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空有一腔孤勇是什么意思 > 14(第1页)

14(第1页)

14苏清辞回到吉城后,又拿下了相邻的榕城。就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她收到了姜帝的圣旨。姜帝特意将庆国与姜国交界处的三座城池划为苏清辞封地。苏清辞成为手握庆国五座城池,姜国三座城池的明华公主,封地命名为云州。她在姜国皇宫留了几月,不顾姜帝的挽留,交了虎符,当即赶往自己的封地。苏清辞抵达云州时,正值初夏。因是边境之城,多有灾害及匪盗,田埂间尽是荒芜,村落里十户九空,仅存的百姓面黄肌瘦,见了她的仪仗,竟吓得躲进草屋。她当即下令撤去仪仗,换上粗布衣衫,带着两名亲兵走访村落。在云州最偏的清溪村,她遇见了拄着拐杖的老农张阿公,老人家里只剩一个患眼疾的孙儿,米缸空得能见底,唯一的存粮是窖藏的发霉薯干。“公主,不是我们不种粮,”张阿公抹着眼泪,“河渠堵了三年,天旱时浇不上水,下雨时又淹田,种了也是白种啊!还有横行的盗匪,姜国和庆国军队哪里会管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死活……”苏清辞蹲在干涸的河渠边,指尖捻起结块的泥土,沉默半晌后开口:“阿公放心,不出三个月,我定让河渠通水,还你们能种的田。”接下来的日子,她成了云州最忙的人。清晨带着百姓疏通河渠,正午顶着烈日丈量河渠走向,傍晚还得蹲在油灯下画水利图。闲暇时,她在临时搭建的棚屋教大家辨认粮种,还会跟着老中医学习辨认草药,编订医方分发给各村。亲兵劝她:“公主身份尊贵,何必亲力亲为。”她却笑着摇头:“当年在军营,我连马粪都铲过,这点苦算什么?”在她入云州后的第二个月,云州遭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一伙匪盗洗劫了一个村子,抢走了粮种,却未伤一人。消息传到苏清辞耳中,她思忖片刻,翻出云州舆图,看到盗匪盘踞的山头周边的三个荒村时,便知道这些盗匪多半是当地百姓,为生计所迫。好在他们手上没有沾过人命,还有救。苏清辞当即亲自带军队前去招安,她独自一人入营寨,说动了老族长,这才将落草为寇的村民们拉了回来。听闻苏清辞这一番做派,周围几波盗匪纷纷主动投诚,乱世之中,能得一方安宁便是极大的幸运,能吃饱谁想当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亡命之徒!至此,云州匪患彻底平息,明华公主的名号也传遍了姜国与庆国。云州的夏夜闷热,她常坐在河渠边的石头上,看着百姓挑着水桶来回浇水,孩童在田埂上追逐打闹,眼底渐渐有了暖意。半年后,云州变了模样。田埂间绿油油一片,偶有白鹭落在田边啄食,不再是往日那般寸草不生的模样。城里城外都建起了医馆,每月都有大夫到村子里巡诊。村口搭起了学堂,学堂里坐满了孩童,朗朗书声传出,让村民看到过好日子的希望。偶尔,她会收到姜王派人送来的书信,问她是否需要帮忙,她总回“一切安好,勿念”。有人提起庆国,说“庆国新帝年幼,朝政由太傅把持,前帝萧珩不知去向”,她也只是淡淡点头,继续手里的活计。萧珩于她,早已是过眼云烟,如同身上的旧伤,虽曾疼痛,却已结痂痊愈。这天傍晚,苏清辞坐在府中院子里,看着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升起,孩童的嬉笑声顺着风飘过来。她指尖又摸了摸腰间姐姐的旧帕,那是姐姐最得意的绣品,她不舍得卖,便留了下来,当个念想。她想,若是姐姐还在,定会为她高兴吧。她端起茶盏浅啜一口新制的清茶,而后躺在躺椅上,看着天空飞过的鸟儿,忽然觉得心里无比踏实。这一刻,没有帝王的算计,没有战乱的阴霾,只有满院花香与远处的烟火气。这正是她想要的自由与安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