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看着家人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很是欣慰。“不出意外的话,鲁二虎以及刘旺、刘成文、陈凯等主犯都要受到重判,不死怕也要老死在监狱里,到时候这事儿也算是翻篇了。”他顿了顿,又想起了林墨白的事,随即看着周卫平说道:“大哥,我还有个事想跟你说说,你有时间吗?”“啥事儿,你说!”周卫平道。“林墨白最近在村里的处境不太好,不少社员和知青都排挤他、孤立他,这事儿你知道吗?”周卫国道。“没注意,有这事儿?”话音刚落,就听大嫂便接过了话茬说道:“那还不是因为他之前跟刘家有牵扯,现在刘旺一家倒了,别人自然不待见他了。”周卫国当即说道:“可他也是受害者啊,那是被刘家父女逼的,现在村里人这么对他,跟往他伤口上撒盐有什么区别?”这事儿轮到谁身上都不好受,万一林墨白又黑化了怎么办,那可真是要死人的。周卫平听了,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叹了口气说道:“我也听说了一些,只是没想到这么严重。”“林知青也不容易,来村里插队这么久,一直本本分分的,这次也是被刘家给牵连了。”周卫国点了点头说道:“刘家已经受到了惩罚,这事儿也就到此为止了,不要因为心里的成见,伤害其他无辜的人。”“你放心,明天上工的时候,我就跟社员和知青们好好聊聊,让大家多体谅体谅林知青,保证以后不会再有人拿这事蛐蛐他。”周卫平语气坚定的说道。“大哥,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又聊了一会儿,眼看时间不早了,周卫国才回到自己的西屋。不过回到西屋的他,并没有立刻躺下。而是从包里拿出机械厂的生产报表和自己记录的调研笔记,摊在炕桌上,借着煤油灯发出的微弱光亮,开始起草厂里的提速增效方案。灯光下,他的笔尖在稿纸上飞速舞动。脑海里不断回忆着白天在车间时发现的问题,零件运输的瓶颈、物资短缺导致等待时间长、零件运输距离远造成效率低、核心部件无预检修浪费工期这些痛点,都指向“等、靠、要”的被动模式。“要解决这些问题,得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周卫国自言自语,笔尖在稿纸上划出两道横线,分别写上“管理革新”和“技术革新”。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任何改革都得披上“政治正确”的外衣。于是先在“管理革新”下写“学大庆,建制度”几个字,核心是“计划执行预察制”,提前一个月倒推零件需求,库存低于安全线就催货。至于话术嘛,得用“学习大庆人‘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认真精神”。此外还要优化生产流程,把总装车间划分为动力总成、传动系统等区域,零件提前配送技术革新方面,周卫国想到变速箱安装难题,写下“土设备攻关小组”,首要项目是“轮胎安装助力器”,用废料做杠杆式工具。他一边写,一边在心里琢磨:方案要贴合时代背景,还要兼顾实用性,方便厂领导接受,并顺利推进。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屋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周卫国偶尔停下来,揉一揉发酸的手腕,喝一口凉透的开水,但急着又继续埋头书写。他知道,这份方案不仅关系到机械厂的生产效率,更关系到他在厂里的立足。只有做出成绩,才能更好地保护家人,给沈南意一个安稳的未来。不知不觉,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了凌晨一点,一份《关于深入开展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的革命倡议书》终于完成。周卫国把稿纸通读一遍,修改了几处措辞,确保每一条都符合时代语境,才满意地收起来。当将这份方案收入斜挎包里的那一刻,周卫国有点期待明天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