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沉默的结局 >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速冻的恋爱林薇和张默的订婚,像一场被按了快进键的默剧。他们是通过亲戚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在茶馆,张默穿着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全程盯着茶杯里的茶叶打转,半小时里只说了三句话:嗯还好随便。林薇以为他只是腼腆,直到第三次约会——她提前半小时到餐厅,看见张默坐在窗边,对着手机屏幕自言自语,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走近了才发现,他在给游戏里的NPC写日记:今天天气晴,你在副本里被怪打了三次,下次我会保护你。你……在忙吗林薇坐下时,椅腿擦过地面发出轻响。张默猛地抬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手机啪地扣在桌上。没、没有,他眼神飘忽,刚在想工作。恋爱的十个月里,他们的聊天记录比水电费账单还简洁。-林薇:周末去看电影吗新上映的悬疑片评价不错。张默:不了,周末要给我的多肉浇水。-林薇:我妈问我们什么时候双方家长见个面张默:(三天后回复)都行。-林薇:今天我生日。张默:哦,生日快乐。最高效的一次对话,是订婚前提及彩礼。张默发来一张Excel表格,标题是《婚姻成本核算》,里面列着:彩礼建议5万元(含女方回礼预期)婚纱照预算3000元(团购套餐)婚礼酒席控制在10桌内(每桌标准不超过800元)。林薇盯着表格里女方需承担家电采购(冰箱、洗衣机)那一行,突然觉得眼睛发酸——原来她在他心里,只是一个需要拆分成本的项目。第二章:奇葩行为大赏张默的不懂人情世故,不是迟钝,是根本活在自己的次元里。场景一:葬礼上的时间管理林薇外婆去世,她哭着给张默打电话,问他能不能来殡仪馆帮忙。张默沉默了五分钟,说:下午我约了牙医,三点半结束,四点能到。那天他确实准时出现了,穿着一件印着卡通猫的卫衣,手里拎着一袋苹果。灵堂里,亲戚们都在低声啜泣,他却走到遗像前,把苹果放在供桌上,认真地说:奶奶,吃个苹果吧,很甜的。然后掏出手机,对着遗像拍了张照,发了条朋友圈:今天天气不错,来送别一位长辈。场景二:共享的隐私林薇第一次去张默家,发现他的电脑屏幕是亮着的,页面停留在她的微博主页——她三年前发的自拍下面,被他用红色批注标着:这里滤镜太重,显脸大这件衣服颜色老气,不适合你。更让她头皮发麻的是,他的书架上摆着一个恋爱档案盒,里面有她随手丢的奶茶杯吸管、聊天记录截图打印件、甚至她某次感冒时擦鼻子的纸巾(被他用塑料袋单独包装,贴标签:林薇生病时的纸巾,2024。3。15)。这些……是什么林薇声音发颤。张默一脸得意:这是我们爱情的见证啊!等老了拿出来看,多有意义。场景三:十个月一次的聊天他们的聊天频率,精准得像月经周期——平均每10个月深度交流一次。第一次是确认关系时,张默发来一条500字的消息,标题是《关于确立恋爱关系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分点论述了双方年龄匹配度家庭背景相似度未来子女教育规划,最后一句是:综上,建议尝试交往。第二次是订婚前夕,张默突然约她在公园见面。林薇以为他要浪漫告白,结果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计算器,边按边念:我们认识302天,见面12次,你主动发消息87条,我主动23条,通话时长总计1小时23分钟。数据显示,我们的互动效率符合普通情侣标准,可以进入订婚流程。林薇看着他镜片后毫无波澜的眼睛,突然笑了——原来她在他的世界里,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第三章:退婚的导火索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订婚宴前的宾客名单事件。张默把打印好的名单递给林薇,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十几个名字,旁边写着禁止邀请。林薇一看,全是她的闺蜜和发小。为什么不让她们来她们会捣乱。张默一脸严肃,上次你生日聚会,那个穿黄色裙子的女生(林薇最好的朋友),一直对你挤眉弄眼,肯定对你有意思,我不允许她出现在我们的订婚宴上。她是我闺蜜!而且她有男朋友!那也不行,张默固执地说,我的订婚宴,必须由我掌控所有变量。那天晚上,林薇躺在床上,翻看着他们的聊天记录——最新一条是三天前,张默发来的:下周三下午2点,在民政局门口集合,带好户口本。没有要不要,没有好不好,只有不容置疑的通知。她突然想起介绍人说的话:张默就是老实,不懂浪漫,但人靠谱。靠谱林薇笑出了眼泪。一个把爱人当数据、把隐私当战利品、把人情当累赘的人,哪里靠谱第四章:无声的告别退婚那天,林薇没有哭闹,只是把订婚戒指放在了张默的恋爱档案盒里,旁边附了一张纸条:张默:你说我们的互动效率符合‘普通情侣标准’,但爱情不是Excel表格,婚姻不是项目报告。你收集我的纸巾,分析我的微博,计算我们的见面次数,却从来没问过我:今天开不开心累不累你不懂人情世故,不是因为迟钝,是因为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别人都当成你‘人生程序’里的NPC。可惜,我不想当NPC。祝你以后找到一个愿意被你‘归档’的人。林薇她没有等张默的回复。走出他家小区时,阳光正好,林薇深吸一口气——原来摆脱一个奇葩的最好方式,不是争吵,而是像删除垃圾文件一样,干脆利落,不留痕迹。《对牛弹琴的恋爱》第五章:错位的浪漫暴击张默不是不懂讨欢心,只是他的浪漫永远精准踩在林薇的雷区上。事件一:情人节的实用主义礼物2月14日,林薇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快递箱。拆开后发现是20包抽纸、10卷垃圾袋,还有一张打印的便签:根据你的购物记录,这些是消耗品,比玫瑰花实用。PS:抽纸选了无香型,避免你打喷嚏——数据显示,你对花香过敏的概率是37%。data-fanqie-type=pay_tag>林薇捏着那张写满理性关怀的便签,想起闺蜜收到的99朵玫瑰和手写情书,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过敏是真的,但她更想要一句节日快乐。事件二:生日宴上的人生导师林薇28岁生日,请了三个闺蜜来家里吃饭。张默破天荒提前到场,手里拎着一个蛋糕盒。林薇刚想感动,他却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盒子——里面不是蛋糕,是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扉页上用宋体五号字写着:建议每天阅读10页,三个月内完成职场晋升计划。附:你的2024年KPI完成度仅68%,需加强时间管理。闺蜜们的笑容瞬间凝固。林薇看着张默一脸我为你好的认真表情,第一次在朋友面前红了眼眶:张默,今天是我生日。我知道,他推了推眼镜,所以才送你提升自我的工具书,这比吃蛋糕有意义。事件三:聊不到一起的跨次元对话他们唯一一次超过10分钟的聊天,发生在订婚宴前的试菜环节。林薇指着菜单:这个松鼠鳜鱼不错,酸甜口的,长辈应该喜欢。张默掏出手机,点开一个养鱼论坛:鳜鱼属于鲈形目,繁殖期在5-7月,现在是10月,属于非繁殖季捕捞,不符合生态保护原则。建议换成豆腐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比鳜鱼高12%,且成本低30%。林薇深吸一口气:我是说味道,不是营养成分。张默:味道是主观感受,数据才是客观标准。林薇看着他手机屏幕上鳜鱼养殖技术讨论区的标题,突然觉得疲惫——他们聊的从来不是同一件事。她聊的是喜欢开心氛围,他聊的是数据成本可行性。就像她在说中文,他在说二进制代码。第六章:社交场合的隐形人张默的不懂人情世故,在多人场合会进化成社交灾难。场景一:闺蜜的婚礼林薇作为伴娘,特意提前叮嘱张默:见到新人要说‘新婚快乐’,递红包时双手递。结果张默在签到台掏出一个信封,当着新娘的面数了三遍钱,然后说:按市场价,伴娘红包标准是200元,我额外加了50元,因为你今天穿高跟鞋,劳动强度增加。新娘的笑容僵在脸上,旁边的伴郎团憋笑憋到发抖。林薇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张默却一脸无辜:我说错了吗这是事实。场景二:家庭聚餐的冷场王第一次去林薇家吃饭,林妈妈热情地给他夹菜:小张,尝尝这个红烧肉,我特意给你做的。张默放下筷子,从包里掏出一个便携秤:谢谢阿姨,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65克,这块肉的脂肪含量约23克,我今天已经吃了42克,不能再吃了。饭桌上瞬间死寂。林爸爸放下酒杯,尴尬地打圆场:年轻人讲究健康是好事……叔叔您也超标了,张默突然转头看向林爸爸,您刚才喝了两杯白酒,酒精含量约30克,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0%,长期如此会增加肝脏负担。那天的晚餐,在林薇父母这孩子是不是有点毛病的眼神里,提前结束了。第七章:聊不到一起的终极证明退婚前的最后一次见面,林薇约张默在第一次见面的茶馆。她想做最后一次努力:张默,我们能不能像正常情侣一样聊天比如……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张默沉默了半分钟,掏出手机打开日历: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星期三,天气晴。我的日程:7:00起床,7:30吃早餐(全麦面包+鸡蛋),8:30到公司,12:00午餐(食堂的青菜炒肉,没吃肥肉),18:00下班,现在在这里见你。数据显示,今天的工作效率比昨天提高12%,因为没有摸鱼。林薇看着他像报流水账一样念完,突然笑了:我不是要听你的日程表,我是想问你……开不开心张默愣住了,镜片后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茫然:开心这是主观情绪,无法量化。那一刻,林薇彻底明白了——他们之间隔着的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是不会讨欢心,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活在有温度的人间,会为一朵花开开心,会为一句话难过;而张默活在冰冷的数据里,所有情绪都被换算成概率效率可行性。她站起身,把订婚戒指放在桌上:张默,我们不合适。张默盯着戒指,眉头紧锁:为什么我们的匹配度分析报告显示,综合得分是78分,属于‘良好’等级。林薇没有回答。她只是转身走出茶馆,阳光洒在身上,暖得像一场迟来的救赎。《分手后的账单式复仇》第八章:Excel里的爱情清算林薇退婚后的第三天,收到了张默发来的28页PDF文件,标题是《恋爱期间财务支出明细及返还申请》。第一部分:彩礼及贵重物品(要求全额返还)-彩礼5万元:附银行转账记录截图,标注用途:订婚彩礼。-金项链一条:附购买发票照片,手写备注此为以结婚为目的赠与,现婚姻目的未达成。第二部分:日常消费(要求按比例返还)张默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注了每一笔支出:-奶茶费:共37笔,合计896元。每次均为女方主动要求购买,应承担60%(附外卖订单截图,其中22笔是林薇请他喝的,但未被计入)。-电影票:4张,合计280元。女方选择的影片类型为爱情片,与男方兴趣不符,应全额承担。-打车费:12次,合计316元。其中8次为女方单方面出行,需返还对应金额。最离谱的是时间成本折算:他按自己的时薪(税后50元小时)计算了10个月恋爱期间的陪伴费用,共计120小时×50元=6000元,要求林薇补偿男方因恋爱损失的工作时间。第九章:证据链里的窒息操作为了证明钱是借的不是送的,张默开始疯狂甩证据:-聊天记录断章取义:把林薇说这个月工资还没发,你先帮我垫下房租的记录截图,隐去后面下周还你的承诺,标注女方承认借款事实。-消费小票分类归档:连林薇感冒时他买的9。9元感冒药,都被归类为非自愿支出,附言女方未告知自身健康状况,导致男方额外消费。-证人证言:他妈妈发来一段录音,背景音里夹杂着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我儿子说了,那钱都是借给你的!你不退就是骗婚!最让林薇哭笑不得的是,他甚至统计了两人微信聊天时的表情包使用次数:女方发送表情包共计237个,男方仅58个,精神付出不对等,建议折现补偿。第十章:当法律条文遇上奇葩逻辑林薇咨询律师后,整理了一份《反驳说明》:1。彩礼及金项链:同意返还,已通过银行转账退回5万元,并约时间归还金项链。2。日常消费:奶茶、电影票等属于恋爱期间自愿赠与,且部分为共同消费,法律不支持返还。3。时间成本及表情包补偿:无法律依据,属于无理要求。张默收到反驳后,立刻发来新的邮件,标题是《关于证据补充及法律依据援引》。他复制粘贴了《民法典》第657条赠与合同定义,却刻意隐去了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的前提——而他主张返还的消费,早已权利转移。第十一章:最后的数据绑架眼看协商无果,张默开始每天给林薇发倒计时提醒:-距离彩礼返还截止日还有3天,逾期将产生每日0。05%的滞纳金(按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已联系公证处,准备对‘女方恶意拖欠’行为进行证据保全。林薇忍无可忍,拉黑了他所有联系方式。没想到第二天,她收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是张默用Excel做的情感伤害数据分析:根据恋爱期间女方发送的‘嗯’‘哦’等敷衍性回复次数(共计156次),推算男方精神损失程度为‘中度’,建议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末尾还附了一张他的自拍:穿着格子衬衫,举着写有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纸牌,背景是他那排贴着标签的多肉植物。《对牛弹琴的恋爱》终章:数据废墟上的告别第十二章:公司楼下的Excel抗议林薇拉黑张默的第七天,刚走出地铁口就被一阵闪光灯晃了眼。公司大楼前的广场上,张默穿着印着理性维权四个大字的文化衫,举着一块1。8米长的KT板——上面贴满了Excel表格的打印件,用红笔圈出每一笔待返还金额,甚至标注了计算公式:总欠款=彩礼5万+金项链0。8万+日常消费0。3万+时间成本0。6万+精神损失费2万=8。7万元(附:折现率参考2024年国债收益率2。85%)他身后跟着两个举着手机直播的男生,镜头怼着林薇的脸。张默看见她,立刻举起喊话器:林薇女士!请履行还款义务!你的违约行为已导致我的情感数据库出现37处错误代码!保安试图阻拦,张默掏出打印好的《宪法》第35条: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这是公民基本权利!围观人群越来越多,有人开始拍视频发朋友圈,标题是奇葩前任举Excel讨债,程序员的浪漫你不懂。林薇攥紧手提包,指甲掐进掌心。她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张默时,他穿着白衬衫站在图书馆的书架前,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身上,干净得像一道数学公式。那时她怎么也想不到,这道公式有一天会用最难看的方式,把她的生活拆解成冰冷的数字。张默,我们去派出所谈。她走到他面前,声音抖得像风中的树叶。张默按下暂停键,对着镜头比了个OK手势:接受调解!但数据不会说谎!第十三章:派出所里的逻辑陷阱调解室里,张默带来了一个20寸的行李箱,打开后全是文件:-按时间排序的消费小票(用长尾夹分类,标注自愿支出被迫支出争议支出)-聊天记录打印版(用荧光笔标出所有林薇说谢谢麻烦你的句子,证明女方承认债务关系)-自制的《情感投入量化表》(给每次拥抱、牵手、甚至微信秒回都标上了情感值,总分100分,现在要求林薇返还85分对应的物质价值)警察看着这堆证据,表情从严肃变成震惊,最后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张先生,恋爱期间的小额消费属于赠与,法律不支持返还。但她浪费了我的时间!张默突然站起来,指着表格里的时间成本一栏,我的时薪50元,陪她逛街20小时,看电影8小时,合计1400元!这是机会成本!那你陪她的时候开心吗警察突然问。张默愣住了,镜片后的眼睛眨了眨:开心这是主观情绪,无法量化……无法量化就不能算钱。警察合上笔记本,彩礼和金项链,林女士已经同意返还。其他诉求,不予支持。张默的脸瞬间涨红,像被输入了错误指令的机器人:不!数据显示……数据不是一切。警察打断他,感情里没有Excel,只有‘愿意’和‘不愿意’。那天走出派出所时,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张默抱着他的文件箱,像抱着一座倒塌的数据大厦。林薇把装着金项链的首饰盒放在他手里:张默,我们两清了。他没有接,只是盯着地面上的光斑,喃喃自语:为什么匹配度78分的感情会失败算法明明显示……林薇转身离开,没有回头。她知道,张默永远不会明白——感情不是代码,不能debug;人心不是数据库,无法用SQL语句查询;而她要的从来不是匹配度,是某个加班的深夜,他会说别太累,而不是你的工作效率需优化;是某个下雨的周末,他会说我们在家看电影吧,而不是雨天打车费用比晴天高40%。第十四章:废墟上的春天三个月后,林薇在闺蜜的婚礼上再次见到张默。他是作为新娘公司的技术顾问被邀请的,穿着依然是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正在调试现场的音响设备。林薇端着香槟站在角落,看着他对着调音台皱眉的样子,突然觉得很陌生——那个曾经让她心动的公式少年,原来只是她想象中的倒影。婚礼进行到一半,张默突然走到台前,接过主持人的话筒:抱歉打扰,我有个数据要更正。全场安静下来,林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关于‘恋爱匹配度’的算法,他推了推眼镜,屏幕上突然跳出一张新的表格,之前的模型忽略了‘情绪变量’和‘非逻辑行为权重’。最新修正后的匹配度,我和林薇女士只有23分。台下哄堂大笑,新娘笑着打趣:张工,你这是公开道歉吗张默的耳朵红了,第一次在众人面前露出局促的表情:不是道歉,是数据修正。之前的模型有bug。他顿了顿,看向林薇的方向,声音很轻,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林薇举起酒杯,对着他的方向遥遥一敬。阳光透过教堂的彩绘玻璃落在她脸上,暖得像一场迟来的救赎。她想起张默最后发给她的那条微信:我重新写了算法,加入了‘共情因子’和‘非理性偏好’。也许有一天,我能学会‘浪费时间’陪一个人看星星,而不是计算星星的运行轨道。她没有回复。有些故事,不需要续集。尾声:没有Excel的生活林薇删掉了手机里所有和张默有关的照片,却在某个整理旧物的下午,翻出了一张泛黄的电影票根。那是他们第一次约会时看的《星际穿越》,票根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黑洞的引力会扭曲时间,但爱不会。——墨菲定律字迹歪歪扭扭,是张默的笔迹。原来那个只会说数据才是客观标准的男生,也曾偷偷相信过爱这种无法量化的东西。林薇把票根夹进日记本,合上本子的瞬间,窗外的玉兰花正好开了。她想起警察说的那句话:感情里没有Excel,只有‘愿意’和‘不愿意’。是啊,她愿意在某个阳光很好的下午,和一个懂她笑点的人,一起浪费时间发呆;愿意在某个下雨的夜晚,和一个会说别害怕的人,一起听雨声;愿意相信,有些东西比数据更温暖,比算法更可靠——比如一个拥抱的温度,一句我懂你的重量,和某个普通人眼里,藏着星光的眼神。这就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