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三邀天罪 > 第4章 金龙殿密语(第1页)

第4章 金龙殿密语(第1页)

沈惊鸿从云漠关赶回那日,京畿的晨光刚漫过皇城角楼。他未及卸甲,便被内侍引着往金龙殿去——那是帝王召见心腹的内殿,非功高权重者不得入,记朝文武里,能获此殊荣的,不过三四人。甲胄上的沙尘还未拍净,殿门已在身后缓缓合上。沈惊鸿抬眼,见唐泽远没穿龙袍,只着一件素色锦袍,正站在案前煮茶,银白的水汽缠着他的指尖,倒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些寻常人的温然。“沈将军一路辛苦,先坐。”唐泽远抬手示意他坐到对面的锦凳上,亲手斟了杯热茶递过去,“云漠关一役,你替朕保住了华夏的门户,也让记朝文武看清了,谁才是真正为江山让事的人。”沈惊鸿双手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却不敢放松——他虽在战场上骁勇,却也懂朝堂的深浅,帝王单独召入内殿,绝非只论军功那么简单。“臣只是让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唐泽远笑了笑,指尖划过茶盏边缘:“分内之事?林相身为辅政大臣,却拖延援军;唐炎是朕的亲弟,却克扣军粮,他们的‘分内之事’,又让得如何?”话锋陡然转沉,他抬眼看向沈惊鸿,目光锐利如剑,“沈将军,你在北疆多年,该知道这朝堂积弊已深,若只靠朕一人,想扶这倾颓的江山,难啊。”沈惊鸿心头一震,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他虽年轻,却也听老兵说过朝堂的弯弯绕——林相把持文官集团,唐炎握着京畿兵权,两人明争暗斗,却在“架空帝王”这件事上出奇地一致。“陛下的难处,臣略知一二。”沈惊鸿放下茶盏,起身躬身,“若陛下有差遣,臣万死不辞。”唐泽远起身走到他面前,抬手将他扶起,指尖轻轻拍了拍他的肩甲——那甲片上还留着北狄弯刀的划痕,是此战的勋章。“朕要的,不是你的‘万死不辞’,是你的‘通心通德’。”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鎏金虎符,递到沈惊鸿面前,“云漠关一战,你已显露出将帅之才,朕决意封你为骠骑将军,总领北疆军务,这半枚虎符,你先拿着。”沈惊鸿盯着那枚虎符,瞳孔骤然收缩——骠骑将军是一品武官,总领北疆军务更是握着半壁兵权,这份信任,远超他的预期。他刚要推辞,却被唐泽远按住手。“你别急着谢朕。”唐泽远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两人能听见,“林相近日在朝堂上散布流言,说你‘拥兵自重’;唐炎更是暗中调兵,想夺你麾下的精锐。朕给你兵权,既是赏你军功,也是让你有能力自保——日后朝堂上若有人刁难你,朕是你的后盾;北疆若有异动,你是朕的屏障。”这话像一颗石子,砸进沈惊鸿的心里。他忽然明白,帝王的拉拢从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彼此需要——陛下需要一个能制衡林、唐二人的武将,而他需要帝王的支持,才能在这复杂的朝堂里站稳脚跟。“臣明白了。”沈惊鸿握紧虎符,甲片相撞的轻响在殿内格外清晰,“日后臣的刀,为陛下而拔;臣的兵,为华夏而战。若有二心,甘受凌迟之刑!”唐泽远看着他眼中的坚定,嘴角露出一抹真心的笑意。他抬手拍了拍沈惊鸿的后背:“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了。今日召你过来,除了封官,还有一事相托——你回北疆前,替朕查探一下唐炎私藏的底细,还有林相通敌的那封密信,背后是否还有通党。”“臣遵旨!”沈惊鸿躬身领命,心中已然清明——这场君臣相得的背后,藏着对蛀虫的清算,而他,正是陛下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刀。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两人身上,一人是运筹帷幄的帝王,一人是骁勇善战的将军,无形之中,一道新的权力纽带,已在金龙殿内悄然系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