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残骸原唱 > 【宁】第一章,童谣——183年(第1页)

【宁】第一章,童谣——183年(第1页)

光和六年的夏天,是在苦味里泡着的。桑葚是苦的,野菜粥是苦的,连喝下肚的水,都带着一股泥腥气的苦。只有岳哥哥偷偷分我的那半块麁饼,嚼到最后,好像能品出一点点几乎察觉不到的、粮食本身的甜。那天之后,我总忍不住偷偷去找他。我们常坐在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离得不算近。大多时侯都不说话,只是看着龟裂的田地和灰蒙蒙的天。有时侯,我会小声哼阿娘教我的童谣。那调子软软的,和阿娘病倒前的声音一样。“月光光,照地堂,田埂边,稻谷香。金窝窝,银窝窝,比不上咱家草窝窝……”我哼得断断续续,词也记得不全。岳哥哥就安静地坐在旁边听着,手里无意识地捻着一根枯草。他眉头不像之前拧得那么紧了。有一次,我哼完,他忽然低低地说:“……真好听。”我心里像被羽毛挠了一下,痒痒的,暖暖的。我想让他多听点。“我还会别的呢!”我献宝似的,又哼起另一首。正哼着,他大概是坐久了想挪动一下,牵动了背后的伤,嘴里轻轻“嘶”了一声,脸色瞬间白了白。“岳哥哥,你怎么了?”我吓了一跳。他立刻摇头,想把身子坐直,动作却有些僵硬。风吹起他背后单薄的衣衫,布料紧紧贴在他背上,隐隐勾勒出几道隆起的棱子,颜色深一块浅一块。我愣住了。我想起那天晚上听到的闷响和岳伯伯的吼声。那不是第一次了。我知道,是因为那半块饼。心里的那点暖意,一下子被冷风吹散了,只剩下酸涩。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童谣也哼不下去了。他低着头,不看我。从那以后,我哼童谣的声音更小了,怕被旁人听见,又怕……一点声音都没有,这苦日子就更难熬了。阿娘的病,并没有因为那碗桑葚汤而好转。她开始咳,起初是压抑着的闷咳,后来便止不住,一声接一声,好像要把五脏六腑都掏出来。脸色从蜡黄变成了一种灰败的颜色,躺在那里,薄得像一张纸。我把自已偷偷省下的一小撮麁饼碎末,混在野菜糊里想喂她,她却连吞咽的力气都没有了。糊糊顺着嘴角流下来,混着灰败的皮肤,看得我心口像被什么东西死死攥住。“宁……宁儿……”她偶尔会清醒片刻,枯柴一样的手紧紧抓着我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眼睛望着我,里面是浓得化不开的担忧和不舍,“我的……宁儿……以后……怎么办……”我只会哭,用力摇头,把脸埋在她滚烫的手掌里。最后一个晚上,她没有再咳,异常地安静。油灯如豆,在她深陷的眼窝里投下摇曳的阴影。她望着我,嘴唇无声地动了动,像是想再哼一遍那首“月光光”,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然后,那只一直攥着我的手,猛地一松,重重地落了下去。眼睛,还半睁着,望着破旧的屋顶,或者说,是望着屋顶之外,我再也看不见的什么地方。世界,在那一刻,彻底安静了。连窗外的风声,都停了。我没有立刻哭出来,只是呆呆地看着她,看了很久。伸出手,想把她睁着的眼睛合上,指尖触到那尚且残留一丝温热的眼皮,却像被烫到一样缩了回来。“阿娘?”没有人回答。“阿娘……”我又喊了一声,声音在空荡的屋子里打了个转,沉甸甸地落回我自已身上。直到天色微亮,第一声鸡啼撕破死寂。我才终于扑到那具已经开始僵冷的身體上,放声大哭。那首再也无人应和的童谣,连通阿娘最后那无声的凝视,和她手掌里最后一点温度,一起沉进了光和六年夏天最深最冷的黑暗里。我再也没有阿娘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