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崖村后山。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周卫国与大哥周卫平、王满仓、刘得水等人已经在山上转了两大圈了,但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所有人的眉头皆因燥热与焦急拧成了麻花。虽说后山漫山遍野的红胶泥,都是烧砖的绝佳材料,可却没有一个地方适合建砖瓦厂。原因是缺水!塞北省本就降水稀少,十年九旱,黄石崖村更是饱受缺水之苦。而砖瓦厂对水的需求量极大,没有水根本就没办法建砖瓦厂。无奈之下,众人只能临时围坐在半山腰的小破庙前,商议对策。“卫国,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直接从村里拉水得了,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周卫平有些烦躁的说道。“不行,村里虽说有两口井,但也就勉强够村里人畜日常生活饮用,根本满足不了砖瓦厂那么大的需求。”接着周卫国继续说道:“再说了,村里的两口井离后山甚远,靠畜力拉水,成本高且效率低,根本不现实。”“那你说咋办,总不能在后山这边挖口井吧?”周卫平道。周卫国的眼睛顿时一亮,当即说道:“咦,也不是不行!”“卫国,你不是在说笑吧,在山上挖井,那难度可不小啊!”周卫平皱眉道。“难度大不代表不能干,我建议在后山找合适打井的地方,那里打出水,砖瓦厂就建在那里。”周卫国道。“这能行吗?”王满仓面带担忧的问道。“我们还有其他办法吗?”周卫国反问道。众人默然,气氛有些凝重,也有一些压抑。沉默良久,周卫平当即说道:“卫国说得在理,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水的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王满仓和刘得水对视一眼,也纷纷表示支持。说干就干,众人立即调整计划和思路,将砖瓦厂选址转为寻找水源。而村里的老人们知道他们想在后山打井,也纷纷前来帮忙。这些老人虽然人老体弱,但经验丰富。尤其是刘占彪,他之前跟着县里的打井队干过,对于寻找水脉有些经验。于是乎,周家两兄弟跟着这些老人们开始寻找那里适合打井。众人沿着后山的地势,仔细观察每一处地形的细微变化。时而蹲下身子,用手触摸土地的湿度,时而俯身查看岩石的纹理走向,试图从中寻得一丝水源的线索。搜寻了大半天,终于在后山西侧一处地势略低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用刘占彪的话说,这里的土壤颜色相较于周边更深,且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湿气,可能下面就藏着水脉。虽说周卫国不懂这个,但是他相信刘占彪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哄骗大家,毕竟这关系到村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当下他略作思索,随后说道:“哥,你们再多找几个备选地,我进趟城,请水利局专业的打井队来给打个孔试试!”“卫国,咱们村里就能打井,干嘛要用县里的打井队啊,听说他们打一个井得好几百块钱呐?”王满仓邹着眉头说道。“满仓叔,咱们只能打普通的敞口式水井,深度有限制。”接着周卫国继续说道:“而砖瓦厂所需的水量非常大,可不是一般的水井能供应的起的,得机井才行。”“这样啊,打机井确实得专业的打井队才行!”王满仓道。周卫平也开口说道:“既然这活儿咱自己干不了,那卫国你就跑一趟吧!”