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清未崛起 > 第9章 战备事宜(第1页)

第9章 战备事宜(第1页)

既然已经决定要干涉越南战争,那么各种准备工作就必须立即开始筹备,以确保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能够取得优势。会议室内,谢文东端坐在长桌主位,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军情局长等一众高层将领分列两侧,气氛凝重如铁。墙上的巨幅地图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红蓝标记,仿佛一张即将展开的战争棋盘。陆军方面,经过仔细规划,总共集结了十二个师,总计十五万人的兵力。这些部队分布在战略要地,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陆军大臣陈正刚起身,用指挥棒点着地图上的位置逐一讲解:“第一师驻扎在南宁,作为首府的近卫部队,其位置至关重要,不能轻易调动。南宁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通往越南的交通枢纽,一旦有失,整个战局将陷入被动。第二师驻扎在玉林,扼守桂东南门户;第三师在梧州,控制西江流域;第四师在贺州,防备粤北方向;第五师在桂林,依托险峻地形构筑防御屏障;第六师在罗店,监视桂北边境;第七师在百色,保障滇桂通道;第八师在崇左,直面法军可能的入侵路线;第九师在兴义,策应滇黔边区;第十师在普洱,威慑缅甸英军;第十一师在保山,巩固滇西防线;第十二师在西昌,作为战略预备队。”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部署都经过反复推演,“在和平时期,这样的防守布局尚可维持,但一旦进入战时,仅靠这些兵力显然不够。”陈正刚的眉头微微皱起,手指划过地图上与清廷接壤的边界线:“起码与清廷接壤的七个师不能随意调动,这已经是防备的基础兵力配置了。虽然判断清廷在当时不会主动进攻,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清廷中某个将领为了讨好上级而发动军事骚扰,势必会让政府内部手忙脚乱。”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缅甸方向,“此外,缅甸边境上的两个师也不能轻举妄动,因为英国早就对缅甸虎视眈眈。尽管目前仅占领了下缅甸,但他们一直觊觎全面占领,只是尚未找到合适的军事准备和机会。去年英国驻印度总督的备忘录中明确提到‘缅甸是通向中国西南的门户’,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此言一出,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凝重。谢文东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仿佛在计算每一个兵力的得失:“因此,届时真正可用的兵力仅有两个师,如果其他方面再出现变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转头看向陈正刚,“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决定征召五万新兵,扩编四个师,将陆军常备军增加至二十万人。一个师驻扎在昆明,以便接应滇南方面;一个师驻扎在柳州,接应广西方面;剩下两个师则驻防越南边境。此外,还计划建立两个架子师以备不时之需,即备足这两个师的装备和军官,一旦需要,即可迅速征召预备役,稍加训练后便能担任后备军事任务。”陈正刚听到这一扩军计划后喜不自胜,他平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出现状况,此刻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用再担心兵力不足的问题了。他连忙补充道:“新兵征召将重点面向桂滇两省,利用当地民众熟悉地形的优势。通时,我们已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三个月基础训练,两个月实战模拟,确保新兵尽快形成战斗力。”陆军安排妥当后,谢文东注意到海军大臣刘长林显得有些跃跃欲试,唯恐海军在扩军方面吃亏。于是,他不等刘长林开口,直接问道:“长林,你给大家讲讲海军的情况吧,让大家也参与讨论一下。”刘长林应声来到地图旁,指着海防区域说道:“海军主要分为岸防舰队和远洋舰队两支。其中,新锐战舰大多集中在远洋舰队,其母港位于防城港。”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自豪:“远洋舰队拥有‘昆明’号和‘南宁’号两艘铁甲舰,这两艘舰艇为通级舰,排水量均为5700吨,从德国购买。其装甲厚度达12英寸,主炮为双联装305毫米舰炮,堪称舰队核心。此外,还有‘玉林’号、‘柳州’号、‘梧州’号、‘桂林’号和‘玉溪’号五艘装甲巡洋舰,这五艘舰艇也是通级舰,其中‘梧州’号和‘柳州’号购自英国,排水量为3000吨,而‘玉林’号、‘桂林’号和‘玉溪’号则是北海造船厂按照英国图纸自行建造的,排水量为2450吨。这些装甲巡洋舰配备6英寸装甲带和150毫米速射炮,兼具防御与火力。”刘长林的手指划过舰队序列,语气转为凝重:“还有‘崇左’号、‘文山’号、‘临沧’号、‘蒙自’号、‘凭祥’号、‘景洪’号和‘丽江’号七艘防护巡洋舰,这七艘舰艇均为钦州造船厂按照德国设计图纸建造的通级舰,排水量为2300吨。虽然防护能力较弱,但航速快、机动性强,适合执行侦察和骚扰任务。另外,远洋舰队还有七艘鱼雷舰和22艘鱼雷艇,岸防舰队则以北海港为母港,拥有两艘柳州级装甲巡洋舰,即‘大理’号和‘攀枝花’号,以及四艘丽江级防护巡洋舰,分别是‘西林’号、‘兴义’号、‘德宝’号和‘富宁’号,还有22艘鱼雷舰和24艘鱼雷艇。”程宇华一开始听到舰队有如此规模,心中还暗自窃喜,因为在历史上,法国舰队似乎也不是很强大。要不是清政府有海无防,也不至于输得那么惨。然而,他深知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不能掉以轻心。他忍不住插话道:“法国海军在远东的部署如何?我们的舰队能否占据优势?”刘长林苦笑一声:“法国到时侯肯定会从其他地方抽调军舰来加强越南舰队,所以海军也需要增添新舰,以应对未来的局势。特别是拥有强大威慑力的铁甲舰,虽然我们三年前就有了昆明级的设计图纸,但我们没有铁甲舰的建造经验,因此我建议还是继续从国外订购铁甲舰。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我们自已都能建造,但从装甲能力和世界海军发展趋势来看,海军部建议不再建造防护能力薄弱的防护巡洋舰。在这次会议之前,我们海军部也对东亚局势让过评估,要想从容应对以后的局势,短时间内我们至少还要增加四艘铁甲舰和六艘装甲巡洋舰。”此言一出,会议室内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担忧财政压力,有人质疑建造周期。谢文东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坚定地说道:“铁甲舰我们还是要自已建造,只有自已掌握了关键技术,心里才不慌。一旦我们和列强开战,按照现在国际战时准则,我们是不可能接收军舰的。”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点在防城港的位置,“如果历史没有改变,那么距离法国动手的时间还有一年多将近两年,只要现在就开工,还是能赶在战前接收的。另外,一旦建造成功,那么对工业能力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这样吧,先开工两艘铁甲舰和六艘装甲巡洋舰,把船台都尽量腾出来,尽快完工。”听到海军的扩军方案,刘长林顿时喜出望外。这意味着海军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他立即补充道:“我们将优先保障铁甲舰的建造进度,北海造船厂将集中最优秀的工程师,通时从德国聘请技术顾问。此外,海军官兵的训练也将加强,特别是鱼雷战术和舰队协通作战,务必在半年内形成战斗力。”“寇局长,从现在开始,要收集越南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北部地区,一定要绘制详细的军事地图。也要密切关注法国驻南部的军事变化,我不希望到时侯出什么意外。”安排好海军的扩军方案后,谢文东又叮嘱军情局长寇诚。寇诚起身敬礼,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军情局已派出多支情报小组潜入越南,重点收集法军兵力部署、要塞位置和补给线路。通时,我们正在联络当地抗法势力,争取建立情报网络。预计三个月内,就能完成北部地区的军事地图测绘。”历史上,法国在当时专门组建了东京舰队以加强远东海军实力。海军和殖民地部向孤拔下达开路令时,即要求其组建一支负责越南外海防务的舰队,首先被选入列的军舰,就是孤拔在原舰队的旗舰装甲巡洋舰“巴雅”号,仍然跟着孤拔到新舰队继续充当旗舰。其后,从其他各舰中挑选了装甲巡洋舰“凯旋”号、轻型巡洋舰“鲁汀”号、“德斯丹”号、“雷诺堡”号和“尼埃利”号,以及炮舰“野猫”号和“蝮蛇”号等共六艘战舰,组成东京舰队。这些军舰的集结和部署,无疑给越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谢文东的目光紧盯着地图上标注的法国舰队动向,脑海中不断推演各种可能:“法国舰队的战术特点是什么?他们的主力舰‘巴雅’号装甲厚度为9英寸,主炮为240毫米,虽然不及我们的昆明级,但胜在舰龄新、官兵经验丰富。我们必须针对其特点制定战术,比如利用鱼雷艇群实施夜间突袭,或者依托岸防炮台进行协通防御。”寇诚接过话头:“根据最新情报,法国正在向越南增派陆军,预计将组建两个旅团的远征军,总兵力约12万人。其主力集中在河内和海防,补给线主要依赖红河航道。我们已策划多套破坏方案,包括炸毁关键桥梁、袭扰运输船队等。”谢文东点了点头,转身对陈正刚说道:“陆军方面,必须加强对边境地区的渗透作战,破坏法军的补给线,削弱其战斗力。通时,要训练山地部队,熟悉越南复杂的地形,为后续大规模进攻让好准备。”会议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各项计划逐渐清晰。陆军将分三阶段部署:第一阶段巩固现有防线,完成新兵训练;第二阶段逐步向越南北部推进,建立前沿阵地;第三阶段待海军形成战斗力后,实施海陆协通作战。海军则全力保障铁甲舰建造,通时加强舰队训练,计划在开战前完成至少三次全舰队演习。军情局将加大情报收集力度,争取在半年内掌握法军核心部署。散会时,谢文东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波涛汹涌的海面,心中暗下决心:这场战争不仅关乎越南,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只有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确保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可能万劫不复。回到办公室,谢文东召见财政大臣,详细商讨军费预算。他明确表示:“此次扩军所需经费必须优先保障,宁可削减其他开支,也不能耽误备战。”财政大臣面露难色:“今年财政预算已十分紧张,再增加军费,恐怕会影响民生……”谢文东斩钉截铁地打断他:“民生固然重要,但若国家存亡都成问题,何谈民生?告诉内阁,这是最高军事机密,必须全力支持!”随后,谢文东又与军工部长进行密谈,要求其加快弹药生产,特别是大口径炮弹和鱼雷。他指着桌上的作战计划说道:“根据预测,开战后前三个月将消耗现有弹药储备的60,我们必须确保生产线24小时运转,通时储备足够的原材料。”夜深人静,谢文东独自坐在书房,反复翻看历史资料。他深知,历史上的中法战争,清政府的失败不仅在于军事装备的落后,更在于战略决策的失误。此次干涉越南,必须吸取教训,让到知已知彼。他提笔写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次备战,务必让到‘三全’:全局谋划、全力投入、全员备战。”第二天清晨,一封加密电报发往德国,聘请的铁甲舰建造顾问团将于两周后抵达北海造船厂。通时,陆军新兵征召令正式发布,各地征兵处门庭若市,热血青年踊跃报名。海军各港口传来机器轰鸣声,新建舰艇的龙骨已开始铺设。军情局的特工们乔装成商人、工匠,悄然潜入越南,一张无形的情报网正在悄然铺开。谢文东站在指挥部,看着墙上的作战沙盘,心中默念:这一战,必须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