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探花一定要帅吗 > 第42章(第1页)

第42章(第1页)

太子算不上胖,但是脸上腮肉松弛,眉目因为长久习惯自然耷拉着,跟没睡醒似的,穿这一身宽大的赤金东宫朝服,站在几个高挑挺拔的兄弟之中,便显得有些痴肥。尤其是此话一出,有些人更是暗自鄙笑,尤其是当着各国使节的面,气氛一度尴尬。太子也察觉到自己方才的话有些不妥,想起不久前也是因为举止不端失了皇家威仪被父皇叫到显阳殿一番痛骂,阴影巨大,瞬间脸色涨红,嘴唇颤抖着不知道说什么好。“太子实在是过于谦虚了。”老三辽东王萧承平忽然含笑开口道:“东宫詹事都是陛下为太子千挑万选的贤者,我瞧着方才詹事那首出塞写的就更好,平仄抑扬顿挫,韵脚也朗朗上口。”“三弟说的是,其实都,都很好。”太子淹了口唾沫,额头沁出冷汗来。三弟向来与二弟要好,如今突然意味不明似乎向着自己说话,太子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瞧着他似笑非笑的模样,心中止不住的害怕这兄弟两人是否又合谋着捉弄他叫他下不来台,心中反复捉摸不定,额头上沁出的冷汗越发的止不住,一直到一旁的内侍提醒自己,他才惊觉所有人还等着自己发话。可是要说什么呢?他大脑一片空白,后背汗毛树立,僵硬在原地,耳朵里好像钻进了一只秋天的蝉,活不久了,尖锐凄惨的尖叫着,丹阳王等人鄙夷的细微表情也变得极其的缓慢,像是皮影戏里的妖魔鬼怪。一旁一直冷眼旁观的萧承稷忽然开口道,“太子殿下要不再看看其他人做的诗,还有十几章没看过,今日各国使节们远道而来,盛会相聚,自然都期盼着一饱眼福。”一语惊醒梦中人,太子猛地松了口气,干声道:“正是。”他强自整理好表情,微笑着对身边的几位使节重新介绍起来,各国使节听得认真,太子瞧着他们不似笑话自己的模样,心也安定下来。走到萧瑾瑜身边时,太子显然已经讲方才的不快忘了大半,又有人有心抬举,也大胆了许多,也能与使节谈笑起来,“瑾瑜从小只喜欢舞刀弄枪,本宫倒是不知道他竟然还能作诗,若是做得不好,大家也不要笑话才好。”众人笑起来,萧瑾瑜恭敬的将手里的诗递了过去,太子先是笑着扫视了一眼,很快,笑容渐渐顿了下来,神色也认真起来。魏徵在一边打量着纸上的诗,看了片刻后,拊掌叹道:“好诗。”其余几国使节也都纷纷看过来,神色各异。“——醉揽长鲸吞瀚海,倒悬银河洗刀环——”“——莫道庸关无血性,西风卷甲破柔然——”“尤其是这一句。”魏徵低声念着,神色认真:“若非心中有丘壑,如何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气势蓬勃,遒劲有力。”“看了一圈,这最后两句,乃是今晚之冠。”柔然使节听见这句,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来。赫连铮意味深长的笑起来,鹰隼一样精锐的眼睛里不光没有被冒犯的气恼,反而有一丝赞扬与另眼相看,看向萧瑾瑜的视线里多了一丝认真的审视。他受父汗之命出使晋国,这些日子一路游来,早已经被这些所谓的繁华天朝的温柔乡腻得有些乏味,今日这诗会依旧是那些陈词滥调,原本都有些昏昏欲睡。柔然皇族自小都在马背上长大,他赫连铮更是五岁便能上马拉弓,他早已经有些不耐烦,如今得见这首还算有几分“血性”的诗,忍不住笑道。“你们汉人就喜欢写诗,今日一晚上听来,都是些逢迎媚上的陈词滥调,咿咿呀呀无病呻吟,如今总算是能看见个精神点的。”赫连铮自顾自的看着这首诗,“那个什么卢先生王郎君的,我瞧着十首加起来也比不上这一首。”晋国众人听完神色早已经有些挂不住,其他几国均是似笑非笑。丹阳王脸色一沉,“诗文百家争鸣,各有千秋,岂是看几眼就能胡乱定论的。”赫连铮哂笑一声,嘲讽之意思不言而喻。丹阳王吃了个软钉子,脸色铁青,辽东王瞧着脸色,没有说话。太子因为赫连铮一番言论有些不快,却看见丹阳王吃了个瘪,心中又有些痛快起来。“瑾瑜果真是长进了。”太子感叹道:“有这样的才华与武功,应当早些进朝廷为国效力才是,明日本宫便上书陛下,安排你入军营历练。”朝廷军队隶属不同,太子开口,自然是要安排他入东宫麾下的军队。丹阳王面色越发怪异,却又不好发作。当初要将萧瑾瑜安排进自己的亲卫营,便是有将雍王府的势力提前纳入麾下的意思,如今被太子这番阴差阳错的横插一脚,又受了柔然蛮子一顿羞辱,在幽州蜀国与楚国使节面前丢了面子,早已经气得脸色铁青。萧瑾瑜不方便开口应下,直到头顶传来萧承稷淡淡的声音。“太子殿下都已经发话,还不谢恩?”萧瑾瑜只好作无奈状应下。萧承稷瞥了一眼纸上那首萧瑾瑜“所作”的诗,视线扫过早已经躲到远处廊下的魏良时,唇角勾起一抹笑,“瑾瑜文武兼修,果然是长进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