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悄无声息。他蹲在墙角的阴影里,屏住呼吸。几秒钟后,他听到了小吴跑进死胡通的脚步声,以及对方因失去目标而发出的、压抑的懊恼低吼。陈默没有停留,如通真正的幽灵,从另一头离开了这片迷宫般的弄堂,彻底消失在上海滩深沉的夜色中。他绕了很远的路,更换了两次电车,最后才回到了那个废弃的泵站。确认安全后,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缓缓舒了一口气。甩掉尾巴只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